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結合工程實例論高環混凝土道面施工技術工藝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環混凝土道面,施工方法;技術總結
工程概況
海南汽車試驗研究所提高試驗場試驗能力技術改造項目位于海南省瓊海市興海中路海南汽車試驗場內,該項目主要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橋梁工程、給排水工程、環保工程、交通安全設施、機電工程等;高速環道主線全長6003.483米,其中路面工程混凝土約6萬立方米。
1 路基、基層施工技術
a.路基應穩定、密實、均質,對路面結構提供均勻的支承。對橋頭、軟基、高填方、填挖方交界等處的路基段,應進行連續沉降 觀測,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保證路基的穩定性。
b.基層縱、橫坡一般可與面層一致,但橫坡可略大 0.15%~0.20%,并不得小于路面橫坡。
c.當基層產生非擴展性溫縮、干縮裂縫時,應灌瀝青密封防水,還應在裂縫上粘貼油氈、土工布或土工織物,其覆蓋寬度不應小于1000mm;距裂縫最窄處不得小于300mm。
d.當基層產生縱向擴展裂縫時,應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路基穩固措施根治裂縫,且宜在縱向裂縫所在的整個面板內,距板底1/3 高度增設補強鋼筋網,補強鋼筋網到裂縫端部不宜短于5m。
e.基層被碾壞成坑或破損面積較小的部位,應挖除并采用貧混凝土局部修復。對表面嚴重磨損裸露粗集料的部位,宜采用瀝青封層處理
f.在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的半剛性上基層表面,宜噴灑熱瀝青和石屑(2~3m3/100m2)做滑動封層,或做乳化瀝青稀漿封層。瀝青封層或乳化瀝青稀漿封層的厚度不宜小于 5mm。
3高速環道曲面鋼筋砼路面的澆筑
a.澆筑次序:以縱向施工縫為界,分成上下兩種板塊,先澆筑下部板塊,再澆筑上部板塊。
沿行車方向采用跳倉施工法。
b.施工輔助作業:為了便于施工作業,應在待鋪混凝土板塊兩側設置作業階梯,以便施工人員能在陡坡上行動作業。最好還能在板塊上部設置移動式跳板,工人可以在跳板上作業而不踐踏鋼筋網片或業已初步整平的表面。
c.準備工作:①檢查模板的三維坐標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以水泥砂漿堵塞模板與底基層或基層之間的縫隙;②清理底基層表面,清掃浮土,排除雜物。當表層過于干燥時,宜用噴壺灑水潤濕;③安置傳力桿和拉桿,并堵塞其空隙;④涂刷脫模劑,但不得污染傳力桿和拉桿。如傳力桿不用支架固定,則可先涂脫模劑,后設傳力桿和拉桿。
4下部混凝土路面板塊的澆筑
a.貧混凝土基層的攤鋪與振搗:貧混凝土混合料要逐步從低處攤鋪至高處,混合料力求均勻,遇有離析處要用鐵鍬翻拌均勻,松鋪高度要由工地經驗確定,并用靠尺量測控制。凡橫坡不大,可以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緊實而不往下塌滑的部分,予以振搗;而對不耐振搗易往下部塌滑之處,則留待攤鋪面層混凝土后一起振搗。在攤鋪過程中,必須禁止用鐵耙耬耙或用鐵鍬拋擲。對于局部高低不平之處,可用鐵鍬挖取反扣于洼處。
b.鋼筋網下面層混凝土的攤鋪:此層用的是最大粒徑為3cm 的面層混凝土混合料,松鋪高度也由經驗確定,并用靠尺沿徑向模板予以控制。高程較低的部位,由于靠近高環內側硬路肩,可以利用自卸汽車直接把混合料分數堆分散卸于貧混凝土基層上,然后用鐵鍬分攤;也可先卸在路旁鐵板上,再用鐵鍬予以攤鋪。至于高程較高的板塊上部,則可利用汽車吊和吊斗,把混凝土混合料提升到上方,邊開吊斗閘門邊移動吊斗,使混合料分散下卸,分布在比較廣闊的面積內,然后以鐵鍬予以攤鋪,使其高程基本符合松鋪厚度要求;并用控制靠尺沿模板丈量其高程,使松鋪層表面離模板頂面的距離符合要求,整個表面比較平坦成弧形曲面。
然后鋪上鋼筋網,使其平面位置符合設計要求。同時初步調整傳力桿和拉桿的伸出長度和角度,使其接近設計要求。
