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下的美術設計課堂,為了使藝術設計課更貼近生活,更有生活氣息,我們選擇環保、感恩、愛校的題材進行主題設計,教師不僅從構圖、用筆、色彩方面進行引導,還就學生所表現的作品所蘊含的思想等方面進行分析,師生共同分享知識并獲得情感體驗。課堂上,教師來回巡視,不時給予指點,學生思維活躍,環保主題中有的設計的植被被破壞,小鳥無家可歸;有的設計地球被塑料袋和白色垃圾包裹,危在旦夕。愛校如家的設計中有的學生拍攝的學校一角,被毀壞的桌凳被學生設計成擬人化的哭泣,壞了的水龍頭也在向學生求助,這些優秀的設計在被大家認可的同時,教師也要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從自身做起,節約用水,不用一次性筷子,愛護一草一木,不毀壞公共設施等等,這些都提升了學生的自身素質。
學生對不良學習生活習慣進行了分析,以廣告畫的形式再現身邊的不良學習生活習慣現象,在世界戒煙日時,學生積極開展繪制戒煙、拒絕吸煙的設計比賽,學生創造出很多很有深度的作品。這些優秀的設計都被裝裱掛在校園的長廊,通過這些有意義的設計作品,使學生的心靈受到了洗禮。但是我們知道德育教育是需要堅持的,只有持之以恒不斷加以強化,才能真正養成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培養出優秀的人才。
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所學內容適時地穿插和滲透德育教育。例如,我們在觀看優秀的園林設計時,具有代表性的是明清代的亭、臺、樓、閣的巧制,使園林千姿百態,細部裝飾巧奪天工,如北京的頤和園,蘇州的拙政園,看到這些精美的設計,學生無不感嘆其宏觀及細節精心的布局安排,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當播放到圓明園毀壞后的圖片時,教室里異常安靜,每個人都回憶起那段不堪的歷史,此時此刻,教師要引導學生,只有好好學習,共同努力,才能使祖國強大,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操,增強學生的責任感、使命感。
教師應公正客觀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后進生,教師要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利用他們積極的一面克服消極的一面,特別是在學生表現出繪畫技巧較低,沒有能力把所看到的形象準確的表達出來時,當學生失去信心時,教師應該用親切和鼓勵的語言去開導他,細致耐心地示范,幫助學生闖過難關。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不怕犯錯,樹立學生經得起失敗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只有堅韌不拔的創新精神,才能有非凡的創造力。任何有作為的人都是付出了比別人多的汗水和心血,最后才取得成功的。
要想把德育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師必須懷揣先進的教育理念,有一顆熱愛學生的心。美術教育是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樂觀的生活態度和良好的品德意志的,德育能使學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格,美育和德育應是相互作用、相互聯系的,我們要共同努力,讓學生熱愛藝術,同時不斷地完善人格,提高自身的修養。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