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住宅是與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建筑類型,城市住宅建筑的好壞,不論是對于國家還是人民來講都至關重要。就目前我國住宅小區建筑設計現狀來看,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設計問題,因此,這就要求建筑商們必須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選擇最好的建筑設計方案,為人們創造出一個更加健康舒適的居住環境,來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最基本的需求。
關鍵詞:住宅小區;建筑設計;設計問題
住宅小區建筑設計涉及的方面很多包括戶型布局、采光通風、節能保溫等等。隨著房地產開發逐漸走向成熟,近幾年住宅設計的整體水平有了較大提高。為了加強住宅設計管理。進一步提高住宅的設計水平,保證住宅的質量,同時也為了適應我圍城市建設發展和人民群眾牛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國家建設部提出,住宅設計應當貫徹適用、經濟、安全、美觀的建設方針和“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要以現代家庭的居住行為方式為依據,合理組織室內空間,提高室內空間的利用率,努力完善住宅的使用功能。隨著國家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住宅開發及住宅產業化的發展,住宅的建筑形式也越來越呈現出多樣性。在設計過程中,如何在多樣的住宅建筑形式中。能夠設計出經濟適用、外形美觀、又富有個性的住宅建筑。
一、住宅小區建筑設計存在的問題
1、住宅建筑設計不合理
住宅建筑設計中,對戶型的設計不合理、不科學,大量的大面積住宅,如客廳面積偏大。以普通家庭的客廳為例,這里陳設的是沙發、電視、音響、金魚缸、花木等,是迎客、家人閑聚的空間,談話、看電視是這里的主要節目,太小讓人有壓抑感,過于空闊則又易于讓人有四邊不著、相互有隔閡的感覺。如果一套房子中有部分面積既不能用于擺設家具電器、又無助于人的活動、亦不能增添藝術情趣,則只能增加購買費用、增加主婦打掃衛生的時間與難度,面積利用率大減。在戶型面積有限的情況下,犧牲廚房、衛生間、房間面積,以追求客廳的寬敞舒適,住房整體的舒適性也大減。所以那種大客廳的設計并不適用于中小戶型住宅。同時,高達幾米的躍層式結構,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2、住宅小區建設超越環境承載力且科技含量較低
住宅小區建設技術含量低,致使建筑給排水系統不完善,大量有害氣體及固體垃圾處理不積極、不主動,而且對生活用水、建筑中水二次利用率很低,對能源的利用率很低,這樣造成對能源的大量浪費。
3、住宅小區空間環境品質不高
建筑設計不合理,小區建筑密度大、面積大,致使其他設施及綠化面積很少。小區的娛樂設施少、服務功能差、缺乏親和力。最大的缺點是住宅小區的建筑設計缺少人性化及地域性的設計理念。
二、住宅小區建筑設計措施
1、居住功能應多元化設計
當前的建筑設計發展中,由過去滿足人們的生存功能向發展功能、享受功能過度,現在住宅設計中除了滿足人們的居住條件之外,還要設計孩子、老人的生存空間,滿足孩子和老人的各種娛樂和鍛煉,配備各種住戶享受、娛樂的設施。
2、住宅建筑設計要精品化
要摒棄以前各種舊的設計手段和方法,運用新科技、新手段設計出價值更高、更精致的居住環境。
3、住宅設計應創設舒適的居住空間
住宅商品化之后人們非常重視居住空間的舒適性,“住得下,分得開”的簡單布置已不符合時代要求。要體現人性化建筑設計,應認真考慮:
