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探月工程嫦娥三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向嫦娥三號任務圓滿成功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參加任務的廣大參研參試人員表示誠摯的慰問和新年的祝福。他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敢于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不斷在攻堅克難中追求卓越,加快向創新驅動發展轉變。黨和國家領導人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云山、王岐山、張高麗參加會見。
嫦娥三號探測器2013年12月2日發射升空,12月14日實現月面軟著陸,12月15日進行兩器分離和互拍成像。嫦娥三號任務圓滿成功,首次實現了我國航天器在地外天體軟著陸和巡視勘察,標志著我國探月工程第二步戰略目標全面實現。(新華)
近日,中央決定,任命許達哲為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國家航天局局長,國家原子能機構主任,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局長、黨組書記,免去其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職務。(杭文)
近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四院研制的天鷹四號乙探空火箭探測系統首批次兩發飛行試驗獲得圓滿成功。這是我國首個具備工程應用水平的機動式高空氣象探測系統。
本次驗收性飛行試驗考核了全系統的工作可靠性和協調性,成功驗證了相關探測和試驗技術方案,獲取了一批臨近空間氣象要素探測數據,對提高我國氣象保障服務水平具有重要推動作用。(航訊)
2013年12月17日,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助推器第二次動力系統試驗再傳捷報。助推火箭167秒時序正常關機,運載火箭各系統正常,地面試驗系統正常,數據獲取完整。本次試車實現了對動力系統設計的正確性以及箭上、地面各系統工作協調性、匹配性的全面考核。
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助推器第二次動力系統試驗是我國首次在動力系統試車時使用耗盡關機作為主關機方式,接近實際發射狀態。新一代運載火箭整模塊首次在動力系統試車后完成不下臺試驗后處理工作,并實施第二次試車考核。本次試車為保證火箭研制和首飛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試車前,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部進行了全數字化仿真試驗,提前發現了火箭的伺服機構在安裝中遇到的問題,使設備迅速安裝完成。圖為仿真模擬伺服機構安裝。(航訊)

日前,新一代小型運載火箭全箭合練試驗圓滿落幕。
合練試驗是火箭首飛前需要經歷的重要環節。本次合練試驗歷時2個多月,分兩個階段完成了箭體測試、與發射場接口協調、模擬加注發射流程演練、模擬真實發射流程等工作。
新一代小型運載火箭配套的一、二、三級發動機分別為120噸、18噸液氧煤油發動機和常規發動機,均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六院研制。此次合練試驗考核了發動機對發射場地面保障條件和環境條件的適應性,為后續新一代小型運載火箭首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杭文)
2013年12月30日,高分一號衛星投入使用儀式在京舉行,標志著我國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首發星正式投入使用。
高分一號任務中的衛星、運載火箭分別由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和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制。高分一號衛星自2013年4月成功發射升空后,圓滿完成了各項測試內容。測試結果表明,該衛星的功能和性能滿足研制總要求,具備投入使用的條件。高分一號的投入使用將盡快實現我國高分辨率遙感數據的國產化,在國土資源調查與動態監測、環境與災害監測、氣候變化監測、精準農業信息服務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不斷為國民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的戰略需要提供強有力支撐。(杭文)
近日,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508所超大型光學遙感裝調測試廠房奠基儀式在北京唐家嶺科研區舉行。該廠房建成后將大幅提高我國空間光學遙感器的研制能力,使該所實現超大口徑空間光學設計、制造等流程的一體化,使光學遙感器研制與衛星研制流程有機組織在一起。(航訊)
從2009年起,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梁小虹每年都在全國“兩會”上提出《關于設立“中國航天日”的提案》。近日,該提案有了新進展——“中國航天日”即將進入設立程序。
2013年12月25日,來自外交部、工信部以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等相關部門及單位的20多位院士、專家相聚,共商“中國航天日”的設立日期。專家們認為,“中國航天日”的設立不僅能展示我國獨立自主地開展航天活動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更能激發廣大科技工作者投身航天事業的熱情,促進航天事業的發展。后續提案承辦單位將全力推動提案的辦理進程,啟動“中國航天日”的設立程序。(航訊)

近日,由科技部、教育部、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防科工局共同舉辦,中國科學院、中央電視臺承辦的“科技盛典——中央電視臺2013年度科技創新人物頒獎典禮”在京舉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神舟十號載人航天任務研制團隊與嫦娥三號任務研制團隊雙雙斬獲“2013年度科技創新團隊”殊榮。
本次“科技盛典”聚焦2013年度中國科技領域的重大創新成果,結合權威部門、專家意見和百姓觀點評選出了最具影響力的十大“科技創新人物及團隊”。頒獎典禮以神舟十號任務團隊獲獎開篇,以嫦娥三號任務團隊獲獎收尾,整場盛典洋溢著濃郁的航天特色。圖為嫦娥三號任務團隊代表上臺領獎。(航訊)
首屆中國質量獎頒獎儀式近日舉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被授予首屆中國質量獎。
中國質量獎評選設中國質量獎和中國質量提名獎,2013年共有261個組織參評,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和海爾集團公司兩個組織榮獲中國質量獎,另有43個組織獲中國質量提名獎。(杭文)
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關于《強化航天型號元器件保證工作的若干要求》(簡稱《要求》)發布。《要求》從航天型號元器件的需要規劃、評價認定、選用管理、采購供應和質量保證五個方面提出19條措施,以期進一步強化統一管理,從源頭抓起,全過程控制,強化型號元器件的保證工作,提升型號元器件的保障能力。
《要求》是在原航天工業總公司提出的元器件“五統一”管理基礎上進一步豐富發展和完善而成的,是適應新時期、新任務的元器件管理要求,從源頭和根本上系統解決航天關鍵元器件自主可控問題的重要措施。(杭文)
2013年12月25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召開2013數字化制造研討會,邀請高校和軍工集團數字化制造方面的專家,圍繞“數字化助推航天制造轉型”主題,研討數字化制造發展趨勢、交流數字化制造經驗、分享數字化制造成果,并探討新形勢下發展航天數字化制造的思路、方法和措施,推進數字化制造的研究應用,提升航天制造能力。
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們分析了數字化制造發展的前沿和新趨勢。與會專家指出,開展航天工業基礎設施聯網是進一步推動數字化制造、智能制造的基礎;要建立制造數據中心,加快制造大數據應用;開展智能制造應用試點與推廣。(航訊)
2013年12月20日,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簡稱“中心”)參加水利部中國水利水電科學院全國山洪災害調查評價數字正射影像購置整理項目一標段投標,憑借較強的技術實力,一舉中標。
全國山洪災害調查評價數字正射影像購置整理項目主要包括全國29個省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山洪災害防治區,其面積約為700萬平方千米的高分辨率衛星影像數據、數字正射影像圖制作和成果數據管理軟件開發。國產高分辨衛星數據應用于全國山洪災害的調查和評價工作,對提升我國山洪災害的防災救災信息化水平具有深遠意義,是我國航天應用技術在水利行業信息化建設的重大應用。(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