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是一個系統控制過程。堅持質量第一、預防為主,加強質量控制,提高管理水平,是企業提高建筑工程質量關鍵之所在,只有在符合規定的質量標準和用戶要求的前提下,滿足質量、工期、成本等要求,才可能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從而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優質、安全、經濟適用的建筑產品。
關鍵詞:建筑工程 質量控制 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統籌建設施工全過程、推動企業技術進步及優化建筑施工管理起到核心作用。針對目前出現的部分劣質工程,提出加強工程施工中的質量控制,有其現實意義和必要性。建筑工程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統籌建設施工全過程、推動企業技術進步及優化建筑施工管理起到核心作用。針對目前出現的部分劣質工程,提出加強工程施工中的質量控制,有其現實意義和必要性。
1、施工企業在質量管理上存在的問題
1).管理體制不健全, 管理脫節, 不能發揮質量效益;
2).施工中質量管理沒有責任制度, 將罰不分明, 沒有明確的質量目標;
3).施工過程中, 企業領導對質量意識淡化, 片面追求經濟效益, 目光短淺, 忽視質量管理, 認識不到質量的去過程;
4).對待質量檢查持應付態度, 不把質量好壞當作企業的生命源泉、信譽的保障;
2、施工質量控制的基礎工作
要作好質量控制和管理, 必須保證作好基礎工作, 其中主要包括質量管理機構的建立、質量管理的培訓和教育、質量管理標準的建立等。在這個基礎工作中主要以項目經營或工地負責為中心, 下設質檢員、技術員等職位部門形成一個層層負責的質量管理模式。首先建立一個完整的管理組織機構, 明確各級職能部門的責任是提高工程質量和工作質量的基本保證也是質量管理工作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基礎工作。如果在施工中沒有明確的責任制度、職責權限不清不但不能保證質量, 反而造成質量無人負責, 出了質量問題, 找不到責任人, 查不清原因。因此建立質量責任制, 就是在質量工作中事事有人管、人人有專管辦事有標準、工作有檢查、有考核、職責明確、從而形成一個嚴密高效的質量管理組織機構。
3 加強項目經理的管理
施工質量管理層的核心是項目經理,項目經理是建筑施工企業法定代表人在項目上的全權委托代理人,是施工項目全過程所有工作的總負責人,也是項目承包責任人。因而他對工程質量負有全部責任,施工項目質量的優劣與項目經理質量意識的高低息息相關。如果項目經理對承擔的工程施工項目質量意識薄弱,不去強調和嚴格要求項目經理部的全部人員按照既定的創優質工程目標計劃,抓質量管理和質量因素控制,那么這個項目部所承建的施工項目就不可能創出優質工程。
4、質量管理及控制的實施工作
加強質量及控制, 首先要建立健全企業管理與控制體系, 完善質管理責任制度, 把質量管理責任制層層落實到人。同時建立將罰制度,做到將罰分明。特別要作好施工質量管理及控制的實施工作。1.準備階段。一項工程經過投標、中標獲得后, 施工企業應對其施工圖和有關資料進行認真熟悉, 做到徹底了解并進行圖紙會審和技術交底, 對其主要的工藝工作做技術交底。在圖紙會審過程中, 要看設計依據是否充分, 計算是否正確, 結構形式意圖是否合理, 采暖、通訊、電氣等工程與建筑設計是否矛盾、結構尺寸位置有無錯誤等, 確認沒有問題或補充完整無誤后, 才可以下一步工作。2.施工階段。施工階段質量管理是整個質量控制和管理的中心環節, 要做到工序有質量標準, 否則不準下道工序施工。易出現問題的工序, 應在施工前, 技術人員提供技術交底及技術措施, 施工中對照措施落實及檢查, 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堅持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能進行下道工序, 并做好交接檢查工作。同時, 要收集和整理各種原始數據和技術資料, 作到質量管理工作建立在數據基礎上作到真實、準確、可靠。
5 強化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和培訓
