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玉林,曾曉辰,唐吟岫,王 奕,謝國錦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兒童醫院檢驗科,江蘇南京210008)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法定報告以外的嬰幼兒及學齡前兒童常見傳染病。HFMD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柯薩奇病毒A16型(coxsackie virus A16,CVA16)和腸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17)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原。HFMD常呈爆發性流行,部分患兒可并發無菌性腦膜炎、急性遲緩性麻痹等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嚴重者可危及生命。HFMD目前尚缺乏特異、高效的抗病毒藥物,重癥病例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可特異性反映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程度,對判斷疾病預后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解NSE在HFMD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的作用,我們檢測了HFMD患兒腦脊液生化指標及其血清NSE濃度。
收集2010年1月份至2012年7月份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兒童醫院確診為HFMD的住院患兒793例,年齡6個月~13歲,其中幼兒103例、學齡前兒童555例、學齡期兒童135例,男451例、女342例。全部病例均符合衛生部《HFMD診療指南(2008年版)》[1]的診斷標準,且均在住院3 d內做腦脊液檢查。
NSE參考區間為0~16.3 ng/mL。根據患兒臨床癥狀,當患兒NSE濃度高于2倍參考區間上限時其臨床癥狀較為明顯。因此將793例HFMD患兒根據其血清NSE濃度分為3組:A組485例(即NSE正常組,NSE≤16.3 ng/mL);B組239例(NSE>16.3~≤32.6 ng/mL);C 組69例(NSE>32.6 ng/mL)。
采用日立76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各組腦脊液蛋白、糖及氯離子(Cl-),試劑由德賽系統(上海)有限公司提供;采用羅氏COBAS6000電化學發光儀及原裝配套試劑檢測NSE濃度。
采用SPSS1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記錄各組資料并依據資料不同采用四表格資料的χ2檢驗或行列的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比較A、B、C 3組各檢測指標異常率及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癥狀的比率,3組之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均<0.01)。見表1。

表1 3組HFMD患兒腦脊液生化檢測結果及臨床表現比較 [例(%)]
HFDM是小兒常見傳染病,主要病原體為EV71和 CVA16,多集體發生,呈大規模流行。HFMD以夏秋季節發病為主,年長兒及成人也可感染,但一般癥狀較輕,或為無癥狀的隱性感染。臨床上首先表現為口痛、厭食及低熱,亦可不發熱。發病患兒口腔內可見散發性小皰疹或潰瘍,位于舌、頰黏膜及硬腭等處為多,偶然波及軟腭、牙齦、扁桃體和咽部,潰破后呈淺潰瘍,于1周內自愈。皮疹出現于手腳為多[1-2]。本病呈自限經過,大多預后良好。但嬰幼兒因免疫系統和血腦屏障發育尚未成熟容易感染,臨床表現復雜多樣,病情變化快,部分HFDM患兒可出現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從而危及生命。因而診斷HFMD患兒是否有中樞神經系統損傷是治療的關鍵。
Wong等[2]通過尸體剖檢發現HFMD病毒可能通過運動神經而感染中樞神經系統。EV71衣殼蛋白由VP1、VP2、VP3和VP4 4種外殼蛋白組成。Yeo等[3]應用酵母雙雜交技術發現 VP1衣殼與3種人類蛋白有親和力,即鳥氨酸脫氫酶、錨蛋白基因陷阱和KI-AA0697,這些蛋白均表達于腦組織。VP1蛋白與鳥氨酸脫氫酶的結合可影響多胺的生成,從而影響蛋白的合成,引起神經細胞的變性和凋亡。NSE占全腦可溶性蛋白的15%,相對分子質量為78 000,理化性質穩定,濃度由高到低依次為腦、脊髓和周圍神經。周圍神經中NSE水平遠低于腦內,相差10~100倍,NSE不與細胞的肌動蛋白結合,因此較易釋放。這為腦組織損傷后檢測血清NSE的變化提供了可靠的依據。本研究結果顯示,血清NSE變化與HFDM合并中樞神經系統損傷有一定的關系。當NSE為16.3~≤32.6 ng/mL時,239例 HFMD 患兒中有91例(38.1%)出現腦膜刺激征,與A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同時NSE增高時腦實質損害癥狀,如意識障礙、抽搐等出現增多。隨著血清NSE含量的增高,HFMD患兒出現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的癥狀也明顯增加。由此表明血清NSE可作為 HFMD病情嚴重程度的指標,對HFMD患兒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及病情估計有一定的意義。
《HFMD診療指南(2008年版)》中判斷重癥HFMD的指標內包含許多主觀因素,但嬰幼兒體格檢查困難,易受干擾,輔助檢查方面無法全面、及時的進行病原學檢查,且影像學、病毒學檢查也有局限性和早期敏感性低等缺點,不能及時反復采用。血清NSE的檢查敏感性較高,能反映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的情況,有助于輔助診斷,及早干預,提高搶救成功率,避免延誤病情,危及生命[4-5];而且NSE與HFMD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癥狀及其他實驗室檢查項目有一定的相關性,值得臨床重視和應用。
[1]羅 明,龔 成,張鐵鋼,等.北京市2006-2008年急性弛緩性麻痹與手足口病關聯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1,32(7):681-684.
[2]Wong KT,Munisamy B,Ong KC,et al.The distribution of inflammation and human enterovirus 71 encephalomyelitis suggests possible viral spread by neural pathways[J].J Neuropthol Exp Neurol,2008,67(2):162-169.
[3]Yeo WM,Chow VT.The VP1 structural protein of enterovirus 71 interacts with human ornithine decarboxylase and gene trap ankyrin repeat[J].Microb Pathog,2007,42(4):129-137.
[4]田 野,胡 靜,李立群,等.神經肽Y和神經元烯醇化酶檢測在手足口病患兒中的臨床意義[J].江蘇醫藥,2010,36(16):1944-1945.
[5]陳 莎,王旭東,黃永國,等.高敏心肌肌鈣蛋白T、心肌酶與心電圖在兒童手足口病感染中的應用[J].檢驗醫學,2012,27(2):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