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對城市環境建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園林景觀是現代城市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風景園林景觀的建設不僅能夠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環境,而且有利于城市生態環境的改善,在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施工技術的有效性是影響城市風景園林景觀建設成果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就主要對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的相關問題進行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生態風景園林;園林景觀;施工技術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城市工業也在快速發展,促進了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工業垃圾和生活垃圾,對城市生態環境產生了嚴重的影響。近些年來,城市居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對城市生態環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背景下,生態園林景觀成為了城市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生態風景園林的建設,能夠有效的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為城市居民創造健康的生活環境。同時,優美的城市環境也能夠吸引更多投資商,有利于促進城市的持續發展。
一、城市生態風景園林施工的現狀分析
1.園林設計與施工之間的有效配合
在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時,需要施工單位與設計單位進行有效的溝通,當施工人員完全領會設計師的設計意圖,才能將風景園林的內涵完全展現。但是,在實際的工程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單位與設計單位缺乏有效的溝通,導致施工人員不能完全了解設計師的意圖,單憑施工人員的施工很難將生態綠化的內涵完全展現出來,同時,由于缺乏與設計師的溝通,在材料的選擇和應用方面也缺乏科學的安排,所以導致園林景觀的建設缺乏科學性。
2.園林施工植物種類的選擇
在園林工程的施工過程中,需要應用大量種類繁多的植物,由于不同的植物苗木對生長條件和土壤條件有著不同的要求,所以必須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物種。另外,為了達到園林施工效果,有時需要種植一些反季節的植物物種,雖然很多植物的生長情況良好,但是由于缺乏相關的技術保證,苗木的質量無法獲得有效保證,這也必然影響園林景觀的效果。
3.綠化植物的移種和養護
園林施工過程中,需要對植物進行移種,如果選擇的植物不能與當地的自然條件相符合,則會降低植物移種的成活率,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和園林景觀的破壞。在進行苗木的選擇時,如果施工人員缺乏對苗木生長特性的了解,便無法保證苗木的健康生長,也無法發揮不同苗木在園林景觀建設中的作用。另外,在苗木的養護及病蟲害防治工作方面還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這也是需要著重注意的。
二、提升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的途徑
1.施工與設計部門的有效溝通與協調
工程項目的設計與施工是密不可分的整體,只有科學的設計才能為施工提供依據,而施工必須要完全根據施工設計方案,才能充分表達設計者的意圖。因此,風景園林景觀的施工時,必須要與設計部門進行有效的溝通與協調,尤其是施工放樣人員,必須要了解生態園林所要表達的涵義和效果,保證放樣的準確性,才能保證園林景觀施工的有效性。比如園林中常見的假山的堆砌,山給人的感覺是意境高遠,因此在假山的堆疊過程中,施工人員必須要對假山所表達的意境有所了解,突出假山的層次性,因為人的視線點較低,所以需要在距離假山很遠的位置就能夠領略到假山高遠的意味。如果施工人員不能掌握這些搭配需求,便會使園林失去很多韻味,無法表達出假山的意境。
2.植物群落的營造
園林景觀建設中的植物群落營造,一般可以通過對自然群落的模式進行模擬的方式來實現,這樣既能夠體現自然的風景景觀,又能為城市居民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比如在我國的華南地區,生長著大量的亞熱帶常綠季風闊葉林,所以要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對植物群落進行生態設計,以闊葉常綠林為主,搭配雨林景觀,能夠使亞熱帶的風光展現的更加突出。
3.大樹的移植施工
