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市政道路工程現場管理中存在問題的分析,本文探討了做好現場管理工作的對策與措施。
關鍵詞:市政道路工程;現場管理
市政道路是城市重要的基礎設施,在滿足城市經濟發展和人們出行需要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與一般工程相比,市政道路工程影響民生并關系到城市形象,質量要求很嚴格;同時它還具有投資大、工期緊、任務重的特點,再加上施工中不確定因素多,現場工程管理較為復雜[1]。工程管理的終極目標在于多、快、好、省地完成市政道路建設任務。其中多體現了數量(公路里程),快表現了高效,好反映了優質,省說明低耗。這些內容看起來簡單,實現起來并不會想像那樣容易,因此本文針對市政道路現場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探討了相關對策與措施。
1 市政道路現場管理中的存在的問題分析
1.1質量控制不嚴格
在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由于質量控制不嚴格會產生各種質量問題。例如排水系統施工不善以及材料問題,出現管道漏水、塌陷甚至崩裂現象。再如路面不平整、開裂,不僅影響行車舒適性,也導致車輛磨損、壽命縮短,并且還會增加交通事故發生的幾率[2]。
1.2 安全管理存隱憂
道路施工地點往往比較偏僻,露天野外施工安全管理難度較大。一些施工企業長期不重視安全管理,在安全設施投入方面嚴重不足,加上現場管理人員安全責任感不強,施工人員又缺乏安全培訓,自我保護意識差,所以施工現場存在較嚴重的安全隱患,也導致道路施工現場事故頻發[3]。
1.3 人員素質難保障
由于道路工程施工地點生活條件差,有一定文化基礎的人員不大愿意在路橋施工現場工作。一線施工人員普遍為農民工,他們文化水平低,專業素質較差,施工技術水平不高,使施工作業質量難以得到保障。
1.4 工程監管不到位
市政道路施工監管機制不完善,監管方法不規范,監管效果不理想,偷工減料現象時有發生。由于缺乏有效監管,工地材料、工具任意堆放,人員組合又非常松散,導致材料、工具經常遺失。施工單位不重視應急預案的編制和完善,大都不具有應對突發事故的能力。這些問題嚴重影響工程質量控制和安全措施的落實。
2 市政道路現場管理對策與措施
2.1 現場管理的目標與任務
市政道路工程現場管理是通過科學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合理分配現場的生產要素和資源,實現優質、高效、低耗、按期、安全、文明施工的目標。現場管理的內容包括施工平面布置與管理、材料管理、合同管理、質量管理、安全管理與文明施工等。現場管理的任務包括:(1)按計劃完成施工任務,如期、按質以及合理成本完成計劃任務。(2)按照工程施工規律組織施工,以實現優質、高效。(3)加強成本控制,減少物耗和能耗,以節約資金和降低成本。(4)推行專業化、標準化和規范化管理,控制低投入高產出,使施工流程高效有序。(5)堅持文明施工,改變現場臟亂差的不良形象,同時注重環境保護,施工不擾民。
2.2 做好現場管理工作應遵循的原則
市政道路工程現場管理任務體現了做好現場管理工作的方法和方向,但要做好現場管理工作還應遵循以下原則:(1)重視基礎性工作。市政道路工程現場管理的基礎工作,如施工材料統計、計量工作,文件、技術資料檔案管理等。(2)主動把握全局。現場管理內容很多,若不分輕重緩急,胡子眉毛一把抓,難免撿了西瓜丟了芝麻,一天忙到頭工作成效也不顯著,因此要用系統的觀點,按照目標管理的要求,先從整體上把握大局,對現場生產要素和資源進行優化組合,使資源配置最優化、施工效率最佳化。(3)聯系群眾。現場管理工作千頭萬緒,若管理人員只顧個人努力,不注重群體中每一個施工人員作用發揮,那樣很難充分調動施工人員的積極性,因此現場管理人員必須經常深入第一線工作,在施工現場建立良好的管理氛圍。(4)堅持動態管理,不墨守成規。施工現場各種生產要素和環境條件都可能隨時發生變化,若不能根據現場變化做出相應的調整,那就不能有效應對現場的各種情況,從而降低施工效率。(5)以服務精神為施工創造良好條件。現場管理中可能出現各種問題,管理人員應設法解決這些問題以便施工順利進行下去,因此要以良好的服務精神盡可能圓滿解決問題,使施工不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
