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鵬 八成群眾對電價上漲表示理解,八成群眾對水價上漲表示理解,八成群眾表示支持新的舉措。現在又是八成群眾反映看病便宜了。我很感興趣:為什么民意調查里總有一個叫“八成”的群眾,他是不是八戒的表親?
@資中筠 清華大學的前身是留美預備學校,現在有人說清華又變成留美預備學校了。不過當年出國留學的青年大多回國,帶回來先進思想,要為中國現代化做貢獻;現在不少人一去不回,即使回來,也是準備著要走進既得利益者的圈子,不是改造社會,而是遷就現狀,甚至和丑惡同流合污。
@趣味時尚館 父子室,夫妻科,侄子打水叔伯喝,孫子開車爺爺坐,兄妹辦公桌對桌。親戚班子駙馬團,小三秘書打字員,王孫公子汽車隊,七姑八姨管婦聯,親家表親配同班,外甥小舅管財權。某縣委書記說:由于多年近親“繁殖”,若查處一個科級干部,會得罪半個縣城,這就叫集團。
@戴和平律師 白巖松稱,“欠了賬的改革”讓醫生成了替罪羊。怎么還“欠賬”?世界共通的醫療原則是:一是政府需負起責任,使人們在有需要時能夠獲得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二是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健康負起責任,規避健康風險因素;三是鼓勵預付制的保險機制,保障人們在生病時不用支付一大筆錢;四是保證貧困居民也能看得起病。
@羅子非 諷刺現實的社會等式:檢查+罰款=管理;扯皮+刁難=服務;實干+技術=白忙;喝酒+跳舞=業務;聽話+奉承=可靠;大話+做秀=政績;送禮+關系=提拔;工齡+造假=職稱;文憑+拼爹=招聘;賣地+蓋樓=財政;套話+瞌睡=開會;造假+蒙騙=經營……
@舒中勝 每每有災害發生,我們總喜歡拿百年一遇來說事。既然如此,咱們可以將地下管網的設計標準提高到百年一遇么?咱們可以將江堤河堤海塘建設標準提高到二百年一遇么?以造高樓大廈的水平,以當今的經濟實力,我想已不必砸鍋賣鐵。
@才讓多吉 人民日報發文稱海外公務員待遇較普通人高,那我們能學海外另一點好么?美國法律規定,聯邦公務員漲薪水,國會通過后,要從下一任期開始;日本公務員貪污數萬日元,剖腹自殺謝罪國民;德國總統用優惠利率貸款買房被迫辭職。而香港公務員貪污1000港元也要坐牢。
@老梁有話說 住房、醫療和教育,這三樣東西是民生之本,而不是什么所謂的剛需!試問:誰不需要住房?誰不需要看病?誰家孩子不要上學?說白了,這三樣東西要把它當作陽光和空氣一樣給予人民。因為這是人生存最基本的東西,以這三樣來拉動經濟和作為賺錢的主要手段,對于老百姓而言,無異于災難。
@熱點姐 毀滅人類的10種事是:1.沒有人性的政治;2.沒有思想的崇拜;3.沒有人文的科學;4.沒有道德的商業;5.沒有良知的知識;6.沒有真實的歷史;7.沒有獨立的精神;8.沒有自由的幸福;9.沒有勞動的富裕;10.沒有制約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