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想找一個理想的男友,結果總是很郁悶。
5歲時,我喜歡一個叫仔仔的男生,當他手里有兩個紅橘子的時候,會把那個大的給我吃。現在我再遇到他,一個5歲的女孩正在叫他爸爸。
13歲,我暗戀隔壁班一個叫阿昆的男生,阿昆長得像三浦友和,為了見他我每天繞道去廁所,堅持了兩年。15年后我們再次相遇,他胖得像豬。
16歲,我喜歡上了我們的生物老師。我總是特別深情地看他,他說,考不上大學你就傻眼了。結果考上大學我還是傻眼了,他結婚了。
19歲,我真正開始了人生的初戀。大一時有個男生每天為我去圖書館占座位,給我買小籠包吃,情人節還送我打折玫瑰。我白衣飄飄地坐在他的單車前上演著花樣年華。大學畢業后我們各奔東西。大學的戀情往往是黃梁一夢,最難忘他晚自習送來的小籠包。
23歲,我變得聰明而多情,想找個“四有新人” ,就是有型、有款、有車、有房。后來看了太多有錢人花心的故事,我被迫降低標準,沒有錢,個子高長得帥也行,至少養眼。這樣的男人交往了幾個,結果長得比我難看的被我甩了,長得比我好看的甩了我。
25歲,我終于定下心來想找個知冷知熱的男人過日子。但這也難,我遇到一個好像和錢有仇的男人,他總怕一夜之間人民幣貶值似的,迫不及待地把錢花出去,用他的話說,這點錢娶個媳婦也不夠,只夠去趟歐洲,而且回來的路費很可能沒了著落,還是吃了喝了吧。這樣的人我能嫁嗎?
27歲,我的擇偶要求一降再降,卻仍獨守空閨。我媽說我這人太挑剔,我說我這是追求完美,和挑剔是兩回事。
30歲,我的嫁人條件簡單到和5歲時一樣,我希望有一個像仔仔的男生,如果手里有兩個紅橘子,他會把那個大的給我吃;如果我愛吃,他就全都給我;如果我嫌剝皮費事,他就替我剝;如果我嫌吃費事,他就把它們榨成果汁。這種男人具備一顆平凡愛人的心,這就足夠了。
人生就是這樣,走了那么多路,只是在原地畫了個圈。能夠和你相守一生的人并不一定和你有著轟轟烈烈的愛情,只有那種平平淡淡的愛才是最真,也是最長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