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高作文實效,歷來是語文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標。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引導學生貼近生活,注重參與,從而激發習作興趣,點燃習作欲望。教師要從關注學生的實際入手,一方面積極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發現生活中的典型人物,搜集社會上的奇聞軼事;一方面引導學生從紛繁眾多的素材中選取有用的典型材料,用以突出文章的主旨。
關鍵詞:關注;作文;實效
提高作文實效,歷來是語文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標。不少學生缺乏生活體驗,作文時難為“無米之炊”。有的學生雖然有了生活體驗,但是生活的素材太多,要用哪些作為寫作的材料呢?也是“狗咬刺猬難下口”。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就要關注學生的實際,一方面積極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發現生活中的典型人物,搜集社會上的奇聞軼事;一方面引導學生從紛繁眾多的素材中選取有用的典型材料,用以突出文章的主旨。筆者結合多年的作文教學實踐,談談自己在這方面的心得。
一、貼近生活激發習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文課程標準在各學段要求中,都強調了“有興趣”“樂于表達”,由此可見,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是習作的重要內驅力。學生對習作的興趣,直接影響著作文的質量和寫作能力的提高。
(一)作文內容要貼近生活
為了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應該讓學生寫自己感興趣的文章,作文內容要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心理需求,讓他們有話可寫,這樣才能使學生對作文產生興趣。現在的社會日新月異,生活水平提高,學生每天都面對著來自于各方面的信息,其中有一些是他們感興趣的,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從多姿多彩的生活中采他們喜聞樂見的內容,使作文命題更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
1.觀察身邊的每一件小物件。學生作文起步伊始,寫一些思想化的語言難度較大,可以從觀察自己的物件開始著手,比如,自己的書包、文具盒,都可以成為作文的訓練素材。
2.走進大自然,觀察景物、動物。學生通過對自然中的花草、動物有目的地留心觀察,通過教師的寫法指導,寫作也就有了具體的可操作性的內容。
3.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教師可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指導帶領學生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活動,介紹自己的所見所聞,并記錄下來,讓學生感受生活,積累生活。
(二)教學形式不拘一格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師要善于從教學的實際需要出發,靈活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打開學生的心扉,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善于啟發誘導學生,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如“以奇激趣”“活動激趣”“圖畫激趣”等各種方法因地制宜,因教學內容而異。
有一次作文課,我故意遲到幾分鐘,學生在焦急地等待著。當我走上講臺時,在黑板上寫上這次的作文題目——《當教師上課遲到的時候》,要求學生把剛才的想法、動作、表情、教室氣氛如實地寫下來。學生對這一做法十分好奇,先是哄堂大笑,繼而議論紛紛,最后凝神靜思。這一示例,教師在“奇”字上下功夫,既調動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又為學生提供了寫作素材。
二、注重參與點燃習作欲望
在整個作文教學過程中,要使學生參與作文的全部因素都處于積極狀態,培養正確的作文動機至關重要。進行作文動機的教育,就在于使學生明白我想作文,而不是教師要我作文。作文是作者心靈的傾訴,同樣,我們也要變作文成為學生用心的傾訴,以求達到用作文來寫我心,訴我情,從而激發起學生強烈的作文愿望。平時,我注意鼓勵學生觀察身邊的一切,用眼去看,用耳朵去聽,用心去想,用口去說,用筆去寫。實踐證明,采用適合學生心理發展水平的、生動的方式,把作文與學習、生活聯系起來,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文動機。
(一)激發學生的內需
教師在進行習作教學時,應該努力使學習要求轉化為學生自身的需要,激發他們強烈參與的欲望。比如,教師在要求學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時,很多學生認為自己已寫得不錯,沒什么可以修改的了。當然,這其中有懶惰的因素,也有水平的問題。但是,當教師將優秀的作文和問題較多的作文印發給學生借鑒和修改時,學生通過比較,就能發現自己的習作存在哪些不足,并毫不懈怠地動筆了,這時,修改就成為他們內心的需要。
(二)構建寬松和諧的作文課堂
和諧的作文課堂,就是教師用愉快之心情育愉快學習的學生的教育,是一種愛心教育,是把微笑帶進課堂,表現為關愛學生、理解學生和激勵學生,它要求我們教師在工作中要注重給學生提供一種寬松的成長環境,多給學生一些發現自己潛能的機會,在教師的鼓勵教育和同伴的合作扶持中,激發自己的創造能力,點燃自己的信心之火。
1.適度的目標。如果教學目標要求得太高或者太低,都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影響學生的習作學習。因而,要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水平,根據習作的內容,把目標盡量定在靠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盡量做到照顧每一類學生的差異。
2.學會賞識學生。每個學生都愿意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肯定、鼓勵、贊賞,從而體驗成功的喜悅。如果學生費盡心思寫一篇文章,卻被教師批得一無是處,他還哪里去找習作的熱情和動力。為此,在習作教學法過程中,教師要盡量避免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的作文,而要善于用賞識的目光去尋找學生作文中的亮點,哪怕是一個詞,哪怕是一句話,都不要吝嗇給予肯定,甚至是放大作文中的閃光點。當然,教師也不能一味地只是鼓勵,還應在賞識的基礎上以商量的語氣婉轉地指出學生習作中的不足,以促進學生習作水平的提高。
3.適當的競爭。教師可在習作教學過程中,組織適當的競爭,如在教室內設置“優秀作文展示臺”,向校刊或相關刊物推薦學生的優秀習作,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習的熱情和動機。
總之,作文教學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從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積累素材。教師可在習作較為扎實的情況下,指導學生參與作文修改,并注重構建寬松和諧的作文課堂,進一步調動學生習作的積極性。那么,我相信,學生的習作之路一定會越走越寬,越走越好!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