c.鋼筋網之上面層混凝土的攤鋪與振搗:由下而上地攤鋪表層混凝土混合料,其最大粒徑用2cm 還是 3cm 則根據表面整平做面的難易和表面美觀程度,通過試鋪確定,此層攤鋪方法和鋼筋網下的面層混凝土的攤鋪方法相同。
此層由下而上,即由低處逐步向高處攤鋪時,同時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插入式振搗器的振動頻率不小于 12000 次/min,插入間距不應超出影響半徑的2 倍,插入深度應達到下層混凝土底部,振搗棒離模板的距離應小于 1/2 的影響半徑。對邊角處尤要注意振搗,不使產生蜂窩麻面。同時要注意全面順序插振,不使漏振,并應避免碰撞模板和鋼筋。同一位置的振搗時間不宜少于20s,也不能過長,以混凝土停止下沉、灰漿上浮、不再冒泡為度。拔出振搗棒時宜緩慢,拔出速度約8cm/s,以免截留空氣。
當橫坡逐漸增加、在振搗時發覺混合料產生沿橫坡下塌現象時,即應在模板上加放蓋模。蓋模寬約60-80cm,即3-4段高20cm或24cm的槽鋼橫向排列在徑向模板上,槽鋼之間不留縫隙,并用扣環壓重塊予以緊固,避免在振搗過程中上浮而影響混凝土密實度和質量。
5上部混凝土路面板塊的澆筑
a.澆筑下部混凝土板塊后24 小時即可拆除上端施工縫處的模板。拆除時應不損壞混凝土板,也不能使徑向模板發生位移或轉動。
b.把上部混凝土板塊的徑向模板與下部板塊的徑向模板用螺栓予以聯接,然后安裝上部板塊的模板,并予以固定。
c.如條件許可,最好能在下部混凝土板塊形成一定強度后在澆筑上部混凝土板塊,通常隔2-3 天后才可澆筑上部板塊,但不得讓施工車輛進入下部板塊。
d.宜用汽車吊和吊斗把混凝土混合料運送至攤鋪點,比較均勻地卸在上部板塊模板中,具體方法和下部板塊橫坡較大時使用汽車吊澆筑的過程相同。此時汽車可立于高環曲線路堤堤頂的施工便道上。
6接縫施工
(1).縱縫施工:路面施工時,應設縱向施工縫,縱縫位置設置分別在中、高速車道中心線位置。同時構造采用平縫加拉桿型,在振實過程中,從側模預留孔中手工插入拉桿。
(2).橫縫施工:每天攤鋪結束或攤鋪中斷時間超過30min時,應設置橫向施工縫,其位置宜與脹縫或縮縫重合,橫向施工縫應與路中心線垂直。
(3).橫向縮縫施工:縮縫施工采用假縫加傳力桿型,假縫加傳力桿型橫向縮縫構造如下圖:
(4).脹縫設置與施工:脹縫板應與路中心線垂直,縫壁垂直;縫隙(5).切縫施工:在先攤鋪的混凝土板橫縮縫已斷開的部位作標記。在后攤鋪的路面上應對齊已斷開的橫縮縫提前軟切縫,有傳力桿縮縫的切縫深度應為1/3~1/4板厚,最淺不得小于70mm;無傳力桿縮縫的切縫深度應為1/4~1/5板厚,最淺不得小于60mm。
對已插入拉桿的縱向假縮縫,切縫深度不應小于1/3~1/4板厚,最淺切縫深度不應小于70mm,縱、橫縮縫宜同時切縫。縮縫切縫寬度宜控制在4~6mm。
(6).灌縫施工:混凝土板養生期滿后,應及時灌縫。應先采用切縫機清除接縫中夾雜的砂石、凝結的泥漿等,再使用壓力大于等于0.5MPa 的壓力水和壓縮空氣徹底清除接縫中的塵土及其他污染物,確保縫壁及內部清潔、干燥。縫壁檢驗以擦不出灰塵為灌縫標準。
灌縫的形狀系數宜控制在2 左右,灌縫深度宜為 15~20mm,最淺不得小于 15mm。先擠壓嵌入直徑9~12mm 多孔泡沫塑料背襯條,再灌縫。灌縫頂面熱天應與板面齊平,填縫必須飽滿、均勻、厚度一致并連續貫通,填縫料不得缺失、開裂和滲水。
7 質量保證措施
①制定質量崗位責任責,明確各過程要求的工作落實到崗位,職責到人。
②設立專職質量檢查員,配齊各專業兼職質量員,負責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跟蹤和質量控制情況匯報工作,并實行質量一票否決制度。
③堅持按設計圖、按規范和施工方案組織施工,堅持“三檢”制度,嚴格按程序施工,認真做好工序交接工作。
④嚴格執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驗收規范》,參考執行《特種路面施工及驗收技術規程》,按照 “跳倉法”精心組織施工,把好“跳倉”和“填倉”關。
結束語
合理的施工工藝對工程質量的影響很直接,要提高高環混凝土道面施工技術工藝,并使其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