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時間2013年10月9日,奧巴馬將提名主張貨幣寬松政策的耶倫,出任新一屆美聯儲主席。與此同時,即將“財政斷炊”的美國聯邦政府仍處于半癱瘓的狀態。華盛頓每周產生的大約5001]屯垃圾,甚至都無人來清理。其實,美國早已陷入無法擺脫的債務黑洞。從上世紀80年代末期至今,這個國家逐步演變成債務依賴型體制:政府不斷虧空、國民超前消費、金融系統則透支著美國信用,不斷向全世界借款。截止到10月中旬,這個債務黑洞的總規模將達到驚人的17.6萬億美元,接近美國全年國內生產總值,已經是個無法償清的數字。然而,近期美國會兩黨的預算紛爭,甚至又卡住了借新債還舊債的美元印鈔機,編演著美國政府有可能賴賬的丑劇,醞釀著由此引發的新一輪全球金融風暴。這使得包括中國政府在內的債權方相當憂慮和尷尬。
債務違約是否會上演
《世界新聞報》駐美國記者了解到,美國政府當前的債務上限為16.699萬億美元,到10月17日,美國的債務將達到17.6萬億的上限。如果美國國會不及時批準提高債務上限,美國將面臨沒錢還債付息的風險。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克萊因指出,“如果聯邦政府觸及債務上限,而國會又不同意提高,聯邦政府將不得不把政府財政赤字占GDP的比重減少3.5%,這會導致美國經濟的衰退。”美國財政部在一份報告中指出,2011年,美國兩黨在最后一分鐘同意提高債務上限,雖然避免了債務違約,但美國主權信用評級被評級機構下調,導致股市大跌,信貸風險明顯增大。很多分析師認為,現在出現債務違約的后果堪比2008年金融危機,甚至更為嚴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也警告說,“美國政府關門已經很糟糕了,如果無法及時提高債務上限,情況會更糟,這會嚴重損害美國和全球經濟。”
應對債務危機,奧巴馬政府尚存一些救急手段。克萊因指出,“美國憲法第14條修正案規定,政府的債務必須被支付。奧巴馬很可能會以此為依據,繞過國會繼續提高債務上限。”全球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穆迪公司在其報告中指出,即便債務上限未能得到及時上調,美國政府也不太可能出現債務違約行為。穆迪表示,債務上限是對政府未償還債務總額的限制,美國政府償還債務的本金不受債務上限問題影響。如果舊債到期了,還可以發行新的國債再融資。路透社稱,美國財政部還可通過鑄造1萬億美元硬幣,存放于美聯儲,來補足國庫。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經濟問題專家雷思海表示,奧巴馬很可能是有意制造債務違約風險,將共和黨一軍。雷思海說,共和黨的主要支持者是包括銀行家在內的富裕階層,更容易受到債務違約導致的金融震蕩的影響;而支持奧巴馬和民主黨的窮人,受到的影響卻不大。奧巴馬很可能是將債務違約當作一張牌來打,迫使共和黨在醫療改革問題上讓步。
中國該如何因勢利導
美國債務違約或許有驚無險,但中國對此不得不防。中國政府直接持有1.27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77萬億元)的美國國債,是美國政府的第一大債權人。英國廣播公司(BBC)稱,如果美債違約,中國是首當其沖的受損失國家。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說,中方要求美方在2013年10月17日之前采取切實措施、及時解決國債上限爭執,防止國債違約,確保中國對美投資安全。他強調,一旦發生債務違約,美方應首先確保國債利息的支付。朱光耀表示,美國完全有能力用借新還舊的方式來解決美國國債本金兌付的問題,但是要處理好技術上、時間上的銜接,防止出現違約。但《華爾街日報》刊文稱,白宮可能無法保證優先向中國支付國債利息,因為“如果先把手頭資金用于償付中國,然后再向國內退伍老兵或社保計劃享受者付款,可能會引發政治后果”。金融分析人士認為,即便華盛頓一時難以支付利息,中國也不太可能大量拋售手中的美國債券,因為這樣做只會雪上加霜,導致美元進一步貶值,讓中國蒙受更大的損失。
此次美國債務違約危機,再次突顯中國將債權投資放在一個籃子里所面臨的風險。但是,換一種角度來看,美國的債務危機,對中國來說也是挑戰與機遇并存。雷思海指出,如果美國國債違約導致全球資本追逐更安全的資產,那么人民幣資產將更受追捧,熱錢將大量涌入中國,這有助于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或許還可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一些助力。雖然有人擔心,國債違約導致美國股票下跌,會影響中國股票市場的穩定,但中國股市目前處于估值較低水平,美國國債違約風波過后,還會走自己的運行軌道。
另外,從戰略層面衡量,“美國之憂可能是中國之福”。路透社報道稱,中國與貿易伙伴的貨幣互換規模已達到約3600億美元。美元的信譽和吸引力下降,會讓人民幣更受歡迎。但是,一旦人民幣成為全球通用貨幣,可能也會面臨如今美國遇到的麻煩,中國也能從其他國家以低廉成本舉債,存在大規模舉債的風險。
(據《世界新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