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創新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推動因素,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著一個國家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地位。技工院校則是培養技工人才的主力軍,擔負著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任,所以技工院校學生的創新素質和能力的培養是教育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們需要在營造創新氛圍、開設創新課堂和主動參加創新大賽等多種手段來提高我院學生的創新素質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創新素質;創新氛圍;創新技能
創新素質在青少年教育過程和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青少年是否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識,能否掌握對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能否在工作中用創新的思維來武裝自己的頭腦,直接關系著我國未來建設的發展,少年強,則國強,開展青少年創新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工作對我國培養科技人才工程梯隊及在國際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筆者從進校工作的10年里,見證了我院在培養青少年創新素質和創新能力方面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創新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目前我們僅僅處于探索期間。下面我結合平時工作情況和對我院學生的實際調查,談談培養我院學生創新素質和能力的幾點設想。
1 積極營造創新氛圍
1.1 設立創新工作室
創新氛圍的營造對創新教育的發展將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在校園里,尤其在我們的新校區,可以積極鼓勵設立系創新工作室,并且可以根據專業方向的不同,設立個性化的工作室風格和展現形式,在工作室內部布置各類激勵創新的名言警句,讓青少年能夠置身于濃烈的創新環境中,在創新工作室的內部,我們可以發揮我們的主管能動性,布置各類展示柜,將優秀的作品置于展示柜中,并且把作品的相關數據通過卡片的形式展現在作品的旁邊。并且將作品的獲獎證書置于作品的上方。讓學生看到鮮活的作品,直觀地激勵學生的創新熱情。
1.2 積極營造校園創新氛圍
校園是學生生活、學習和活動的主要場所,校園文化建設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的精神世界和情商,要想提高學生的創新素質和創新能力,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創新要素不可少,我們可以在校園文化布置的過程中,有機的融入創新元素,如設立科技之窗,結合當前熱門技術熱點,如中國首艘航母艦載機起飛等青少年喜聞樂見的科技新聞來創造興趣點來吸引青少年學生的關注,用興趣引導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
2 開設創新技能課堂
有了濃烈的校園創新氛圍的營造,我們還需要將創新技能課堂的開設作為系統培養學生創新素質和能力的重要環節來抓。我們知道,任何一門功課的學習、任何一項能力的掌握和培養都是由激發興趣、主動學習到逐步掌握的循序漸進過程,而開設創新技能課堂則是系統掌握創新能力的一項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對我校而言,我們應該不失時機地開設創新課程,將該課程作為必修課定下來,創新課程的開設可以根據專業設置的情況,分別置于學生進校之初(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創新,培養學生的創新熱情和興趣)和下廠實習之前(在學生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之后,進行針對專業發展的創新技能培養)進行教學。用來提高學生的創新素質和創新技能。創新課堂的培養還可以給教師發現創新創新人才提供良好的渠道。如在2010年下半年,我利用活動課的機會將創新公開課搬到活動課的課堂中,開設了一堂“我動腦 我創新”的創新公開課,活動效果非常好,激發了十幾個青年學生的創新熱情,在接下來的兩個星期中,有四個學生在我的指導下,紛紛交出了較好的創新作品,其中管金龍等同學制作的“V型活動鏜孔刀夾具”作品在后期的反復改進中,脫穎而出得到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創新熱情和創新能力。在全體學生中引起了強烈的正面示范效應。所以適時地開設創新技能課堂對提高我院學生創新素質將起著關鍵的推動作用。
3 主動參加創新大賽
閉關鎖國只能落后,走出去看世界才能取長補短,不斷進步,近年來,各級各類的創新大賽層出不窮,有常州市的、江蘇省的,有時還有全國性的優秀教科研創新作品的創新大賽平臺。我們江蘇省常州技師學院對各級各類創新大賽非常重視,在學院和科研處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參加了各級各類創新大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這對提高我院學生的創新素質和創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平臺,如在2011年6月份,我們參加的常州市創新大賽中,我校師生在參展現場主動學習其他學校的優秀作品的創作思路,探究作品靈感來源,鼓勵學生與兄弟學校的青少年交流,取經學經驗,在參展結束后的總結會中,我們得到了非常大的收獲。并且將有意義的“金點子”融入到了后期的作品設計和制作中。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創新大賽對于我們提高創新能力,增強創新思維靈動力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4 走出校園接觸社會
企業的需要,就是我們的追求,這是技工院校學生培養的目標,只有得到企業的認可,我們所培養出來的學生才是受歡迎的,我們的教育才能算是成功的,同樣創新素質的培養也需要得到社會的認可,企業的認證,我們的創新教育同樣需要在企業發展的軌道上向前推進,對我們青年學生的創新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而言,我們可以主動邀請企業技術專家前來我校作“企業需要什么樣的創新人才”等主題講座。讓企業技術高管和青年學生面對面地來進行對話,互相交流。我們還可以向企業申請部分技術難度適中的創新工作讓師生共同來完成,讓學生通過完成企業的創新項目親身體會企業的實際需要。將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發展到技校學生與企業員工的無縫對接。走出校園,接觸社會,踏進企業是我們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終極認證。
5 結束語
人才來源于教育,技工院校是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搖籃,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原有的教育觀念,教育體制,教育結構和人才培養模式已經不能很好的適應社會的需求,學生主體發展的需要。而青少年創新素質的提高則是素質教育中的一朵異常艷麗的花朵,我們只有迎著教育改革的春風,不失時機的將我院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提高的更加重要的地位,才能在教育改革中獨領風騷,讓學生能夠在適合他們發展的教育環境中茁壯成長。
[責任編輯:楊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