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結合平時在辦理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核業務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論述了建筑的總平面的防火間距、消防車道、消防登高撲救面及作業場地等方面的設計要求,重點闡述了特殊建筑布局的防火間距處理意見以及設計要點。
關鍵詞:高層建筑防火設計
隨著建筑的不斷增加,人們對高層建筑的越來越高。為了更好的保證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需要對建筑的總平面防火設計進行認真的分析和判斷,并選擇合理的設計方式。建筑總平面布局的消防設計在滿足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要求下,要依據規范規定嚴格設計,合理設計建筑的總平面布局,可以有效滿足建筑物的消防安全。這是擺在建筑設計人員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 特殊建筑布局的防火設計
1 架空平臺廣場.利用高差不是很大的地區巧妙地在局部架設空中平臺形成消防撲救面,同時把平臺下的空間可作為商業開發用房、庫房或設備層,這在山地建筑成為較為普遍的建筑形成,由于這種建筑消防平臺可以有效提高消防撲救能力,便于把高層考慮的建筑變通為多層,在不影響安全疏散與撲救的情況下,有效的降低整個費用,也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環境,創造豐富多彩的建筑形式。有的借用空曠的操場作為第二消防撲救臺。新建建筑與原有建筑部分之間的交通連接體架空形成穿過式車道。主樓采用地下隧道入口的辦法,車輛可以通過該地下通道直接進入地下車庫或電梯廳,也可穿過架空平臺進入基地內部,形成環形車道。
2建筑的防火設計。由于高層建筑在防火設計方面存在著防火材料把關不嚴格,這也是造成高層建筑火災的一個重要的因素。高層建筑材料對高層建筑的防火性能有著直接的作用。建筑中缺少充足的消防登高面作業場地和合格的消防設施。在高層建筑的使用過程中,直接把放置消防設施的區域以及消防登高面作業場地進行縮減和擠壓,雖然是實現了經濟利益的最大化,但是造成了高層 建筑的火災隱患。為節省樓梯間出屋面的工程造價屋面只留一個檢修人孔,有的甚至把為了增大商用面積只設一個大樓梯間,上下設置了多個樓梯間時,但單獨的防火分區時上、下樓梯直來直去,無任何防火措施,這些會構成危險的火災隱患。還有的是高層建筑的條塊分割,造成了建筑內部復雜的結構型式,建筑消防設施和消防通道都被人為的遮擋,存在引發火災的多種因素,一旦發生火災,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設想的,因此,必須要按照規范設計相應的構件及設施等的要求進行設計,從而體現耐火建筑材料在實際中的作用。耐火等級為二級及以上的商用部份樓板部位或商用與住宅轉換層部位在建筑設計時,事實上防火分區設置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的防火材料封堵,超過六層的商住樓頂層樓梯間采用坡屋頂封閉屋面時,必須在樓梯間留有足夠面積的人員疏散,采用的樓梯間必須與商業用房使用的樓梯間截然分開不得將二者混為一起使用。
二、裙房相連的建筑
通常情況下的裙房普遍設計為沿街商業服務網點,設置的主體部分為住宅。對于這類建筑的防火間距設計,主要是防止火勢向臨近建筑蔓延擴大以及節約用地等因素。制定建筑防火設計精準性能指標 ,要求設計者們事先制定各種建筑防火的具體、精準指標為最終的評估和驗證結果提供科學的依據。火災場景的建立主要從定性和定量方面來制定,建筑的平面布局結構是建立火災場景的重要考慮因素。 設計火災參數指標是根據物質分解度等指標來衡量。編制最后的報告和說明 當建筑性能化防火設計方案經過各項評估指標確定之后就需要編制最后的報告和說明這是最終方案能否被相關部門批準的關鍵所在。此報告要對建筑防火的性能化設計過程做出全面和詳細的描述且最終的結果在滿足各種性能指標的基礎上還要滿足報告需求者提 出的更高要求。此報告主要涉及設計目標、設計方法、工程具體信息、性能評價指標、火災場景構建和火災過程描述、消防安全設計方案和管理策略、參考數據及參考資料等方面。影響防火間距的主要因素是確定防火間距的主要因素,所以應把高出裙房部分的主樓看成相對獨立的建筑主體,建筑層數的層高超過3m時,應對這些層的總和除以3m進行層數折算,多出部分按1層計算。對于主體建筑利用連廊相連的建筑 ,應該利用敞開式連廊的形式,通過敞開式連廊可以減少蔓延的可能性,而且敞開式連廊單體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應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要求。對于封閉式連廊往往被使用單位利用起來,造成防火分區超標,可于適當位置設置防火墻等防火分隔設施。
三、消防車道的設計
1消防車道的設置.高層建筑四周應設置消防環形消防車道,因為新建的高層居住建筑火災一般局限在一戶。在建筑物旁設置車道的主要問題是消防車道與建筑物外墻的距離。消防控制車道與建筑物外墻的距離是有要求的,對消防車道與建筑物的距離加以明確。一般以車道邊線距建筑物外墻5-9m為宜。
2、充分利用丘陵斜地.在山地建筑中,依山面闊是常用的建筑環境處理措施,手法,尤其是在市中區或沿山道側的房屋,由于地形所限,在建筑周圍很難形成環形車道,為了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往往把建筑沿著周圍的通道,形成撲救或疏散通道。有的為了創造一個較為開闊的前景,通常采用大量的填方,在坡地較低一側形成一開闊空間,從而形成消防平臺或環形車道,滿足規范將大量的填方與挖方法合起來考慮,在滿足建筑環境和結構穩定等情況下盡量做到填挖均衡,從而獲取最大的經濟和景觀效益。
3盡端式消防車道設計。當消防車道應滿足室內不大于室外,不大于坡道地面時應采用堅實、耐磨并加防滑條的車道地面,要嚴禁在消防通道消防車行駛的空間尺寸范圍內設置障礙。
四、高層建筑撲救操作場地的設計
高層建筑的撲救立面的底邊不應布置高度大于5.00m的裙房,撲救面的設置是隨著建筑形式越來越多樣化,連續的外立面會造成部分建筑立面無法登高施救,應盡量連續設置,按照設計建筑分段確定登高立面并利于建筑整體施救。 撲救面本身的消防技術對通道設置作了要求,消防登高范圍內不應布置妨礙消防撲救的障礙物,撲救面玻璃幕墻不宜設計大面積的玻璃幕墻。 另外登高車操作場地最多允許可以分兩段,而對于高層住宅建筑,消防控制中心宜靠近消防登高場地的明顯位置設置。
總而言之,為了在高層建筑建設中采取相應技術對策消除火災隱患。為此建筑設計人員必須對消防安全引起高度的重視。絕不能為了多建房、多爭利潤多爭取設計項目增收設計收費等而忽視了消防設計、設施的重要性。在保證消防安全保證的房屋設計的條件下,逐漸消除消防隱患,確保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及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Z.北京:2006.
[2]李峰.建筑防火設計中容易忽視的幾個問題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203.
[3]付闖.高層建筑防火設計與消防問題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822.
[4]郭衛華劉曉臨.建筑防火設計中幾個分類定性問題初探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