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霞
(沈陽農業大學圖書館,遼寧 沈陽 110866)
每一種期刊都有自己的辦刊宗旨,期刊欄目的設置首先要突出期刊的主題內容,同時還要辦出特色。不同時期的期刊欄目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變化,但同一時期的同類期刊欄目設置都有其相似之處,以適應社會和時代的需求。
以圖書情報類核心期刊為研究對象,對《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1992、1996、2000、2004、2008版)中圖書情報類期刊欄目作以統計,以列表方式進行比較研究,通過尋覓當時期刊所刊載的論文主題,看時代的主流和發展,看圖書館的發展變遷。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各版核心期刊種類和數量略有變化,但變化不大,數量基本為17~19種,種類只有三兩種的些許變化。

表1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各版圖情類核心期刊欄目統計
圖書館的基本功能是保存人類文化遺產、進行社會教育、傳遞科學情報、開發智力資源。傳統圖書館主要收藏以紙張為載體的信息,它的服務模式必然圍繞著紙張文獻和圖書館館舍而展開。圖書館建設是以更好地保護藏書、管理好藏書為重點。在1992、1996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圖書情報類核心期刊欄目基本上能找到傳統圖書館的發展思路和主題,在《情報雜志》《圖書館建設》《圖書館論壇》《圖書與情報》等核心期刊中,有90%的期刊都設有類似藏書建設、分類與目錄、情報學、讀者工作等欄目,這些欄目能折射出由于傳統圖書館主要以紙質為載體,因而研究內容和服務方式比較單一。2000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圖書情報類期刊如《情報科學》《圖書館工作與研究》《圖書館論壇》等期刊欄目均出現“圖書館現代化”欄目,這表明傳統圖書館已向現代化圖書館轉型。2004、2008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的圖書情報類核心期刊如《大學圖書館學報》《圖書館工作與研究》等出現圖書館數字化、網絡信息資源、文獻信息建設等欄目,圖書館除收藏了大量的紙質印本文獻和非書文獻(錄音帶、錄像帶)外,又收藏了許多原生數字資源,包括(E-Book)、電子期刊(數據庫)、網上多媒體資源和數字化虛擬信息資源,呈現多種載體并存的格局。伴隨著圖書館載體多樣化,圖書情報類期刊的論文研究范圍在擴大。因此,期刊欄目設置緊隨圖書館的變化。數字圖書館是傳統圖書館在新技術環境下的延伸,是一種新型的網絡化概念的圖書館。通過不同年代的期刊欄目設置的比較,可以看到圖書館由傳統圖書館——現代化圖書館——數字化圖書館的演化過程。
在傳統圖書館中編目是技術含量很高的工作,也是圖書館的核心。圖書館的編目工作是由編目部門、分編人員、卡片、目錄柜、目錄室、目錄管理員組成一個編目系統。圖書館向讀者提供目錄信息是以卡片式或書本式,圖書館的內部管理工作主要是依據卡片目錄。傳統圖書館編目工作的最大特點,無論是操作方式還是工作流程都離不開手工。從1992、1996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圖書情報類核心期刊可以看到目錄學、圖書文獻分類學欄目期刊論文所占比例很大,如1996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共有13種圖書館學、圖書館事業類核心期刊,其中9種期刊設有目錄學、分類和編目欄目,可見目錄學在傳統圖書館中占有一席之地。2004、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圖書情報類核心期刊欄目已不再出現單純目錄學字樣,取而代之的是分類編目檢索、書目數據建設、標引與編目等欄目,現代化圖書館的編目由編目部門、編目專業人員、計算機人員、計算機設備、專用的編目軟件、數據維護人員組成。圖書館向讀者提供書目信息是通過計算機網絡設備把書目數據傳送給讀者。圖書館的采、編、閱、典、參等各項管理和服務也都需要書目數據。書目數據庫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在圖書館現代化發展建設中,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引進和應用,圖書館書目數據庫的建設與管理已經成為業務工作的重要環節。計算機編目的組織與管理直接影響著圖書館的業務發展前景,它能反映圖書館的整體業務水平。因此,現代化圖書館計算機編目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基礎工作。
傳統圖書館是以文獻收藏為中心,因此形成了一整套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服務體系。其指導思想是盡可能把藏書收全,服務設施齊備,為讀者創造舒適的環境。傳統圖書館服務一般是等讀者上門。由于條件的約束,傳統圖書館最大弱點是它提供的服務受時間、空間、地點限制,從而服務缺乏主動性。其主要服務方式是館內閱覽、書刊外借、文獻復制、參考咨詢等。1992、1996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圖書情報類核心期刊欄目顯示,這個時期圖書館期刊欄目涉及服務的主要有經驗交流、參考咨詢、摘編、讀者工作等,這些服務要在館內才能實現。隨著計算機網絡信息時代的到來,給圖書館的生存發展空間帶來了新的契機。社會生產對知識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借助于計算機網絡文獻傳遞、文獻信息資源共享已成為比較普遍的服務手段,使得今天的圖書館服務已突破圍墻,跳出固定場館,圖書館服務走出圖書館已不再是夢想。傳統的圖書館服務方式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圖書館的服務工作由以滿足書刊借閱的文獻需求為主,到以滿足知識信息需求為主發生轉變。2004、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圖書情報類期刊所設的欄目就能見證,如文獻傳遞、用戶研究與利用、信息需求研究、信息資源開發與利用等欄目設置,表明了圖書館在服務理念上發生了本質的改變。
無論是昨天傳統的——封閉式圖書館,還是今天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開放式圖書館,圖書館都是社會需求的產物,其天職是為社會服務。把潛在的價值轉化為現實價值,圖書館的社會價值只有通過服務才能體現。因此,讀者研究工作是圖書館永恒的話題。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圖書情報類期刊欄目表中看到,1992~2008版中都有讀者工作欄目,足以見證這一點。由于傳統圖書館載體的單一性,使得1992、1996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圖書情報類核心期刊所提及的讀者服務研究工作欄目只有讀者工作、經驗介紹和文獻檢索欄目,可以看到,傳統圖書館文獻載體比較單一,同時受所在地域等因素的限制,讀者服務活動主要是圍繞附近地域的“圖書館”的讀者來組織進行的,因此提供的服務手段單一且有局限性。如1992、1996、2000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大學圖書館學報》所設欄目有圖書館事業、文獻資源建設、文獻整序、讀者服務、自動化、圖書館情報教育、文獻檢索等。在2004、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大學圖書館學報》欄目設置有理論研究、圖書館與圖書館事業、自動化網絡化數字化、數字圖書館論壇、文獻信息資源建設、文獻信息組織與利用、文獻檢索課、文獻研究、用戶研究與服務、圖書館建設、圖書館情報教育、合作與共享、交流與探討等。很顯然后者較前者關于圖書館服務對象研究欄目要更多一些。計算機網絡環境相應地擴大了圖書館讀者服務范圍,圖書館新技術的應用使服務手段多元化,如合作與共享、文獻信息傳遞、參考咨詢成為網絡時代圖書館主要服務手段和核心的業務活動,用戶研究服務、合作與共享、文獻信息組織與利用、文獻分析研究等期刊欄目應運而生。圖書館的服務更具有主動性。由傳統圖書館過渡到數字圖書館過程中,由于數字圖書館的概念、方法和技術等新元素的引入,使得傳統圖書館的許多內容和概念都將發生一系列的變化。
[1]莊守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M].1992年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2]林被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M].1996年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3]戴龍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M].2000年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4]戴龍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M].2004年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5]朱強.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M].2008年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6]富平.從傳統圖書館到數字化圖書館[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