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創新意識是人們進行創造活動的出發點和內在動力,語文教師喚醒學生的創新意識要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質疑提問的習慣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關鍵詞:語文;喚醒;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是指人們根據社會和個體生活發展的需要,引起創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觀念的動機,并在創造活動中表現出的意向、愿望和設想。它是人類意識活動中的一種積極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現形式,是人們進行創造活動的出發點和內在動力。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教師要正確指導學生通過關鍵詞語的理解,認真品味,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更要注重以學生的發展為主,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尊重學生的認識規律和獨特體驗,培養學生的創新品質,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一、巧用興趣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當一個人充滿興趣地干一件事時,他就會心情愉快,精神放松,大腦高度興奮,創造性就會得到高效發揮。興趣能驅使人接近自己喜歡的對象,驅策人對事物進行鉆研和探索,從事創新的、有趣的、或個人愛做的事,并會使人成功。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不可忽視的問題。學習興趣首先表現為對學習過程本身的喜歡,是學生求知的內在動力。有了強烈的學習興趣,才會主動、持久地進行學習。事實證明,學習積極性高的學生,往往善于思考發問,知識學得活,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智力發展也快。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意學生的興趣取向,適時加以引導,借助興趣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學而創,創而學,這是創新的根本途徑。
二、培養學生質疑提問的習慣
質疑提問是創新的開始,而好奇、質疑正是學生的天性。在教學每篇課文中,我都會讓學生提出問題,學生對提問題都很感興趣,很樂于表現自己,都能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也能積極地回答提出的問題。提出問題,才會引起爭論,最后在質疑提問中得出了需要的合理的結果。課堂中讓學生質疑提問,既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又使學生在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養成了質疑、敢問的習慣,學生創新意識的萌芽得到了保護,并逐步培養了會問、善問的思維品質。
三、創新意識的培養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來自于教師對學生的愛,教師在學生求學過程中要耐心地發現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從而給予引導,應當把自己的一顆心交給每一個學生,心中應有每個學生的歡樂和苦惱。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內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內在的感受,有著不同他人的觀察思考方式,如果教師能真正地從內心尊重學生,與學生建立真誠的友誼,一定能大大提高學生的求知欲,進而喚醒學生的創新意識。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喚醒學生的創新意識,就要強化主體意識,關注學生的主動發展,使學生敢于創新,善于創新,樂于創新,這樣才能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品質,使學生成長為高素質的建設人才。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