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受強臺風“菲特”影響,浙江省余姚市下起了百年不遇的大雨,大雨吞噬了整座城市,市區陷入一片汪洋。停水停電,大水泛濫,人們被困在居民樓上,焦急地等待著救援。
余姚災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31歲的徐明坐不住了。徐明是浙江慈溪人,留學歸來后自己創業,事業有成。徐明平時喜歡開車去野外探險,并加入了當地一家越野俱樂部。10月8日那天,他緊急聯系了幾名越野俱樂部的成員,組織四輛越野車,從慈溪趕去余姚救助被大水困住的群眾。
雖然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但余姚市區的深水還是讓徐明一行大吃一驚。他們小心地駕駛著車輛,費力地行進在深水中。經過艱難跋涉,徐明一行終于驅車進入了市區,將車停在了市中心一家酒店附近,并順利救出了一些被困人員。接下來,徐明將被困人員送往安置點,并返回進行第二次救助。
由于水太深,幾趟下來,四輛車壞了三輛,包括徐明自己那輛價值80多萬元的進口車。怎么辦?撤退還是堅持?想著被困群眾那渴求的目光,此時的徐明又做出了另一個決定,將自己那輛價值幾百萬元、去年才從美國訂制回來的“擎天柱”重型卡車開過來,一起實施救援。徐明想的是,“擎天柱”個頭高,進深水區安全一些。而那輛車是徐明的寶貝,平時都舍不得開,只放在家里觀賞。現在卻要開出來到一些不知情況的深水區去,損傷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有可能報廢,大家勸徐明三思。但徐明堅定地說:“不要管那些,現在是發揮它用處的時候了。”
就這樣,下午2點,徐明開著自己的愛車“擎天柱”,帶領其他越野車,再一次進入余姚市中心。這次,他們帶上了方便面、八寶粥、礦泉水等物資,發放給那些不愿意撤離的人們。當威風的“擎天柱”第一次出現在被困者的視線中時,人們驚喜地喊:“看,擎天柱來了,我們有救了!”這聲驚喜的喊叫不僅給被困者帶來了希望,也給了徐明莫大的動力。他覺得,在災難面前,他個人的一點付出能換來一些人的安全,值了。
到了晚上,救援更困難了。余姚市中心的大水沒過腰際,四周漆黑一片,徐明小心地駕駛著“擎天柱”,費力地在大水中艱難前行。在一些水深的地方,只有“擎天柱”能進去,徐明就孤身一人開著車,一趟又一趟地轉移著被困人員。
就這樣,從8日下午2點到9日凌晨5點的十多個小時里,徐明駕駛著“擎天柱”在大水中穿行,先后將百多名群眾送到安全地點,并發放了十幾箱方便面、八寶粥、礦泉水等物資。這期間,徐明只喝了點水,啃了兩包方便面。由于頻繁地換檔踩離合器,徐明的膝蓋痛得厲害,但他一直咬牙堅持著。他說:“看到被救出的群眾一臉的感激,聽到他們真誠的‘謝謝你,辛苦了’,我覺得這些苦和累也值了。”長時間的涉水救援,讓皮實的“擎天柱”也受了傷,一只大燈進了水。徐明顧不上心疼愛車,仍然駕車堅持救援。
當記者電話采訪徐明時,聽得出來,他的聲音略顯疲憊,他憨厚地說:“真沒什么,只是盡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已,沒想到會得到這么多人關注。大災面前,互相幫助,這是做人的本份。”
徐明的話再一次感動了人們。是的,在災難面前,這種樸實的人間真情更加可貴。徐明一行這十多個小時的真情救援,不僅給余姚人民送去了溫暖,也溫暖著越來越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