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煤礦新辦公大樓的建設與投入使用,帶來了現網軟交換設備必須進行重新部署的問題。根據對煤炭通信網絡現狀的調研,結合以往工程施工的經驗,筆者總結三套解決方案,供進行決策。三套方案包括兩套新建設備方案,一套機房搬遷方案,我們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對三套方案進行了可行性和對客戶現狀適應性的論證。
【關鍵詞】NGN網絡;辦公大樓;應用方案
筆者總結三套解決方案,供進行決策。三套方案包括兩套新建設備方案,一套機房搬遷方案,我們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對三套方案進行了可行性和對客戶現狀適應性的論證。
第一套方案是對原有設備進行機房搬遷,搬遷至新大樓;第二套方案是在新大樓只采購一套軟交換的核心控制設備,作為原有設備的負荷分擔設備;第三套方案是在新大樓采購一整套軟交換設備與原有設備作為雙歸屬組網。三種方案各有利弊,下文我們將會對三種方案分別進行介紹和分析。
1 機房搬遷方案
搬遷工程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設備搬遷,即采用新建設備替代現網設備,并將現網設備所連接的其它網元割接到新建設備上;一類,是機房搬遷,即將設備所在的物理位置由一個機房搬遷到另外一個機房。通常第一類搬遷的情況較多,而第二類機房搬遷主要增加了業務的倒換和設備拆機過程,其它操作與第一類很類似。
搬遷工作應遵循以下三條原則:
1)安全的原則,搬遷的測試和割接過程應盡量減少對現網業務的影響;
2)高效的原則,應保證整個操作過程可操作性強,效率高;
3)保持網絡結構不變的原則,搬遷過程應盡量減少局數據的修改,減少對接設備的修改操作。
一般企業進行機房搬遷的案例很罕見,所以此處摘取運營商機房搬遷的案例供領導參考。
機房搬遷采用的方式一般是:將待搬遷的設備的業務切換到備用設備或備用平面上,然后將設備進行拆機和移機,安裝到新的機房,完成設備的數據調整(如IP地址調整等),再將切換的業務倒回到搬遷后的設備上,完成機房搬遷的操作
1.1 搬遷實施過程
機房搬遷的操作步驟為:
1)制定搬遷方案。確定搬遷目標和搬遷方式,制定具體的搬遷方案,對搬遷實施的人員安排、進度安排和配合事項等進行明確。
2)搬遷的硬件準備。對新機房的設備安裝環境,電源、網線等線纜的布放以及傳輸、承載設備等進行準備,以盡量減少設備硬件搬遷的操作時間。
同時對搬遷設備和新機房的線纜等做好標簽標識,以確保搬遷過程線纜連接正確。
3)搬遷的數據采集和數據準備。收集待搬遷設備的數據配置,并準備好搬遷后的數據修改腳本,一般設備機房搬遷需涉及的修改數據為設備的IP地址,如果IP地址不做調整,則需要承載網設備進行數據修改來配合。
4)切換業務到備用設備或備用平面
設備搬遷前根據網絡結構情況,將業務切換到備用設備或備用平面上,并確認切換后業務實現正常,業務質量沒有改變。
5)實施設備的硬件搬遷
業務全部切換后,開始實施設備的硬件搬遷,需要注意搬遷后線纜的連接正確和可靠,硬件安裝應規范,準確。
6)搬遷設備的數據調整
按照事先準備的數據腳本調整搬遷后的設備數據。
7)業務割接回搬遷設備
設備硬件搬遷和數據調整完成后,再將切換到備用設備或備用平面的業務再割接回搬遷后的設備上,并按照撥測表進行業務撥測,確認倒回成功。
8)收尾工作
搬遷完成后,需安排24小時守局,并在后續一周中進行性能統計情況和告警情況的觀測,確認網絡質量不劣于搬遷前,搬遷工作完成。
2 負荷分擔軟交換建設方案
所謂負荷分擔軟交換建設方案,實際上就是在新建辦公大樓新建一套軟交換核心控制設備,周邊的端局就近接入。兩套軟交換直接走中繼,實現下掛用戶直接的語音互通,與運營商的中繼依然使用原有軟交換作為統一的出口,無需運營商重新布線,降低了施工周期和難度。設備硬件建議采購與去年所上軟交換相同型號的設備,這樣一旦未來想將整個網絡想雙歸屬演進,不會存在任何技術死角和隱患,從投資和施工難度上都會大大降低。
這一方案有幾個顯著的特點:基本不造成業務中斷。原有軟交換下用戶基本不動,所以不受影響,只有新大樓周邊的端局割接到新建的軟交換上,只需要短暫的業務中斷。
3 雙歸屬軟交換建設方案
先介紹一下雙歸屬應用的定位:
1)雙歸屬特性定位于對居于網絡核心的軟交換進行容災處理。
2)即在某一臺軟交換發生故障時保證該軟交換對應的業務能在短時間由備份軟交換接管,使得絕大部分業務能在短期內得到恢復。
3)軟交換局點本身具有其特殊性:集中度高,大容量、網絡地位高、承載許多重要業務等,運營商出于自身網絡安全的需要選擇雙歸屬。對于企業專網用戶來說,行政語音網由于影響到日常辦公和工作生產,所以其對設備可靠性要高于運營商,所以多將雙歸屬網絡的建設作為其行政語音網建設的最終目標。
“雙歸屬”主要是指各類網關雙歸屬到不同的軟交換上,因此配置雙歸屬數據需要在軟交換和網關上都做相應配置,且配置的主備用屬性要一致。在雙歸屬的方式上,又分為兩種:主備雙歸屬和負荷分擔雙歸屬。主備用方式雙歸屬的2個軟交換在邏輯上是屬于1個局點,1個為主,1個為主用的備份局點。負荷分擔方式雙歸屬的每個物理軟交換在邏輯上分為2個局點,1部分為主用,另1部分做另一個軟交換的備用。
無論何種方式雙歸屬,1個網關同一時間只能唯一注冊到1個軟交換。在網關上和軟交換上都需要配置雙歸屬數據,且需要設置對應的主從標志。在分組承載網上,媒體網關需保證能夠訪問到兩個軟交換,并在發生雙歸屬激活后,向備用軟交換注冊。雙歸屬切換前后,網關屬性,業務屬性,用戶屬性等應該保持不變。互助兩個軟交換之間的互通業務不受影響。在兩個軟交換之間做心跳狀態檢測,在軟交換與網關之間做握手狀態檢測。心跳和握手狀態檢測是網關發生雙歸屬切換的必要條件。
回到煤礦NGN建設中來,如果通信網絡建設參考運營商建設的思路,那么雙歸屬無疑是未來網絡建設的必經之路。建設雙歸屬需要在新大樓采購一整套跟原有軟交換相同的設備,而且要購買大量的用戶軟件license,投資較大。而且目前制約通信網絡建設步伐的更多是在承載網,所以現在建設雙歸屬略有些激進,可以作為遠期核心網建設的路標。
4 總結與建議
經過如上分析和討論,建議煤礦在新辦公大樓上一套軟交換設備與原有設備做負荷分擔。無風險、低投入、易維護、面向未來的特點,比較符合現在的網絡建設思路和客觀情況。
[責任編輯: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