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之后,我留在北京打拼,三年來,我只在第一年的春節時回過老家。還好,上天不負有心人。經過三年奮斗,我在北京基本算是站穩腳跟了。
這時候,我認識了一位北京女孩,我們很談得來,于是,我很順利地見到了她的父母。可是,她的老爸是一個奇怪的人。第一次見面時,他詳細地詢問了我老家的情況,問我多久回趟老家之類的。我如實相告。聽到我的回答后,他直截了當地回絕了我,堅決反對我和他女兒相處。我年輕氣盛,與他據理力爭。我說我老家雖然在農村,可我在北京一定會闖出一片天地的。他卻微笑著搖頭,說:“我不是鄙視你的出身,也不懷疑你通過奮斗會擁有美好前途。你看,你通過努力,已經擁有了一個又一個的成功,這些成功都擁有很高的含金量。可你想過嗎?這些成功有多少含情量呢?”
“含情量?”我不解地問。
他拍拍我的肩膀,說:“我給你講個故事吧。有一個運動員面臨一項重要的國際賽事,但此時,他的母親去世了。所有人都隱瞞實情,只為了不讓他分心。最后,他獲得了冠軍。但當他得知母親在五天前去世的消息時,他憤怒了,大聲問為什么不早點告訴他!他寧愿去見母親最后一面,也不會去爭奪那塊金牌。因為,含金量再高的金牌若是沒有含情量,都不值得!小伙子,你知道嗎?那個人就是我。”
最后,他說:“無論去做怎樣的奮斗,一定要先摸摸它的含情量。這是我給你的忠告。就你現在的含情量,我怎么會同意你和我女兒的事呢?”我想了半天,給他鞠了一個躬,真誠地說:“謝謝您,我懂了。”
下樓后,我立即撥通了農村老家爸媽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