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利福尼亞馬里納海灘“浪峰”沖浪區(qū)是冒險沖浪愛好者的天堂,也是著名的鯊魚“紅三角區(qū)”,這里是全世界鯊魚攻擊沖浪者最多的地方,每年至少要發(fā)生一起鯊魚攻擊人的事件。
2012年7月的一天上午,沖浪發(fā)燒友托德·恩德里斯跟朋友喬吉斯一起來到了“浪峰”里。時起時落的兩塊沖浪板引來了7只活潑可愛的海豚,它們圍在兩人周圍,把沖浪板當(dāng)成了玩具。
10分鐘后,這群嬉戲的海豚突然發(fā)出奇怪的聲音,接著紛紛游走。原來,它們通過特有的聲納捕捉到一條大鯊魚正在靠近的信息。
托德和喬吉斯并沒有意識到危險,直到一頭身長超過6米、重約1400公斤的大白鯊徑直沖了過來。
離海岸較近的喬吉斯首先發(fā)現(xiàn)了這頭大白鯊,他拼命地朝遠(yuǎn)處的托德大喊大叫,讓他趕緊上岸??梢磺卸紒聿患傲?,大白鯊一躍而起將托德?lián)湎聸_浪板,接著像刀片一般鋒利的牙齒咬入了托德的后背,汩汩而出的鮮血頓時染紅了一大片水域!
撕裂般的鉆心疼痛和血流不止幾乎要了托德的命,這是大白鯊置沖浪者于死地的一貫做法,設(shè)法讓對方大量失血,進而喪失反抗能力。
“HELP!HELP!”目睹慘狀的喬吉斯先是拼命呼救,然后開始劃水向岸邊游去,因為他發(fā)現(xiàn)救生員和海岸巡邏隊都不在視野范圍內(nèi),自己必須上岸去撥打求救電話。
時間就是生命!就在大白鯊松開口后退了幾米,打算對托德再次發(fā)起進攻時,之前游走的那7只海豚突然快速趕了回來!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它們不顧一切地游到托德的身邊,并圍著他快速繞圈子,用各自的身軀將其死死地護在中間,在鯊魚和托德之間筑起了一道防線!
緊接著,其中的3只海豚開始用尾巴使勁地拍水,試圖趕走圈外的大白鯊。
與此同時,喬吉斯爬上了海灘并找到了手機,迅速撥打了911求救電話……“請讓您的朋友堅持住,我們會在10~15分鐘后趕到!”
遺憾的是,大白鯊最終攻破了海豚布起來的防線——它咬傷了其中一只海豚,然后再次沖到托德面前,狠狠咬住了他的大腿,一個20英寸長的深口子讓托德生不如死,那種感覺就像從雞腿上強行撕下一塊肉。
可海豚們沒想要放棄,它們繼續(xù)戰(zhàn)斗著,包括那只受傷的,它們開始改變戰(zhàn)術(shù),有4只海豚游到水下,輪流撞擊和攔截大白鯊,剩下的3只則負(fù)責(zé)在水中翻滾,以拍打起水花,擾亂大白鯊的視線,它們通過聲波,彼此呼應(yīng),目的只有一個——一定要救出托德。
戰(zhàn)斗持續(xù)了約5分鐘,大白鯊終于被海豚們的攻擊折騰得疲憊不已,無奈地放下托德,倉皇而走!
死里逃生的托德開始艱難地朝岸邊游,此時的海豚們并沒有因為大白鯊的離去而離開,它們始終圍在托德身邊,護送著他,直至托德上了岸。
6分鐘后,救生員和救護車都趕到了,經(jīng)檢查,托德失去了3000毫升血,約占到他整個身體血量的70%,如果再晚些止血,托德就會徹底沒命。
醫(yī)生給托德縫了513針,幸運的是他活了下來,并在一年后再次站上了沖浪板。
這是一則真實的海豚救人故事,加利福尼亞大學(xué)動物學(xué)博士丹尼爾稱:“海豚救人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因為那是一種需要冒著生命危險的無私行為,它們本不需要這么做,但它們對受害者的境況產(chǎn)生了同情,所以才決定要保護人類,與比自己強大很多倍的大白鯊展開生死決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