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能夠解決科學中的一切難題,數學是思維的帝王,是開啟科學大門的一把鑰匙,是矯正錯誤的神尺,是通往文明之地的坦途。數學教學,尤其是給小學數學教學,一定要讓課堂氛圍和諧,充滿歡聲笑語。下面筆者將教學體悟逐做例舉。
一、抓住學生的年齡特點讓學生產生靈感
應用、實踐是產生靈感的前提,是溫故知新必不可少的條件。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應用,生活和學習任何時候都唇齒相依、如影隨形,這樣才能夠桴鼓相應,效果良好。小學二年級數學學了《統計》之后就迎來了學生們的節日“六一”。利用生活的經驗,我對知識進行深刻地了解。
(一)引發關注
教師:過幾天就是六一,節日到了,我們要舉行聯歡會,我們要買些水果表示慶祝,小朋友高不高興呀!(學生歡天喜地、笑逐顏開)可是我們的條件有限,只能買兩種水果,那么買什么最好呢?我們下面采取以下方法決定買什么水果。大家通過舉手來選定買什么,老師說一種水果,喜歡的同學就舉手,我們做一個記錄,一會呢一一列出來比較。大家可以通過投票的方式,票少的我們就放棄,選擇最多的前兩個的投票。同學們也可以大膽地發表意見,說出自己喜歡的水果。
(二)提出問題
現在問題出來了,大家意見不一,喜歡的水果不一致,但是我們的班費不允許,如何解決?(學生議論紛紛)
(三)找到方法
班長站起來(實際早就安排好,如果沒有同學提出,班長就引領大家思考)說:“老師,我們不是剛剛學過統計的方法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馬上聯想到了所學,用統計的方法,找出喜歡的最多的前兩種水果,是哪兩種就買哪兩種。
(四)解決問題
一位喜歡并且擅長圖畫的學生在黑板上畫了十來種水果,大家按照前后順序走上講臺,用粉筆在自己喜歡的水果上打鉤,問題馬上就得到了解決。
(五)歸納總結
生活是知識的源泉,學了知識,要善于運用,才能夠加深印象,才能夠學為所用。在生活中,我們會經常遇到像買水果這樣的問題,我們學會了統計后,就可收集現有的數據進行分析,研讀問題,體會統計的科學性、必要性,主動地探索、認真地合作、審慎地交流,激發興趣,產生靈感,就能夠化難為易,經久成習,很多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二、考慮學生的心理素質,對學生體貼入微
小學生有依賴性,所以教師要傾注身心,和學生應該做知心朋友,關注他們的健康成長,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讓他們信任自己,引領他們認識到知識的重要,讓他們喜歡數學,熱愛知識。沒有知識,哪有現代社會的發展?沒有知識,哪有人類與文明的傳承?
(一)給學生以鼓勵
學生的性格不一,有的學生因出自農村很自卑,教師要告訴他們,這完全沒有必要,很多偉人都出生在農村,毛主席還是在農村長大的。每一個人都他無窮的潛力,就看是否進行開發。人生如鋼刀,智慧如開刃。每個人都是一把鋼刀,沒有智慧的人只是沒有開刃而已。這樣,激起了學生的自信心。
(二)動手做標記做筆記
預習和聽課過程中,對于不懂的內容,要做標記。聽課的時候,要學會方法,除了專心聽講以外,學生要留心教師所講的是否能夠解決自己在預習中產生的問題。一邊聽課一邊做筆記,教師強調的問題、反復提到的問題都屬于的重點,這些都要做筆記,以便于溫故而知新。
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多多,不一而足,教學中,教師處處要體現現代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思想,深研窮磨,面對困難,悉心克服;有了阻力,耐心克服。教師要以學生為本,重視學生的體驗,深入淺出,為教學事業奉獻出自己的全部光熱,讓數學學習其樂無窮,溫馨和煦。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