2.3 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施工前充分的準備是完成施工任務的基礎。準備工作包括技術準備、材料準備、人員準備、臨設準備、預算控制、完善制度等。技術準備包括圖紙復核、技術交底、沿線調查、業務培訓等內容。圖紙是施工依據,要吃透和掌握設計意圖,結合施工放樣、定線,記錄并保護所有控制點。業務培訓要覆蓋所有施工參與人員,重點是安全技術、質量控制要求。所有外購材料必須“三證”齊全,“三證”指出廠證、檢驗證和合格證;自采材料須經業主指定實驗室檢測合格并由監理工程師批準后才能備料。臨設包括水、電、路、臨時加工廠、倉庫與料場、行政與生活設施等,這些不完備難以順利開工。人員準備包括組建項目部等。根據合同、設計圖紙結合現場調研編制預算,作為成本控制的依據。制度建設是工程管理的基礎,應完善以崗位責任制為核心的各項管理制度建設,同時要強化制度實施、檢查、獎懲措施的落實。
2.4 加強施工現場合同管理
合同是施工單位承建道路工程的最高行為準則,是其履行施工責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建立合同實施保證體系是現場管理的核心內容,應通過合同交底,將合同責任分解到項目部各部門管理人員身上,通過目標管理落實合同責任。此外,還應完善合同管理工作程序,建立報告制度、文檔系統,在合同實施過程中實施全面控制。
2.5 有效控制施工質量
質量控制分為事前、事中、事后三個階段。事前控制主要內容包括建立現場質量保證體系、影響現場質量因素控制和審核開工報告書等。現場質量保證體系的核心是落實質量責任制,應將質量目標分解細化,并與經濟利益掛鉤。事中控制主要是對工序進行控制。工序活動控制包括人、材、機、工藝、環境的控制。跟蹤檢查是現場管理人員發現質量問題的最有效方法,而要做好跟蹤檢查必須做到腿勤(勤跑工地)、眼勤(勤觀察)和手勤(勤檢測),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事后控制內容包括竣工預驗收和正式驗收。質量控制應以預防為主,提高全體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如果事后發現問題,有些情況處理代價很大,如路基處理不當,靠路面施工無法消除隱患,所以每施工完一層,就要檢測一層,合格了才能進行下一層施工。
2.6 重視安全管理和監管
道路工程常出現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觸電、機械傷害、塌陷等安全事故,因此安全管理責任很重。路橋施工單位必須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確立安全管理目標,并將目標分解到人。崗前必須進行安全培訓,施工過程中加強監督檢查,同時注重細節和做好應急預案,妥善處理突發事件。對于未完全封閉的道路施工,應與交警部門疏通做好分流方案,并嚴格控制車輛行駛路線。
3 結語
順暢平整的市政道路帶給人們的不僅是行車舒適,還有美麗的城市風光和良好的城市形象。要建設好這樣的市政工程,需要現場管理人員勤勤懇懇,盡職盡責,本文對市政道路工程現場管理的討論,可供廣大路橋施工管理人員參詳和借鑒。
參考文獻:
[1] 李翔. 加強城市道路施工現場監管的有效措施[J]. 中國房地產業(理論版),2012,(4):33.
[2] 施建明,王繼明. 小議市政道路工程現場管理的若干問題[J]. 建材發展導向,2013,17(17):163-164.
[3] 汪蓓. 淺談如何做好施工現場管理[J].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3,(17):151-152.
作者簡介:
馬志堅,男(1983—),廣東梅州人,畢業于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注冊建造師(市政工程),主要從事市政工程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