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完工后,為提升安全保障,必須加強防火給排水系統設計,特別是現代化高層建筑,對消防設計要求逐漸提高,面對不斷出現的新問題,現代建筑在設計給排水系統時,必須納入消防理念,立足建筑安全角度,全面提升給排水系統的防火能力。
關鍵詞:現代建筑;防火設計;給排水設計
對于現代建筑而言,給排水系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給排水設計也逐漸合理化與人性化,提倡節能環保。如何在實際工程運用這些理念,是建筑防火設計的重點。筆者根據自身多年從業經驗,對防火設計中的給排水系統進行分析。
一.現代建筑中給排水防火設計的問題
首先,設計人員觀念意識較差。現代建筑區別一般建筑,通常以高層建筑為主,設計人員通常局限于普通設計層面,例如,建筑給排水未考慮防火安全,某些建筑未通過消防審核、防火驗收,即揉入使用,對建筑防火安全造成極大安全隱患。
其次,防火給水管網試壓。在防火給水管網施工中,根據強度試驗、試漏檢修,許多強度試驗與試漏檢修與設計規范不符合,對給排水系統運行造成極大安全隱患。
第三,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設計缺陷。對于沒有吊頂區域,通常設置直立型噴頭,根據吊頂規范,噴頭和梁之間距離不規范,設計師布置噴頭時,往往忽視實際情況,導致設計和施工出現錯誤。同時,在值班室外墻、公共通道處設置水力警鈴,若出現火災,即便滅火系統自動啟動,相關人員也難以發現報警聲音,延誤火災撲救,極易導致財產損失,嚴重時導致人員傷亡。
第四,減壓閥設計缺陷。主要體現為減壓閥型號選擇,為簡單化排水系統布置,設計師通常在分區未設置給排水系統,簡單設置減壓消火栓,然而消火栓減壓閥型號選擇不合理,影響了給排水運行。
二.現代建筑給排水防火設計方法
在現代建筑中,為提升防火設計,必須重視給排水系統設計,其中包含地下防火水泵、自動噴水系統、消火栓等給排水設計,確保發生火災時,具備足夠的消防用水量,保證能夠用水撲滅火災,保障建筑生命財產安全。
首先,地下防火水泵的給排水設計。由于現代建筑具有較多的供水渠道,例如自動噴淋、消防栓供水等,還包括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房等,儲備足夠了消防水量。地下消防專用水池容積,按照儲存火災延續時間為2-3h的消防用水考慮,對于地下消防水泵房的給排水設計,必須考慮消防水池設計。例如,市政給水管道不能達到消防用水量時,給水管道屬于枝狀時,必須預設消防水池,確保室內外消防用水能夠正常供給。同時,設置導流墻在消防水池內,降低死角率,利用循環水泵確保池水循環。根據水泵特性曲線,水泵組運行效果,選擇高功率使泵,以提升工作效率,降低能耗。加強水泵機組調速,與全速運行狀態相結合,提升水泵運行率,加強水泵方超壓設計,避免損壞水泵。
其次,自動噴水系統設計。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由水源、貯水加壓設備、噴頭、管網、報警裝置等組成。其一,減壓設計。根據水力損失、建筑高度,合理設置配水管減壓設計。平面布置自動噴水系統后,校核水泵揚程,明確入口處壓力,實施減壓設計;其二,末端試水裝置。按照相關設計標準,結合水接頭流量系數,明確末端試水裝置型號,選型后,合理設計排水管,使之為間接排放方式,防止排水漏斗氣體滲透至室內;其三,設置信號閥。在報警閥出口處設置信號閥,避免給排水出現錯誤操作現象;其四,設置增壓泵。確保增壓閥具有1股水柱流量,控制好增壓泵揚程,防止揚程太小,或太大,合理抬高水箱位置,確保增壓設施得以適當增加;其五,設置自動供水報警閥。當自動噴水泵啟動后,自動供水報警閥隨之啟動,然而警鈴需安裝于值班室。
第三,消防栓設計。針對建筑室內防火設計,主要以消防栓為主,室內消火栓給水系統由水源、消防管道、消火栓、水帶和水槍等組成。當室外給水管網的水壓不能滿足建筑消防要求時,需要設置消防貯水池、消防水泵和消防水箱,為了使得消防車能夠協助滅火,還需要設置消防水泵接合器,在電梯前室安裝消防栓,確保每層具有兩股水柱,且可達到任何位置。同時,消防栓給誰系統必須根據規范標準進行設計,對于需減壓處,必須設置減壓裝置,防止消火栓出現較大凈水壓力,從而損壞消火栓。當消火栓凈水壓力大于0.8Mpa,可選擇分區給水,當超過0.5mpa,需設置減壓裝置。
三.結束語
隨著高層民用工程的數量增多,人們建筑消防設計安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設計人員必須考慮工程實際情況,從各個方面進行消防設計與規劃,其中消防給排水系統設計是防火設計的重中之重,在消防給排水設計中,存在設計人員觀念意識較差、防火給水管網試壓、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設計缺陷等問題,為提升防火設計效果,必須加強地下防火水泵的給排水設計、自動噴水系統設計、消防栓設計,進而提升建筑防火效果,確保建筑消防安全。
參考文獻:
[1] 李佳珊.現代建筑防火設計發展動態的思考[J].科協論壇:下半月,2012,(9):121-122.
[2] 劉永杰.淺談現代建筑防火設計發展動態[J].中國科技信息,2011,(7):67,69.
[3] 王偉軒.對現代建筑防火設計發展動態的幾點思考[J].安全,2008,29(6):51-54.
[4] 陸凱銳.建筑防火設計中常見誤區與防范對策[J].山西建筑,2012,38(24):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