首先,各功能空間既要明確齊備又要保證各自的私密性。功能分區要明確齊備并有相對的獨立性而聯系又方便合理,滿足不同功能區的使用要求又保證各自的私密性。如客廳、餐廳設置應相對獨立,避免人員穿行的影響;客廳與臥室相對分離,臥室不直接對廳開門,避免客廳來客對臥室一覽無遺;衛生間不正對餐廳開門,以免引起不雅聯想;主房衛生間不正對臥室開門,消除心里的不良影響;房間通風順暢、平面交通便捷通順,面積緊湊實用率高等。建筑師要重視這些細節的處理,它往往是一個方案成功與否的關鍵。其次要重視空間的動感與靈活性。空間是住宅建筑的靈魂,它既是一個包容生活的容器,也是一個感受建筑魅力的主要場所。要提高現代住宅室內空間質量,必須在室內空間效果的趣味性和豐富性、空間的動感流暢、交通空間的定位以及室內自然光照環境設計等方面下功夫。①注重室內空間效果的趣味性和豐富性,可以滿足居民對居住舒適度的心理需求。室內空間的高度、形狀,不同空間在平面及豎向上的聯系,開窗的位置及形式等在滿足相應法規的同時,可根據居住者的愛好加入更多的個性化因素。②空間的動感流暢,通透靈活也是住宅室內空間設計的重要內容。可通過對戶內公共空間、私密空間、交通空間的巧妙布置,保證室內空間的通透流暢,使每個獨立空間的空間感都得到延伸和擴展,營造小中見大的空間視覺效果。③交通空間在經濟型住宅中占有較大的比例,必須將其從僅僅滿足水平及垂直交通的簡單功能中解脫出來,賦予其組織空間序列的意義,使走廊、樓梯成為室內空間景觀的一部分,形成一條流動的景觀軸線。④室內自然光照的綜合設計,是產生高質量空間氛圍的重要環節。以往室內設計多用人工光照渲染空間氣氛,但相對來說還是自然光更加親切自然,且易與建筑立面、形體密切結合,在創造豐富空間效果的同時,更體現了人與自然的交流。通過開窗方式(如頂窗,側窗,高窗,低窗,落地窗,轉角窗等)和采光材料(如透明玻璃,磨砂玻璃,玻璃磚,百頁等)的運用,形成光影豐富、多彩、明暗變化有致的室內空間。
最后對空調機位置要結合外觀造型考慮。居住小區新建住宅樓應多利用外觀造型將室外空調機巧妙隱蔽,冷煤管就近接到外墻,由豎向預埋排水管排出,既保證墻面完整,在外觀設計上也能達到美觀的要求。
4、住宅層數構成應結合城市實際合理確定
住宅層數的構成應從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豐富建筑空間,保證環境良好的原則出發,合理地科學地規劃。一般來說,小城市和鎮的住區應以多層、低層住宅占絕大多數,適當建一些中高層;大、中城內住區應是多層、低層、中高層住宅相結合,適當建一些高層;特大城市郊區住宅小區應以多層、中高層住宅為主,適當建一些高層;特大城市中心區還可以適當建一些超高層。別墅小區應適當控制。七層及七層以上的樓房均應設置電梯。各類住宅區都應將住宅空積率、建筑密度控制在符合規定,并保證能有良好居住環境、能有足夠的綠化面積、能相應興建配套設施的原則上。絕不應為了經濟收益,犧牲環境,影響環境,盲目增加容積率和建筑密度。
結束語
住宅小區的規劃建筑設計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多方面共同配合,并遵循人與自然共生的原則,創造出更加舒適、便捷、文明健康的人居環境,創造一個科技環保、健康舒適的宜人社區居住環境。在我國現代建筑理論研究工作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對于小區規劃設計和建筑設計的創新發展具有積極的推進作用。在現代住宅小區的規劃建筑設計中,設計單位和相關人員不但要實現住宅小區的整體規劃與設計,而且要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實現全面促進住宅小區綠色環保的目的,并且達到住宅小區科學利用自然能源降低能耗的、保持城市生態平衡的目的。為了滿足人們對小區住宅環境全方位的需求,為了使小區住宅達到社會、經濟、環境效益協調統一,我們必須對小區規劃設計和建筑設計有更高層的突破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柴倩嵐、李軍同,淺談現代住宅小區的建筑與規劃設計,《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年第33期
[2]周進.城市公共空間建設的規劃控制與引導-塑造高品質城市公共空間的研究[J].遼寧經濟2005,(10)
[3]王董平.趙光利.現代住宅小區建筑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探討[J].山西建筑,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