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輸配電線路安全運行是電網有效可靠供電的重要環節,也是電能輸送的唯一通道。從電網運行的角度分析,影響輸配電線路安全運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政府、電力主管部門和電力企業共同研究探討應對措施,確保輸配電線路安全運行,給社會建設和生活提供可靠的電能保障。
【關鍵詞】輸配電線路;安全運行;影響因素;措施
1 輸配電線路安全運行的影響因素
1.1 外界因素影響
1.1.1 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存在于自然界的各種天氣現象、自然事物等導致輸配電線路存在的問題,是造成輸配電線路故障的主要原因,如風、雪、雷、電、樹、塵等。
1.1.2 人為因素
如城市交通或市政建設野蠻施工,車輛或施工機械導致倒桿線纜中斷等。施工工地腳手架、建筑工器具不慎碰到配電線路,可能造成人身傷亡,也可能損壞配電線路,或引起線路跳閘。除上述無意造成的線路故障外,有意的私拉亂接也比較顯著,如電話線、有線廣播電視光纖等三線同桿架設。未按規定放飛的風箏、氣球、孔明燈等,也屬于造成配電線路故障的人為因素。
1.2 線路、設備原因
1.2.1 線路或設備老化
輸配電設備自身因素造成的線路故障也不容忽視,由于我國供電基礎設施建設還比較落后,因此較多的電力線路、設備往往沒能及時更新。設備自身容易出現故障的主要原因在電瓷元件、電力變壓器、避雷器、電纜頭、各類線夾、鐵件等。
1.2.2 設備落后
目前大量的配網設備均還處于較為陳舊落后的狀態,不能很好地滿足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需求,主要表現在大多數柱上斷路器的操作機構不可靠,且操作方式落后,不能進行遠程操作;質量較差的避雷器進入配電網,經受過電壓時發生爆炸,造成配電故障;高壓熔斷器的質量較差,經常發生高壓熔斷器損壞故障;在配電網中存在著劣質絕緣子,在各種過電壓的作用下會發生擊穿,造成線路永久性故障。
1.3 線路網絡結構不合理
1.3.1 線路存在著“卡脖子”的線段
隨著配電網的不斷延伸,負荷不斷增大,線路沒有及時調整,主要表現在導線線徑,特別是有些線路的首端線徑小造成有電供不出,甚至線路引線熔斷現象。有的分支線所掛的配電變壓器達幾十多臺,負荷容量較大,這樣在運行中經常發生支線過負荷,而引起停電故障。
1.3.2 線路布置、變電站規劃不合理
如某些線路過長,且缺少必要的分支,這樣造成線路損耗增大、線路末端電壓降低,影響供電電壓質量。當線路出現故障,可能會造成大面積停電。城市電力設施布局不合理帶來的最直接問題就是高壓配電網不能與中壓電網相互配合,使得變電站分布不均、運行不經濟、供電質量差以及供電安全等問題。此外,很多線路還沒能形成兩個電源“手拉手”的環網結構。
2 強化輸配電線路安全運行的措施
2.1 做好防范工作
2.1.1 建立健全并嚴格執行線路維護管理制度
線路運行維護工作必須嚴格遵守《電力行業標準架空送電線路運行規程》和《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電力線路部分》的規定,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建立并執行《運行值班制度》、《設備缺陷管理制度》、《設備的檢修管理制度》崗位責任制等,對每條線路都需要落實專人(單位)負責,明確維護運行界限,防止出現維護空白點。部門領導負責督促檢查措施落實情況,及時解決遇到的問題。
2.1.2 做好防范自然因素影響工作
針對不同的特殊自然現象,作好防范預案。如實施防雷改造,從完善線路防雷手段入手,可以結合大修技改及城農網改造計劃進行防雷改造,如加裝避雷器、架設避雷線,又如提高線路、桿架直徑規格,對于重點線路要適當加大,防范可能出現的臺風、雨雪災害。
2.1.3 充分發揮主動性防范線路隱患
在線路運行維護工作中發現的設備缺陷,必須認真做好巡視、檢修及反事故措施的實施工作,完善運行日志與工作紀錄,及時匯報。對巡視中發現用戶產權的設備存在缺陷,應及時通知用戶進行整改,并發出隱患通知書,督促用戶進行整改。
2.2 做好線路與設備的維護與檢修工作
線路與設備的維護與檢修應從常規與特定兩個角度來進行考慮。常規性的維護與檢修要運用預防性試驗、安全檢查等多種手段,杜絕不具備資質的設備入網,確保入網設備的安全運行,減少因設備故障造成的線路事故;積極采用新設備、新技術。對于近期內不會影響線路安全運行的一般設備缺陷,應列入正常的年度、季度檢修計劃中安排處理。特定的維護工作主要對于特殊環境與重點時段(如節假日、重要活動日)對于特殊線段的專門維護,要加強巡視。
3 線路的防風工作
3.1 加強、加固桿塔的基礎
桿塔基礎是否下沉、外露,埋深是否足夠,桿塔本體是否受到破壞,若不符合規程、規定的要求,要及時采取措施,保證桿塔的完好性、安全性,這是防止倒桿塔的有效措施。特別要注意終端塔、轉角塔的加強、加固。
3.2 設計上采取針對性措施
①合理規劃設計,改進設計方法,對于耐張塔,轉角塔外角和內角采用絕緣子串跳線;對直線塔風偏治理一般可采用三相改V型串、中相改V串邊相加長橫擔、三相加掛雙串并加重錘等幾種治理措施。
②合理選擇設計氣象條件,改進設計手段和方法,對于新建線路,應結合己有的運行經驗,對于微氣象區特征明顯、颮線風頻發地帶,線路的設計應考慮到最不利的氣象條件組合,適度提高風偏放電的設防水平,設計時應留有適當的裕度,以減小線路投運后遇惡劣天氣時出現跳閘的可能性,在選擇線路走徑時,應盡可能避免橫穿風口、江河湖面;提高強風地帶的絕緣配置和機械強度;對局部微氣象、微地形地區提高設計風速及桿塔、金具、絕緣子等的設計安全系數,加大電氣距離。
③收集運行資料,提高防風能力,加強對微氣候區的觀測和記錄,積累運行資料,加強線路所經區域的氣象資料收集,特別是颮線風的數據收集,包括發生時段、頻率、風速、區域等,并加強導線風偏的觀測和記錄。
④開展科研試驗,抑制風偏事故。對設計中氣象條件的選定、各種不利氣象條件的組合、風偏計算中的參數等應進行進一步探討和研究。開展有暴雨和強風定向作用下空氣間隙的工頻放電試驗,得出數據及曲線,為今后的風偏設計提供合理的技術依據和參數,開發輸電線路塔上氣象參數及導線風偏的在線監測系統。
⑤防風設計和改造應在對線路工程投資、設備選型設計、建設造價、運行成本和運行后的技改大修費用等綜合因素分析比較的基礎上進行。
4 結語
城市電網建設是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地區經濟建設和發展的有力保障。輸配電網絡存在問題是客觀實事,這就要求各級供電企業高度重視起來,依靠科學的安全運行管理制度和經驗,不斷加強制度建設,完善崗位責任制,不斷開展規范化管理,防范自然的、人為的各種影響因素,做好各類檢修與維護工作,促進輸配電線路的安全、正常運行。
[責任編輯:劉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