英語作為一種語言本身就比較枯燥、抽象,對于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來說,難免產生陌生感和距離感。我們在低年級英語教學中,本著“容易又有趣”的宗旨,充分發揮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引導學生在輕松愉快、積極向上的氣氛中學習外語。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低年級教學實踐,總結出幾點體會。
一、取得家長的積極配合
做好英語教學的宣傳,是教學的保障,沒有家長及學生的參與就無法實施我們的教學內容。因此,我們應向家長做好宣傳工作,請家長積極配合我們的工作,把我們所知道的一切告訴家長,讓家長知道我們低年級英語教學的不同之處,充分發揮低年級英語形象、生動、易記、易懂的特點,贏得家長的支持與信賴。這樣可以讓家長充分了解我們的教學方法,以便更好地配合我們的教學工作。另外,低年級英語在培養興趣的同時,還可以在看來淺顯的教學中讓學生知道一些語法知識,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
二、培養學生學英語的興趣
小學生天性好奇好動,在很大程度上只憑興趣支配學習,因此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便成了我們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途徑。當他們聽到教師嘰里咕嚕說外國話時,他們就立刻產生好奇感,從而產生學習動機。教師就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挖掘他們的學習動力與潛力,并把這些學習動機引向完成教育目標的那些活動。學生的學習動機往往與他們對學習內容和活動本身的興趣與需要有著重要的關系。因此,要選擇符合學生學習的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
1.選擇適合學生的學習內容。學生喜歡學習常見的東西、能夠經常接觸的東西,如小動物、生活用品、食品、一日三餐的食物、見面打招呼、日常用語等一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實踐證明,這些東西學生學得快記得快,而且使用頻率高,運用自如。
2.選擇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法。低年級的學生學習沒有持久性,不能堅持很長時間,教師就要采取多種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習興趣。如圖片法、兒歌法、故事法、游戲法、表揚法等。
圖片法就是將單詞用圖來表示,圖片色澤鮮艷,從感官上吸引學生,而且生動形象,學生更容易記住。另外,圖片在學習短句時的用處也很大。如在學習take off與 put on短語時,我就將服裝的圖片貼在黑板上,讓學生分別與take off和put on搭配造句,學生都爭先恐后地說出自己造的句子,達到了寓教于樂的目的。
兒歌法朗朗上口,學生易記、易懂、有興趣。如在教文具時,學生可有節奏地拍手唱:Pencils,pencils,write,write,write. Markers,markers,draw,draw,draw. Scissors,scissors,cut,cut,cut.這樣,學生說得非常高興。
故事法,就是把要講的東西畫在圖片上,首先讓學生先講一講圖片,會用英語表示的用英語說。講完后,教師把圖中的新單詞教給學生。然后再讓學生充分練習,并把學生講的故事記錄下來,與家長一起分享,給學生帶來極大的鼓勵。每一個小故事都可以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而且學生的想象力很豐富,每一次總能帶來驚喜。
表揚法是貫穿活動始終的。每個學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表揚,我們就要多發現他們的點滴進步。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我從不吝惜自己的微笑,給學生充分的肯定、鼓勵,促進他們學習,增強他們的信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游戲法讓學生身臨其境,使他們可以用觸覺、聽覺、視覺多種感官主動地探索。通過游戲讓學生感到英語是一種樂趣而不是負擔,從而保持一種“我要學”的主觀欲望。我們在設計每一個游戲時都要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寓教學內容于游戲之中,把游戲與語言操練、重難點的突破、復習鞏固有機地結合,實現“玩中學,學中玩”的統一,使游戲教學的神奇作用發揮到極致。例如在學“Where”時,書上如此多用“Where”表達的句子學生肯定一時記不住,那么根據課堂需要,我們可以采取這樣一個游戲:先把參與游戲的Volunteer的書藏起來,然后他一進門就大喊:“Where is my book?”學生就一起拍手大聲說:“Where is his / her book?”一邊重復一邊拍手,當這個Volunteer離自己書越來越近時,掌聲就越來越響。學生的興趣都很高漲,積極參與游戲。當Volunteer終于從某個角落找到自己的book時,教師可提問:“Where is your book?”Volunteer回答說:“There it is ./ My book is here ./ In (On /Under) the desk.”此游戲就是與教學內容有機的結合,不僅活躍了課堂,更主要的是復現了句型與詞匯。通過這個游戲,不僅可以練“Where”句型,還可以換掉道具book改用其他的事物,同時區分了物主代詞my、your、his、her,更可以訓練方位詞in、on、under,真可謂一舉多得。
總之,只有合理組織教學過程,靈活運用教學方法,為學生創設一個愉快的學習環境,使學生愛學、樂學,才能真正提高教學效果。讓我們一起在這項重要而辛勤的工作中繼續探索、繼續努力吧!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