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結合工作經驗,對如何加強施工現場管理、將施工各要素進行科學、合理地安排,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有組織、有計劃、有秩序地開展施工,實現工程項目快速、優質、低耗,使工程項目的投資發揮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關鍵詞: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措施要求
一、交通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管理的基本原則
1、合理配置施工資源
嚴抓材料管理和使用,保證施工現場動態投入生產要達到最佳組合,完全階段施工任務。首先指定專人進行材料設備管理,對于到場材料,全部清點造冊登記,嚴格按照施工進度憑材料出庫單發放使用,并且需對發放材料進行追蹤,避免材料丟失,或者浪費。其次要根據進度計劃編制人力、材料、機械進場計劃;根據材料供應與使用情況決定材料儲備量;根據主導機械配置與之能力相適應的附屬機械;根據天氣情況和實際進度對資源進場計劃進行調整。
2、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原則。標準化、規范化是對施工現場的最基本管理要求。為了有效協調地進行施工生產活動,施工現場的諸要素都必須堅決服從一個統一的意志,克服主觀隨意性。工程所使用材料、成品、半成品應完全符合國家現行質量標準和行業規范要求,出廠合格證、檢驗報告齊全,需復試檢測的經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共同取樣送檢合格才允許使用。材料分類堆放。根據實際現場情況及進度情況,合理安排材料進場,整理分類,根據施工組織平面布置圖指定位置歸類堆放于不同場地。
二、交通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管理的重要意義
交通建設工程項目現場管理是工程項目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將人力、材料和機械等重要因素進行有機組合的諸多關鍵過程中的極為重要的環節。現場施工管理質量的高低將直接決定工程主體項目的建設質量,關系建設安全和影響工程整體造價的高低。需要特別提出的是,由于交通工程施工現場具有高空露天作業多、多工種立體交叉聯合作業等特點,必須加強施工現場管理,才能有效地降低事故發生率。另外,有效改善施工現場的人、機、料的結合狀態,減少或消除施工現場的無用功,降低施工材料的消耗,可以為施工企業增收節支。
三、交通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現場施工人員安全意識不高
很多現場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不足,沒有充分的認識到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存在僥幸心理。根據多個調查來看,現場施工人員安全意識不足是造成交通工程現場施工事故的重要原因。
2、現場監督機制不健全、技術行為操作不當
2.1現場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分項交底和安全教育較為簡單,且是千篇一律的、沒有針對性,甚至施工現場與施工方案不相符,專項安全技術方案不到位,存在安全隱患;
2.2施工用腳手架搭設不夠規范,造成腳手板未滿鋪或腳手板上雜物多、材質差和不牢密;
2.3立桿基礎不平、不實;無排水措施等,存在違規做法較多,直接導致一些安全隱患。
3、難以實現全面有效的控制
交通工程現場施工的操作一般均具有勞動密集的特性,投人勞動力眾多,故難以對每個操作人員實現有效控制。工程實踐中,由于個別操作人員違規操作所引起的質量問題屢見不鮮。如何實現對操作人員的全面有效的控制對于監理單位及承包商均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難題。
4、施工現場缺乏嚴格的監管
施工工具、材料任意擺放,施工人員組合松散,隨意搭配,相互之間隨意走動、擅離崗位,沒有嚴格的組織和嚴明的紀律。
5、質量控制過程中的隱患
由于現場施工操作型工序多,產品面廣量大,難以實現全面檢查,采取抽檢的方法,往往導致一些質量問題的漏檢。而且在施工生產過程中,由于質量的波動性,施工質量很難百分之百地符合規范規定的質量標準,必然存在著因不合格項目而引起的返工返修損失和為減少損失加強預防控制而增加的費用,因此實現對現場施工質量的全面控制是一個較為突出的難點。
四、交通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控制的對策分析
1、建立完善的管理機構
要建立高效率的工程施工現場管理機構,按照科學、標準、規范的思想,建立一套嚴格的工程現場管理制度和可行性強的工程現場管理程序,將工程施工現場的分工與協作落實到位,充分考慮各個工種之間的配合,在各個施工班組都建立逐級負責的考核機制,最大化的滿足施工設計要求,提高施工單位經濟效益。由于工程施工現場不確定因素較多,施工人員的安全問題受到的威脅也較大。交通工程的現場管理涵蓋了施工單位各個層次的人員以及施工現場的所有工作人員,周期較長,受外界影響較大,因此,工程的現場管理普遍難度較大,安全事故也時有發生,不僅帶來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也嚴重阻礙了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影響了社會安定。因此,相關人員必須嚴格按照國家相關安全法律法規,分析并制定一整套符合施工單位實際情況的,指導性和操作性強的安全管理方針。
2、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是交通工程施工現場的指導性文件,一個科學的施工方案能夠將人力、物力和財力最大化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因此,工程開工前,施工單位應組織好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等部門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并反復考慮,在現場施工時要嚴格執行。
3、加強施工現場的教育及安全管理
首先對新入場的員工和調換工種的員工,上崗前應對其應進行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建立并完善三級安全教育的制度。在生產班組每天上班前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及時做好班組安全活動記錄,交底要有針對性的內容;施工員、安全員每天對作業面上須進行日常安全檢查,對檢查時發現的問題要及時采取整改措施,落實執行人員和整改期限;項目工程部每周組織有關人員進行安全檢查,并由安全員及時做好臺帳;檢查要有重點。其次要講究實效,并建立項目整改書面通知單,及整改反饋檔案制度;項目要設置專人負責安全的管理及有關記錄,對較大隱患在短期內不能及時整改的,應采取緊急措施并向上級請示;對操作班組或個人違反安全操作規程、制度的行為要及時制止,并以相應的獎罰措施制約。凡承包單項工程的承包人,在簽定合同時,必須簽定安全責任合同,對自己所管轄的民工生命安全負責。最后要認真開展班組安全生產活動,一切施工員,在施工過程中,必須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凡違反規定或冒險作業,發生傷亡事故者,一切責任和經濟損失,由自己負責,與他人無關。
4、加強進度控制
進度計劃是控制工程進度的依據,施工組織中的月、旬作業計劃以及材料、機械使用計劃都要服從進度計劃的要求。進度計劃反映工程從準備到竣工的全過程,反映施工中各分部、分項工程及工序之間的銜接關系,是現場管理者統籌全局,合理調配施工資源,正確指導生產活動的基礎。能否按照計劃旗實施,既體現施工單位的合同意識,也體現施工單位的組織協調能力和管理水平。當工程進度受到自然和人為因素的影響而與計劃偏差較大時,現場管理者要結合實際,對進度計劃進行調整。
5、加強施工組織的協調管理
交通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專業覆蓋面廣,應全面掌握工藝流程對各專業的工序特點和設計的要求進行分析,綜合考慮各專業、各工種之間的最佳配合,保證施工的每一個環節有序到位。建立由管理層到各個班組逐級的責任制度,并加以考核。各部門應加大監管力度,進行嚴格的、不定期的檢查,將質量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交通建設工程的管理是一個復雜而龐大的工程,不同管理措施的項目應該是不同的,作為施工單位的現場管理者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通過加強施工的現場管理,使工程質量、進度和效益不斷得到提高,更大程度上優化人、機、料的結合。
參考文獻:
[1] 孫紅波.強化施工現場管理保證工程質量[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
[2] 盛克軍.建筑工程施工問題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