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城市的高層建筑建設在城市規劃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但是所暴露出的問題也就越來越多,在高層建筑的建設過程中,基礎防水底板的建設尤為重要,本文對在高層建筑建設中,基礎防水底板在施工中所產生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防水底板開裂的問題加以深入的了解和探討。
【關鍵詞】高層建筑;防水措施;防水底板
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城市用地日益緊張,導致高層建筑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人們的生活當中,可是在高層建筑中,對于基礎防水施工建設卻始終有問題沒有很好的解決,那就是防水底板開裂的問題,這是一個很普遍的施工現象,主要原因有外力壓迫還有混凝土的干縮現象,這些因素對于高層建筑建設來說都是致命的問題,由此,也引發了很多專業人士的關注,試圖早日改善此類情況。
1 高層建筑基礎防水施工中所產生的問題
1.1 外界環境的變化對防水底板的影響
通常外界環境的變化會對防水底板產生一定的影響,嚴重時會發生防水底板開裂的現象,而在外界影響因素中最嚴重的因素有兩個:一個是外力壓迫,另一個是溫度變化。
防水底板的構造因外力壓迫而出現形變進而導致其開裂,即使之后外力不再繼續增加、停止壓迫,變形仍然會因為防水底板結構的變化而增加,防水底板變形依舊, 且形變量范圍大概是2.5倍。另外,由于溫度變化而引起的冷縮現象,防水底板在結硬的時候,因為水化熱使防水底板內部的最高溫度超過55℃,內部和外部溫度差達到 25℃以上,再加上季節溫度的差異,防水底板經歷的溫度差可能會更大,而混凝土本身的膨脹系數是1×10-5/℃,這個溫度差會使防水底板產生冷縮,最主要的是降溫還會引起冷縮和干縮疊加,這都會導致高層建筑基礎防水底板開裂。
1.2 混凝土的變化對防水底板的影響
高層建筑防水底板一般是混凝土結構,而混凝土在空氣中凝固的時候會發生收縮,因此,導致防水底板開裂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干縮。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后,水泥水化熱大,熱量聚集在混凝土內部不易散發,因而使混凝土內部溫度升高并與表面溫度產生溫差,當溫差超過25℃時,混凝土表面就會產生較大的拉應力,如果表面拉應力超過此時的混凝土抗拉極限強度,就會在混凝土表面產生溫度裂縫。一般情況下,干縮的發展過程比較長,它主要發生時間是在澆注后一年之內,因為量值比較大,經歷時間比較長,又沒有計算規定,所以很難控制。
由于高層建筑工程基礎占地面積比較大,混凝土澆筑量多,施工時容易出現混凝土澆筑不當而造成的接槎施工縫,加之底板設置后澆帶處理不當而造成的施工裂縫。同時,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由于混凝土內部拌和水的水化和蒸發,以及膠質體的膠凝作用,促使混凝土硬化時收縮,加之混凝土降溫時,因逐漸散熱而產生混凝土收縮,這兩種收縮都會受到基底和結構本身的約束,產生很大的拉應力,如果產生的拉應力超過此時混凝土抗拉極限強度,就會在混凝土中產生收縮裂縫,從而導致防水底板開裂。
2 針對基礎防水施工中所產生的問題的補救措施
2.1 如何應對外界變化對防水底板的影響
為了保證作防水施工時地下室底板保持千燥無水狀態,基礎施工應選擇在春季枯水季節,并采用明排水施工方式,將基底四周排水溝挖至基底50cm以下,采用六個集水坑水泵排水,使地下水降到基底30cm以下,達到降水要求。同時,防水底板下方應建立焦渣墊支層面,對于在防水底板下方建立焦渣墊支層面的問題,關鍵是要借助焦渣墊支層面自身具備的承受力來擔受防水底板與工程實施負荷的重量,確保在防水底板工程實施的進程中并未出現相對較大的壓縮形變。目前,由于受到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選擇此類焦渣墊層來協助防水底板的做法呈現遞減趨勢。而最近幾年,在防水底板下方建立聚苯板的做法則呈現遞加趨勢,這源自于聚苯板的貨源具有相對穩定性,而且價位相比之下較為實惠,因此對于建筑工程實施過程中具有相對滿意的技術支持和可觀的金錢利潤。
2.2 如何應對混凝土的變化對防水底板的影響
從前面的問題分析可以看出,現在高層建筑基礎防水底板裂漏的主要原因就是混凝土本身的抗拉能力很難抵抗因為收縮變形而產生的拉力應力,所以要解決高層建筑基礎防水底板的防水問題要大力提高混凝土自身防水性能。目前高層建筑基礎防水底板的主要設計思路就是根據建筑的重要程度以及使用過程中對防水性能的具體要求,確定防水等級以及設防構造,使用剛性混凝土自防水結構和卷材或者涂膜等一些柔性材料作外包防水結合的形式。但是,采用柔性外包防水的方式在施工操作上很難真正地達到完全封閉的效果,由于施工現場環境復雜,所以在施工過程中防水材料比較容易遭到破壞,而且防水材料的使用期限有限,容易發生老化,和建筑結構的使用壽命不匹配。
對于混凝土而言,選取高屬性的防水材質,提高混凝土的抗滲透性;底板、外壁板、頂板等構造全部采取防滲透性混凝土操作,由于混凝土的縮裂重點是因為縮與冷縮構成,因此若提高混凝土防水屬性則需選取相比之下水化熱較低的水泥。同時要降低入模溫度,控制水泥用量,設計合理的配合比、加強養護工作等。但是,抗滲混凝土如果只是著重在提高自身的抗滲性和密實性還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這樣并沒有提高混凝土的抗拉能力,也沒有大幅度的提高混凝土的極限應變,所以其抗裂能力仍然很低,而且通常情況下,為了使混凝土能夠達到抗滲等級的要求,就會增加水泥用量,水化熱也會隨之增大,這樣就會使防水底板產生收縮裂縫,降低了防水效果。
在施工過程中,設置后澆帶、加強帶、施工縫、伸縮縫等控制底板結構的裂縫,采用后澆帶、施工縫、伸縮縫的方式控制裂縫,不僅有利于施工組織安排,還能能收縮開裂,所以應用比較廣泛。但是施工縫和后澆帶只能相應的減少混凝土結構前期的裂縫,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建立伸縮縫則是人為的把結完全分開,讓構造可以收縮自如,此手段能夠有效地降低或者本質的消除混凝土的收縮間隙問題。然而此方式會經受構造受力方面的限制,并且也不易將止水疑難與美觀疑難結合處理。
3 結束語
目前,我國建筑業對于高層建筑在施工過程中基礎防水底板的建設已經有了高度的關注,文章中簡要的闡述了防水底板開裂的原因及解決措施,雖然做法還有待完善,但是從另一層面上而言,人們已經越來越重視自己生活的區域,對于高層建筑中的基礎防水建設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為了確保高層建筑的質量和安全性,建筑企業及單位有責任、有義務的完善基礎防水建設,認真、科學、合理的進行建筑規劃,真正意義上的做到為人民服務。
【參考文獻】
[1]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設計技術細則(結構專業)[S]. 北京:北京市建筑設計標準化辦公室,2004.
[2]劉麗偉.試析高層建筑消防給水設計常見的問題[J].職業技術,2006(6):105-106.
[3]王曉梅.高層民用建筑消防給水系統設計中的若干問題[J].沈陽大學學報,2005,17(4):90-92.
[責任編輯:劉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