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有個仆人,也是他的管家,名叫劉全。這小子仗著主子是乾隆的紅人,自己也狂得忘乎所以,什么事都干,就是不干人事。由于他是和珅的仆人,沒人敢把他咋的!
其實也不是沒人告他,有個人就暗中搜集證據(jù),列舉罪證,準(zhǔn)備奏章,想要狠狠奏上一本,狀告劉全。劉全一倒,和珅管理不嚴(yán),也脫不了干系。
這個人,就是清朝乾隆年間的名臣曹錫寶。
曹錫寶覺得,自己奏章一上,很可能捅了馬蜂窩,屆時,自己身首異處不說,還極有可能會連累老朋友,使之遭受無妄之災(zāi)。
他的老朋友就是侍郎吳省欽。他們除鐵哥們兒關(guān)系之外,還是同鄉(xiāng)。
他當(dāng)晚找來吳省欽,告訴對方,希望老朋友以后還是離自己遠(yuǎn)一點兒好,免得惹禍上身,弄不好還會身首異處。
吳省欽一驚,趕緊問他什么原因。
曹錫寶思索了一會兒,小心翼翼地拿出自己的奏章讓吳省欽看。并且告訴老朋友,自己怕他到時會受牽連。
吳省欽一聽,立馬生氣了,做為老朋友,曹錫寶竟然這樣想自己,這不是太小看自己了嗎,還把我當(dāng)朋友嗎?
幾句話的指責(zé),讓曹錫寶聽了感動得熱淚盈眶,拉著吳省欽的手連連喊著兄弟,真是患難見真交??!
第二天天亮上朝,曹錫寶呈上奏章,靜等回音。
當(dāng)時,和珅不在京城,正在熱河。
當(dāng)時,乾隆帝也在熱河,正在和珅的陪同下,興高采烈地和黃羊野鹿作戰(zhàn)呢。
接到曹錫寶的奏章后,乾隆立馬派人叫來和珅,并將奏章扔給他,讓他給自己一個交代。
和珅接過奏章看了,當(dāng)時就委屈地紅了眼圈。他想了想,告訴皇帝,自己平時要求很嚴(yán)啊,或許是自己跟隨皇帝外出巡查的日子長了,自己家人沒人管了,所以才這樣的,希望圣上嚴(yán)厲查問,狠狠懲辦。
為了證據(jù)在手,在乾隆的許可下,曹錫寶帶著兵丁將劉家圍得水泄不通。隨之,自己帶人進(jìn)去搜查,掘地三尺。可劉全家空空如也,別說幾萬兩銀子,連一兩銀渣也沒有找見。這樣一來,行賄受賄一說,便無從談起。
曹錫寶傻了眼,一轉(zhuǎn)眼,他由原告變成了被告,成了一個貨真價實的誣告者。
誣告在過去是要加以重刑的。好在乾隆皇帝知道曹錫寶的為人,斥責(zé)他是書呆子見解,捕風(fēng)捉影,好心辦了壞事,所以減輕處罰,革職留任。曹錫寶最后郁郁而終,他至死都沒弄明白這件事情:自己明明查問清楚了,劉全的贓證也掌握在手了,怎么會眨眼之間,全部蒸發(fā)不見了?
事情的內(nèi)幕非常簡單,他怎么也不會想到,自己竟然被朋友出賣了。
原來,吳省欽那晚聽了曹錫寶的話后,內(nèi)心十分震驚,也十分驚喜。他知道,自己巴結(jié)領(lǐng)導(dǎo)的機會到了。因此,他拍著胸脯激勵曹錫寶,極力促使曹錫寶上奏?;氐郊液?,他卻悄悄寫了一封信,派人快馬加鞭趕到熱河,把曹錫寶狀告劉全的事,從頭到尾告訴了和珅。和珅一聽,大驚失色,當(dāng)夜就派人趕回京城,告誡劉全,務(wù)必把所有罪證藏起來。
就這樣,和珅躲過了一次政治上的大風(fēng)暴,而吳省欽成了和珅的救星,從此官運亨通,青云直上。
將友情做臺階,向著更高職位攀升,吳省欽確實賺大了。但是,歷史地看,他又賠了。嘉慶登基后,誅殺和珅,查抄劉全,吳省欽也受到了牽連。
任何時候,別拿道義和友情賺錢,這樣,賠得極慘的不是別人,正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