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青春,共筑未來。為迎接青奧會召開,2014年8月13日下午,“青春青奧·印象南京”暨“講述中國夢”全球華語征文大賽頒獎會在南京出版傳媒集團舉行。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南京市文聯黨組書記陳煒,南京出版傳媒集團董事長、總編輯朱同芳,江蘇省廣電有線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紀委書記丁捷、南京市文聯副巡視員章世和等出席了頒獎儀式,《青春》雜志社執行總編育邦、資深編輯王成祥和獲獎代表、媒體記者、文學愛好者40余人與會。
征文大賽由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南京出版傳媒集團、南京市文聯等主辦,《青春》雜志社承辦,時間持續兩年余,共計收到海內外應征作品近7000篇。經專家投票表決,評出特等獎1名,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秀獎10名,組織獎1名;其中,作家馬如金的報告文學《追逐絢爛的章村夢》榮獲特等獎,我刊副主編、省大眾文學學會副會長張宗剛博士的詩歌《印象橫溪》榮獲一等獎。此次活動的榮譽獎(“講述中國夢·感動讀者人物獎”),則頒給了南京知名企業家周德福。頒獎會上,江蘇廣電總臺節目主持人、中國金話筒獎獲得者姜林杉應邀朗誦了獲獎詩歌《印象橫溪》《臺創園感想》。
早在2012年,《青春》雜志社即對外發布了舉辦“青春青奧·印象南京”全球華語征文大賽的消息,兩年來,編輯部收到來自廣東、福建、安徽、湖北、河北、山東、浙江、江蘇、云南、甘肅、內蒙古等地及海外的大量投稿,正式編發作品208篇,其中既有名家大家之作,更有廣大業余作者和青少年的積極響應。與此同時,作為活動主要承載媒體與宣傳陣地的《青春》雜志,努力開展以“講述中國夢”為主題的征文活動,同樣贏得了廣大作者的熱烈響應。
[附]
“講述中國夢·感動讀者人物周德福”頒獎詞
一個人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只是一滴毫不起眼的水珠,可一滴小小的水珠,卻又能折射出太陽的光芒。縱觀人類的發展,我們不難發現,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肩負著人類的形象向上行進,而人類所抵達的高度,往往是由那些在不同領域所攀登得最高的人物來代表的。誠然,能夠達到很高高度的偉人畢竟少數,但只要我們懷揣夢想、腳踏實地、不斷前行,我們就是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添磚加瓦,我們每個平凡普通的生命,就會變得神奇起來,生動起來,豐富起來。這是報告文學《尋夢,不只為那瞬間的輝煌》中的主人公周德福所帶給人們的有益啟迪,也是周德福這一人物感動廣大讀者的原因所在。
馬如金報告文學《追逐絢爛的章村夢》頒獎詞
在南京,有個名叫章村的社區。那兒的農民像城里人一樣,能夠拿到退休金,并且村民全都成為股民。究竟是什么靈丹妙藥,使昔日一個丘陵起伏、溝壑縱橫的貧困村,變成如今南京地區數一數二的社區?報告文學作家馬如金20多年來,密切關注章村的每一次細微變化,并通過數次實地采訪,在占有大量鮮活材料的基礎上,以精妙的構思,生動的情節,傳神的細節,滿懷激情地創作出《追逐絢爛的章村夢》一文,進而對“中國夢”的豐富內涵進行了一種見微知著的藝術詮釋。
張宗剛詩歌《印象橫溪》頒獎詞
《印象橫溪》用詞精到,音律和諧,指意豐饒,視角獨特,富于現代意識和思辨氣息。凡山之美、水之媚、竹之翠、蝶之飛,情、景、人、物的組合搭配,技術流和真性情的交織,生成與眾不同的氣質。全詩想象力豐盈,文氣澎湃,直抒胸臆而又委婉含蓄,蓬勃華麗而又明轉天然,猶如山有精魅、水蘊湘靈,亦真亦幻,亦美亦善,于起承轉合間,生發出獨特的文化哲學之思;其語調迷離且向上,混沌復明朗,清純而魅惑,令人悠然心會,繾綣難忘。
詩中處處用典而不露痕跡,融莊禪、佛經、楚騷、唐詩、宋詞、明清小說、儒家教義、魏晉風度等傳統意象于一爐,語感古雅,寄意遙深,同時不乏鮮明的西方文化特質,彰顯英雄情結與浪漫襟懷,既有民族風,也具國際范。通過傳統與前衛、古典與先鋒的對接,《印象橫溪》完成了古、今、中、外諸維度的貫通,呈現出學者化傾向和多元復合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