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時,太尉郗鑒的女兒郗璇才貌雙全,他琢磨著女大當嫁,該給女兒找婆家了。郗鑒把政府高層、社會名流等重量級人物在腦海里過濾了一遍后,鎖定了丞相王導。
幾天后,郗鑒派代表上門面試選女婿了。王家子弟在東廂房正襟危坐,個個神態矜持,只有一個青年不當回事,照常坐在床上專心練習書法。代表看見了靠近東窗的牙床上坐著的男青年,他不僅衣服扣子沒系,露著肚皮,還一手拿著半拉胡餅,另一手抓著筆在紙上畫拉著,樣子尤其滑稽。
回去后,代表把在王家的面試情況如實匯報給郗太尉,并對那位男青年的行為很是鄙夷。沒想到郗太尉大為欣賞,說:“真有此事!好一個任性率真、胸襟豁達的公子呵!”當即拍板敲定了這門親事,把女兒郗璇嫁給了那位坦腹東床的青年。那青年便是王導的侄兒、后來的書圣王羲之。這個故事也就匯成了一個成語——東床快婿。
在常人看來,王羲之相親時坦露肚皮寫大字,在那么重要的場合,表現得如此隨性,這是極不可思議的行為。讓人大感意外的是,他卻被天降的繡球砸中。仔細想想,這一切是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王羲之展現出其不按常理出牌的個性,同時也折射出一種瀟灑隨性的生活態度,也就是尋常所說的魏晉風度,難怪會符合名士郗鑒的心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