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城市規劃編制原則及城市規劃管理的論述,闡明了城市規劃建設與城市規劃管理的相互關系,提出了一些改善市容市貌的措施,從而提高城市品位,創建文明城市。
關鍵詞:城市規劃;城市管理未來發展環境保護
一、城市規劃建設是城市化健康發展的保障。
城市規劃建設決定城市化進程的健康發展。城市規劃建設水平決定了城市的功能完善程度、效率便利程度、環境優美度和人與自然和諧程度,進而決定了城市形象,在城市的規劃建設過程中,正確處理好城市規劃建設與城市化進程的關系,成為城市化健康發展的保障。
管理是城市發展的保障。①城市要促進經濟增長,經濟繁榮是城市發展的先決條件,盡管高的城市經濟增長并不必然導致高的居民福利,但沒有一定的經濟條件肯定沒有好的城市生活。②城市要促進社會公平。這意味著管理者不僅考慮城市經濟總量,還要關注個體收入與財富的分配、所享有的資源情況、就業、保健、醫療和教育等等。③城市要促進生態和諧。城市的經濟增長應該是低代價的、環境友好的。相反,如果城市的發展以城市環境污染和不可居住性為成本,這將會降低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而管理正是城市發展的保障,是規劃和建設的重要手段,管理的好,城市才能發展的好。
綜上所述,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是密不可分的統一體,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社會系統工程。三者只有彼此兼顧,互相促進,城市發展才能步入協調健康有序的良性循環軌道。
二、城市規劃與城市未來發展
城市規劃是研究城市的未來發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綜合安排。城市各項工程建設的綜合部署,是一定時期內城市發展的藍圖,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依據,也是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城市運行階段管理的龍頭。我國的城市規劃是為了實現一定時期內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確定城市性質、規模和發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協調城市空間布局和各項建設所作的綜合部署和具體安排。城市規劃不能僅僅限于理想模式的探討,還要注重務實,及時調整思路,加強應用理論的研究,動態地解決城市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城市規劃中規劃研究是基礎,規劃技術是保證,規劃實施是關鍵。 2.1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思想
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發展的必然選擇,實現經濟社會文化人口等的協調發展是當代城市發展的主潮流。城市規劃建設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在所難免,但要采取科學合理的規劃措施把這種消極影響降到最低,要把可持續發展的思想貫徹到規劃的各個層面上。
2.2人性化的規劃理念
城市規劃是一項與城市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主體行為,它涉及到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人與自身發展的關系。
2.3城市規劃,就是通過對城市空間的設計和分析,來對人們的活動空間區域之間的關系進行有效的協調。通過對城市空間的有關概念進行解析,來探討建筑設計和城市規劃相互的制約和影響關系。
城市空間也是“空間”概念中的一種,它不僅是指單純的城市生活空間,同時還包括在城市里生活的人們在城市中體會到的所有包羅萬象的全部感受。
2.4追求和諧的基本準則
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宏偉目標的大背景下,城市規劃要特別注重生態的平衡性、產業的協調性,布局的合理性等等。城市的空間結構布局和土地利用并不取決于科學性,而是取決于利益沖突和價值判斷。城市規劃實質上是一種意識形態,在這一過程中要照顧各方利益,統籌兼顧,以實現和諧的最終目標。
三、城市規劃的發展研究
3.1統一協調發展
城市規劃管理要做到統一協調發展,就必須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站在城市經濟、社會、市場、生態等方面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堅持先規劃,后建設的基本方針。統一規劃,統籌兼顧,通盤考慮,綜合權衡,協調發展,盡量做到既考慮城市的總體規劃布局,又考慮城市內的區域規劃布局。在城市規劃管理過程中,可以結合實際推行城市規劃管理公示等制度,逐步建立城市規劃管理分級審批制度,保證城市規劃管理的科學合理。
3.2堅持量力而行
在城市規劃管理過程中,堅持量力而行的原則,科學合理地決策城市建設的各項目標。對于一些涉及城市規劃管理的重大問題,要認真地組織開展綜合調研,在深入調研考證的基礎上,研究制定具體的方案,盡量避免造成重大的損失。同時,要堅持從城市建設的實際情況出發,從公眾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入手,不斷摸索出一套適合城市自身發展的規劃管理新模式。在開展城市規劃管理與建設時,必須要堅持樹立節約資源的原則,逐步形成科學合理的城市規劃管理布局,最大限度發揮城市的整體功能,認真對城市規劃管理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預測,進而不斷實現城市的科學、和諧、全面與可持續發展。
3.3引導公眾參與
引導公眾積極參與,是城市規劃管理的客觀要求。這是因為,城市規劃管理涉及到城市所有不同方面的利益關系,而且政府、投資者、開發商、市民等與城市規劃管理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所以,在推進城市規劃管理進程中,我們必須要進一步健全完善相關的信息公開制度,讓公眾了解參與程序,不斷構筑起不同群體在城市規劃管理中充分參與的體制機制,進而提高城市規劃管理的科學、合理與可行。
3.4完善法制建設
近年來,我國法制化建設力度逐步增強,城市規劃管理與建設的法制化進程也在不斷地加強。但是,城市規劃管理的法制化建設力度依然不能很好地滿足城市發展的需要。因此,需要我們進一步健全完善一套城市規劃管理的法制化體系,為城市規劃管理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據與保障。
這樣,不僅為政府開展城市規劃管理提供了方便,也為生活在城市的社會公眾提供了健全完善的利益保障機制。同時,要進一步健全完善規劃管理信息的公開和公眾參與,逐步提高城市規劃管理的科學、合理與有效。
四、城市規劃中環境保護整治措施
城市基礎設施是城市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在城市生活的居民中,城市建設已經將城市的環境保護作為一項重要的規劃之一,在新建的道路、住房、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里,城市規劃要求都會種上大量的花草樹木,防止各種污染的再次發生。大氣污染的治理應根據城市的能源結構與交通狀況確定首要污染物即濃度高、范圍廣、危害大的污染物,便于治理時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大氣污染中城市規劃的治理方法主要是:4.1工業合理布局:這是解決大氣污染的重要措施。工廠不宜過分集中,以減少一個地區內污染物的排放量。另外,還應把有原料供應關系的化工廠放在一起,通過對廢氣的綜合利用,減少廢氣排放量。4.2減少交通廢氣的污染:減少汽車廢氣污染,關鍵在于改進發動機的燃燒設計和提高汽油的燃燒質量,使油得到充分的燃燒,從而減少有害廢氣。4.3綠化造林:茂密的林叢能降低風速,使空氣中攜帶的大粒灰塵下降。樹葉表面粗糙不平,有的有絨毛,有的能分泌粘液和油脂,因此能吸附大量飄塵。蒙塵的葉子經雨水沖洗后,能繼續吸附飄塵。如此往復攔阻和吸附塵埃,能使空氣得到凈化。
結束語:
城市規劃是城市的發展計劃,也是城市建設發展的藍圖和管理城市的依據。城市規劃是一項科學性、應用性和綜合性很強的工作,我們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城市規劃設計,并且始終把科學發展觀作為指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