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秀琴

崇州市經過多年努力,基本實現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全覆蓋。如何鞏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成果,進一步做好城鄉居保擴面續保工作,是今后社保工作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
2007年,崇州市將榿泉鎮作為試點鎮,探索試行農民養老保險辦法,以后逐步擴大試點范圍和養老保險覆蓋面。2010年,實施城鄉居民一體化養老保險。2011年7月被國務院確定為新農保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改革試點縣后,崇州市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納入“民生工程”,加強目標管理,嚴格績效考核,通過深化政策宣傳,完善農民利用耕保金參保繳費機制、城鄉低收入對象貸款參保繳費機制,以及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正常調整機制的實施,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駛入快車道,參保人數不斷增加,持續繳費工作得到鞏固。截至2013年底,全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0.28萬人,參保覆蓋率達94%。其中60周歲及以上人員養老金發放人數10.89萬人,人均月養老金235.7元,發放率達100%。
從長遠來看,崇州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鞏固已有成果,做好擴面續保工作,實現人盡其保的目標任務依然繁重,面臨著許多難題。
一是參保意識不強,繳費檔次低。全市2013年底參保繳費人員中,選擇最低檔次參保繳費的占39.23%。從參保人員的年齡來看,16-35歲參保人員占14%,35-45歲的占21%,45-59歲對占29%,60歲以上的占36%。參保人員年齡結構不均衡,特別是45歲以下的城鄉居民參保積極性不高,持續繳費和主動繳費意識不強。
二是城鄉居民持續繳費難以保證,中斷保險現象時有發生。農村居民的收入穩定性差,特別是有些家庭因病、因殘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難,難以保證養老保險繳費的長期持續。相當一部分未到齡人員依賴耕地保護補貼基金繳納保險費,如果政策有所變化,參保繳費有可能中斷。目前制度設計中規定繳費中斷2年(24個月以上)不能補繳,不少居民選擇到齡一次性補繳,不利于繳費的可持續性。
三是不同養老保險政策差距大,城鄉居民觀望心理嚴重?,F行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存在較大差異,女職工與女性居民領取養老金年齡相差10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增長機制遠遠趕不上城鎮職工養老金增長速度,一些城鄉居民特別是那些可能失地的農民和生活條件相對較好的居民,難以取舍,等待觀望。
四是工作量大,操作程序模塊不完善給城鄉居民養老帶來難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繁重,經辦人員壓力大。全市領取養老金的居民有10.8萬人,鄉鎮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每年都要進行待遇領取資格認定,工作量大,群眾也有很多意見。
隨著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深入開展,進一步擴大城鄉居保覆蓋面,引導廣大城鄉居民積極參保繳費,需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加強宣傳,讓社保政策入腦入心。綜合運用多種宣傳方式,實現宣傳工作的常態化、動態化、制度化。組織社保政策宣傳員深入到鄉鎮、村(社區)和農戶家里進行宣傳,確保廣大城鄉居民正確理解和準確把握城鄉居保政策的實惠與好處,充分調動其參保的積極性、主動性,不斷擴大參保覆蓋面。
——創新工作機制,提高工作效率。探索創新快速、高效、準確的保費收繳和待遇支付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為廣大城鄉居民提供便利服務。增加工作人員,穩定經辦隊伍。將城鄉居保工作經費,列入專項預算。對各鄉鎮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的管理,可按參保人數配套工作經費,建立激勵機制,推進基層居保工作。同時,改進和完善城鄉養老保險操作程序系統,增加功能模塊,健全業務運行、基金管理等內控流程,強化動態監管,堅決防范和化解基金風險,確保安全高效運行。
——建立續保獎勵機制。建立續保獎勵資金,納入政府預算統一管理,對連續續保且不間斷的城鄉居民給予獎勵,以“社保補助”的形式發放到社保個人賬戶中,促進多繳長繳。
——建立社保補貼機制和就業聯動機制。針對城鄉居民中因病因殘等生活困難不能續保的特殊群體,應研究托底幫扶措施,給予社保補貼。對未到退休年齡的城鄉居民,應加快建立就業與社保的聯動機制,促進就業,提高收入水平,減少中斷繳費現象。
——調整整合政策,實現待遇公平。針對目前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在退休年齡、繳費基數計算標準、待遇增長機制方面的差距,合理調整政策,縮小差距,推進公平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