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雖領略過泰山的雄偉,華山的險峻,黃山的秀美,但我更愛家鄉的山川,每當想起那生于斯、長于斯的家鄉,就會想起一座座緊緊相連的秀美的山川,使我油然而生出對故鄉的山水的眷戀之情,一種贊美家鄉山水的寫作激情便涌入腦際,這也許就是蘊藏在心中已久的山中情緣的自然流露吧。
我的家鄉—平度市城關街道辦事處喬家村,是一個依山傍水、富饒美麗的村莊,放眼望去,群山連綿,懸崖峭壁,層巒疊嶂,村莊在群山的懷抱里,在小河的環繞中。小的時候,站在家門口,就能看到周圍一座座形態各異的山。曾聽老人講過,有大大小小的山峰三十幾個,山澗十幾個。有長嶺坡、東山、先生地、八文章、廓落谷、青石劈、仙人橋、馬虎窩、獾窩子、鵓鴣窩、磨山子、雨晴頂、沙子澗、憋死牛澗等秀美的山川和溢人的山澗,山中諸峰景色迷人,晨霧暮藹,奇花異草,俊鳥怪石,構畫出道道亮麗的風景線,并且幾乎每座山峰都有著美麗而神秘的傳說,在我童年、少年的腦海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記,再加之后來家鄉人民對龍灣水庫旅游資源開發,使家鄉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為大山增色彩,為游人添趣味。
沿著通往龍灣水庫的公路直行,迎面而來的是一個簸萁型的山澗,左側山峰象一條長龍蜷臥在那里,俗稱“長嶺坡”又稱“長龍山”,右側的山峰為東山,也稱為石山。
在石山的半山腰上獨有三塊奇型巨石聳立,中有“石甕”、“石炕”,酷似一個巨大的“甕”和“炕”,兩塊天然怪
石宛若神工鬼斧雕琢而成,象征著吃飯有糧,睡覺有炕,爬上去盤坐著談天說地,心情格外放松,還有最高的那塊巨石很奇特,站在兩座山峰之間的公路上的一個角度遙望,“他”酷似一個戴著烏紗帽的狀元,故稱“狀元石”,再由此而聯想起民間流傳著的一句口頭禪:“長嶺對石山,輩輩出狀元”,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應驗了這個美麗的傳說,據說家鄉在明朝年間確實出了一名狀元。然而后來,南方的一個風水先生來到這里一看,兩面高山聳立,中間流水潺潺,“山得水而活,水以山為面”,覺得風水很好,就想法把它壓住,趁晚上在長嶺坡的山腳下埋了一個姑子墳,這個姑子墳至今還在。這個美麗的傳說雖不足信,但可能是因為從此家鄉出的知名人物少了的緣故,人們對“南方人會踩地,北方人會看天”這句流傳于民間的古訓卻深信不疑。
在這兩座有著神秘傳說的山峰之間,有一個在土層中天然形成的奇特的石門,酷似一個“小牌坊”,俗稱“小石門”,過去家鄉父老鄉親走累了,到了這里就想坐下抽上一袋煙,歇歇腳,長舒一口清新的山澗空氣,很愜意,也覺得輕松了許多,我在這里歇腳的時候,曾不自覺地放眼遠望,周邊是山,中間天然的石門變成通途,感嘆大自然竟有如此的造化,不覺間,心曠神怡,思緒萬千,心情好極了。在幾公里之外還有一個“大石門”,與“小石門”遙遙相對,形成了奇特的天然屏障,龍灣水庫就坐落在這個天然的屏障里。
沿著“小石門”往里一條平坦小路行走,在到達平度八景之一的龍灣水庫時,西坡就是“先生地”,這里曾經有過一段不尋常的歷史經歷,解放戰爭年代,平度縣政府就設在我的家鄉喬家村和附近窩洛子村一帶,地點不固定,為了避
免敵人發覺,當年,喬天華、羅竹風等先輩就在“先生地”的山坳里秘密召開會議,傳授革命真理,發展游擊隊伍,研究戰斗策略,許多對敵斗爭的經驗就誕生在這里,使這座看似普通的山脈增添了許多傳奇的政治色彩。
由龍灣水庫往東攀登就是群山的最高峰—廓落谷。從小至今,因這座山山高路遠,我只爬過一次,曾聽老人們講,早晨吃過飯就往山里走,等爬到了山頂,抽上一袋煙工夫,接著往回趕,到家正好吃午飯。小時侯,為了實現自己攀登這座山的心愿,我和幾個伙伴提前約好,趕上禮拜天,吃過早飯,一路急速前行,越走感覺腿越沉,力氣越小,到了半山腰,就感覺精疲力盡了,這時互相一鼓動,又來了精神,等爬到山頂,則爭相尋找最高處,那時感到無比的自豪,那種心情比現在登上泰山之顛、黃山的天都峰威風神氣多了,真有一種“登山則情滿于山”的感覺。站在山頂上往東一看,可觀尹府、黃山水庫,與青山、綠樹、田野、村莊、農家小院構畫出了美麗的畫卷。往北看,據說晴日里可觀北海,遺憾的是當時天氣不是很晴,沒有看成,不過看了山后面住著的兩戶人家,談論著他們象世外桃園的生活,也知足了,再往南看,雙廟水庫、現河、平度城的美麗景姿盡收眼底,收獲頗多。
在最高峰的西側,就是青石劈,這座山峰仿佛是用神斧劈成的,直上直下,巍巍壯觀,全是懸崖峭壁,山峰上有一條窄窄的人行小道,在奇險處有一步遠的一段,只有二十厘米寬,這是說一般不常經過、許多人不敢過的地方,所以稱“仙人橋”,兩面都是上百米的深淵,不敢往下看,我當時是閉著眼睛過去的,現在回想起來都有點心驚膽戰,這也是
我人生中的一次非同尋常的體驗,它磨煉了我的意志和膽量。
沿著青石劈的一側往下走,山峰奇特、直立,別有洞天,出了山口往右一拐,則進入另一個山澗,這里沒有路,只是被水沖刷過的光滑的石板,人可以勉強地貓腰攀登,牲畜根本沒法行走,所以,“憋死牛澗”由此而得名,這個澗空氣特別清新,澗外陽光普照,澗內陰涼潮濕,好象“天然的氧吧”,有沁人心脾的感覺。在這個山澗的南側,有一段巖石,常年流水,形成了一個小瀑布,非常漂亮,瀑布下面因長年流水而自然形成一個小水灣,雖然不大,但很深,清澈見底,可看到魚蝦游來游去,小時侯,時而觀賞瀑布飛流而下,常有水絲飄到臉上,涼颼颼的,舒適極了;時而捕捉水灣邊的魚蝦,歡快極了。現在因斷流,瀑布的景致雖然沒有了,魚蝦也絕跡了,但過去的時光給我留下了美好的想象。
故鄉的山,給我過去的歲月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給我現在的歲月里產生了豐富的想象,給我今后的歲月里增添了美好的向往,它始終寄托著我的無限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