大樹的移植施工,通常有兩種方法:一是裸根移植,這種方法適合于生命力強、容易移植成功的樹種,以落葉喬木為主。移植的時間通常在11-12月份為宜。在距離樹干50-60cm的半徑外進行開溝挖掘,如果遇到較粗的樹根需要用手鋸鋸斷,將腐爛的根莖剪除,在泥土中混合適量的殺菌劑、生根液等,對大樹的根部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也有利于移植后的樹木健康生長。二是土球移植,這種方法需要根據土壤的粘性、大樹品種移植的成活難度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在進行挖掘時,需要以樹干為中心,以大于樹干4-6倍的直徑的長度挖掘土球,遇到細根要用利刀切斷,切記使用鐵鍬等硬性工具,防止作用力對土球產生影響而導致土球松散。土球的挖到土球1/2深度時逐漸往主根內收縮;挖到土球的加深度時.在下部修成小平底,使整個土球呈倒圓臺體狀。土球的胸圓圈是承受重量的壓力點,采用“扎胸箍”法可保護土球不散開、脫落。即邊繞邊扎草繩8-10圈,使繩與土球充分接觸或使草繩略嵌入土球。然后將草繩的一端系在樹干,另一端從土球上往下重復繞過土球底部。草繩間隔8-10cm形成交叉扎纏。最后用拴在土球上的草繩交叉捆緊土球底部。
4.灌木的種植施工
灌木的種植施工,首先是灌木的種植場地處理。灌木種植前需對場地進行平整,確保土壤厚度至少要40cm,并對土壤進行消毒、殺菌、滅蟲,盡量使土壤能達到灌木生長的最佳要求。其次是灌木的選擇。灌木應選擇根系發達、生長旺盛、枝條勻稱、無病蟲害的苗木進行種植。最后是灌木的種植和養護。灌木的種植應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和施工工藝進行,種植時必須確保根系和土球不被破壞,苗木種植坑的深度和大小要比苗木土球要深且大,苗木植株要與地面保持垂直,并調整好苗木的觀賞方向。灌木種植后24小時內要澆第一遍水,澆水應澆透,以后進入一個月的精心養護后才能轉為日常養護。
5.草坪的種植施工技術
在草坪建設時,首先要選擇優質的草種,這是保證草坪建設質量的基本保證。一般用于園林綠地建設的草坪,需要根據園林當地的氣候和土壤條件,通常分為冷型草坪和暖型草坪兩個大類。冷型草坪大多應用于北方地區,其耐寒性較強,而且顏色鮮艷嫩綠;暖型草坪一般具有較強的匍匐性,顏色在夏季尤為鮮艷,在南方溫暖地區應用的較為廣泛。其次,要對栽種草坪的土地進行平整,保證其具有足夠的排水和防水能力,對于面積較大的草坪,一般中心區域的高度都要略微高于四周,坡度一般在3-5°左右為宜,這樣能夠使土地形成一定的坡度,便于自然排水。需要的情況下,可以在地下開挖暗排水渠,形成地下排水網絡。另外,對于草坪要做好必要的養護工作,定期施肥,進行病蟲害的防治等等。
6.苗木的選擇與養護管理
由于在苗木質量方面尚未有十分明確的標準作為約束,因此有的經銷商會將樹冠、根系都進行人為的修整,以此來降低其運輸成本,但是這種修整后的苗木在植入園林以后,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對其進行養護,為園林建設工作帶來了更多的不變。因此,在生態風景園林建設中進行苗木的選擇時,必須要制定嚴格的評審標準:第一,落葉苗木要求生長健壯,而且樹冠骨架良好,沒有外傷損壞,沒有病蟲害。珍貴的苗木品種要帶土球。第二,常綠類的苗木要求葉色鮮亮,枝葉繁茂,沒有外在的機械性損傷,苗木所帶的土球規格要適當。
在苗木的養護方面,要定期修剪,因為園林景觀中對于植物的外觀有著較高的要求,所以要在保證苗木成活的基礎上,對苗木的樹形進行修正,如果存在較大的剪口,需要在剪口部位涂抹一些保護劑,預防流行病的發生。夏季的溫度較高,所以需要對耐高溫性能較差的苗木進行遮陰處理,保證苗木的葉片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同時,減少陽光的直射。對苗木的病蟲害進行定期的檢測,以防為主,防治結合。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城市建設的持續開展,生態園林作為城市規劃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在改善城市環境方面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因此生態園林施工技術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所以,需要對生態園林景觀施工技術進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不斷促進施工水平的提升,打造更具特色的城市園林景觀建設,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環境,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彪,邢鋒元.生態風景園林施工中應注意的技術問題[J.]大江周刊(論壇),2011(08)
[2] 王巖.風景園林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35)
[3] 陳毅虹.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探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19)
[4] 宋輝.生態風景園林施工中關鍵問題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02)
[5] 陳連芳.探究提升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的有效途徑[J].低碳世界,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