工程質量是所有參加工程項目施工的技術管理干部、操作人員、服務人員協同工作的結果,所以施工人員是形成工程質量的主要因素。要控制施工質量,首先是培訓和優選施工人員,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首先應提高他們的質量意識。按照全面質量管理的觀念施工人員必須樹立五大觀念:質量第一的觀念、預控為主的觀念、為用戶服務的觀念、用數據說話的觀念以及社會效益與企業效益并重的綜合效益觀念。其次是施工人員的技術素質。管理干部、技術人員都應具有較強的進行質量規劃和目標管理的能力,組織施工和進行技術指導的能力,以及識別質量和檢查質量的能力,生產人員則應當具有精湛的技術技能,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嚴格執行質量標準和操作規程的法制觀念,服務人員則應做好技術和生活服務,能以出色的服務,間接地保證工程質量。
6 加強對建筑施工現場材料及設備的質量控制
國家《建筑法》明確指出;“ 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構配件、設備??,都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產品質量標準”。因此要保證工程優質,那么凡承建的工程必須把住“四關”,即采購關、檢測關、運輸保險關和使用關。當前在物資供應處于買方市場的環境下,各種銷售名目繁多,有“回扣銷售”、“有獎銷售”、“送貨上門銷售”等,對采購人員是極大的誘惑。因此在建筑材料選擇方面我們尤其要把好采購關。
①首先要優選采購人員,并提高他們的政治素質和材料質量鑒別水平。采購員應挑選那些誠實守信,事業心強,并具有一定專業知識的人擔任。
②掌握信息,優選送貨廠家。廣泛調查,全面掌握質量、價格、供貨能力的信息,選擇國家認證許可證、有一定技術和資金保證的供貨商或廠家,去自由市場采購,則應選購有產品合格證、有廠址下落,有社會信譽的產品。這樣既可控制材料質量,又可降材料成本。針對建材市場產品良莠混雜情況,還要對建材、構配件和設備實行施工全過程的質量監控。施工項目所有主材要嚴格按設計要求選材,要有符合規范要求的質保書,對進場材料除按規定進行必要的檢測外,對質保書項目不全的產品,應進行分析、檢測、鑒定。凡不符合要求的設備和材料決不得使用,凡發現有材料質量問題應追蹤到底。為了把好材料關,要嚴格執行建材檢測的見證取樣送檢制度,以確保檢測報告的真實性。
7 充分發揮質量檢人員質量檢查控制作用
按照“防檢結合,預防為主”的原則積極推行“講、幫、防、卡”的科學檢查方法,與施工人員一道,共同對業主,對下道施工工序負責。質檢人員、用戶、施工人員要建立新型的合作關系,質量檢查人員和施工現場作業人員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向用戶提供高質量,滿意的建筑產品。但據筆者所知,在工程施工進度與質量發生矛盾的時候,質量管理說起來重要,但施工生產忙起來,為搶工程進度就放松質量管理的傾向卻時有發生。這導致了工程質量檢查與被檢查之間產生矛盾。要充分發揮工程質量檢查人員的積極性,就要樹立質量檢查人員的權威性,這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8 促進內外工程質量交流和總結
①對工程質量較好的工程項目,公司應組織各項目部進行內部觀摩學習,包括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環境管理體系運行及工程創優運行情況進行交流。
②對創優工程驗收時,組織其它項目部相關人員到場觀摩學習,學習創優先進經驗,對照他人找出差距。
③組織外部創優項目的觀摩,收集創優工程的相關資料,及時把好的范本或存在的問題,傳遞到其他創優工程項目,使資料編寫與管理少走彎路,從而達到以質興業、以優取勝的目的。
9 總結
開展質量管理,全面控制影響工程質量的各種因素,貫徹以“預防為主”的方針,層層把關,抓好施工中每道工序的質量控制,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關鍵。因此,我們要站在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高度來認識工程質量的重大意義,堅持“以質取勝”的經營戰略,科學管理,規范施工,以此推動企業拓寬市場,贏得市場,謀求更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