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任務的飛行試驗器8月10日從北京運抵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并開展相關測試和試驗。試驗任務將于今年擇機實施,主要驗證嫦娥五號任務返回器以接近每秒11.2千米的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相關技術。
嫦娥三號任務圓滿成功后,我國探月工程全面轉入三期。作為“繞、落、回”規劃的第三步,探月工程三期的主要目標是實現無人自動采樣返回,突破月面采樣、月面上升、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和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四項核心關鍵技術。(蔡金曼)
8月3日16點30分,云南省昭通市魯甸縣發生6.5級地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中國衛通集團有限公司迅速反應,為抗震救災提供遙感數據信息支持和通信服務保障。
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緊急調動資源三號和高分一號等多顆高分辨率衛星,安排了多次連續觀測。同時,迅速開通了衛星數據應急共享通道并提供地震災區震前高分一號、環境一號C及資源一號02C衛星的歷史數據。中國衛通集團有限公司所屬鑫諾公司,在地震發生后的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開通了抗震救災通信“綠色通道”,全力確保災區廣電安播和通信順暢。圖為災區堰塞湖遙感衛星影像。(航訊)

近日,中星11號衛星在軌交付用戶。該衛星是我國自研商用通信衛星中轉發器路數最多、載荷功率最高、重量最大的衛星,其采用的一系列新技術、新產品進一步提升了我國通信衛星性能,推動了我國大容量、長壽命、高可靠通信衛星的發展。(航訊)
7月23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與云南省政府就共同推動太空生物科技產業發展,在昆明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加強太空育種、太空實驗、太空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合作。
在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的支持和幫助下,自2011年以來,云南省先后有十余個植物物種分別搭載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開展了太空育種實驗,并于2012年成立了云南省太空生物科技發展促進會,在發揮第一資源優勢、整合科研實驗力量、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為進一步深化雙方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航訊)
7月21日,在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召開的第十三屆中委高級混合委員會閉幕式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董事長雷凡培與委內瑞拉科技與創新部部長馬努埃爾·費爾南德斯簽署了《關于委內瑞拉遙感衛星二號項目的協議》。
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將作為委遙二號衛星項目的總承包商,會同運載火箭、衛星、發射測控、地面應用等分包商承擔委遙二號衛星的設計、制造、總裝、測試、發射和應用處理任務,向委方在軌交付一顆遙感衛星,并提供配套的地面測控、接收和數據處理設備以及相關的培訓和服務。(航訊)
近日,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C星在軌交付儀式在京舉行。衛星由研制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交付給用戶國家民政部和環境保護部,正式投入使用。
環境C星為我國首顆民用合成孔徑雷達衛星,也是國際上首個提供S波段微波成像數據的衛星,具有全天時、全天候動態監測能力,2011年11月19日發射升空。截至目前,C星共獲取對地觀測圖像67000余景。利用這些圖像,有關部門在洪澇、雪災、滑坡、泥石流、冰凌、海冰的災害評估與監測,典型地物識別,圍網養殖監測,自然保護區監測等方面積極開展了應用能力評價和應用探索。(杭文)
7月30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與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低成本和快速響應測繪裝備、目標特征識別和檢測標校、地理信息數據應用等領域,開展更深層次、更多形式、更廣范圍的交流與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根據協議,雙方將尋求發展戰略規劃交集,充分利用和發揮各自專業特色、技術優勢和已有成果,緊密圍繞無人機、飛艇、衛星等平臺,以及可見光及紅外相機、SAR系統、高光譜成像儀、激光雷達等空(天)基測繪載荷,在載荷檢測標校、地物波譜特征識別、地質災害監測、地磁導航、空間數據保障等重點技術領域開展合作。(杭文)

近日,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天津大型AIT中心,隨著一聲清脆的哨音劃破天空,KM8筒體法蘭緩緩升起。經過30分鐘的精細操作,筒體法蘭準確進入卡板,與第七節筒體成功合攏。KM8容器筒體法蘭的合攏是容器施工中的關鍵節點。此次筒體法蘭成功實現吊裝合攏,標志著該院總裝與環境工程部KM8 真空容器建設已完成了關鍵施工步驟,后續的工作將按計劃進行。(航訊)
在7月中旬舉辦的2014中國科協夏季科學展活動上,北斗導骯、深空探測、載人深潛、3D打印等公眾關注的熱點前沿科學研究成果,通過主題展覽、科技攝影展、科學講壇等形式,在公眾面前一一呈現。在主題展覽展區,中國宇航學會、神舟傳媒公司聯合推出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展示項目,通過互動游戲及圖文介紹等形式,全面展示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設計構想、建設過程及廣泛應用。(杭文)

近日,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15所順利完成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箭體公路運輸車帶集裝箱與轉載平臺車的對接匹配試驗。這是長五火箭箭體公路運輸車首次與火箭箭體、集裝箱、轉載平臺車進行合練,試驗結果滿足裝卸要求,標志著長五火箭箭體公路運輸車具備實際運輸能力。目前,長五火箭箭體公路運輸車已完成助推器的裝卸合練,正在進行轉載運輸流程合練。(航訊)
近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六院研制的新一代小型運載火箭三級主發動機高空模擬試車取得成功,發動機按預定程序進行了兩次起動,發動機主要性能參數滿足總體要求,達到了試車目的。
本次試車是發動機參加首飛前最后一次高空模擬試車。迄今為止,該發動機累計試車時間約10000秒,充分驗證了發動機的性能、起動特性和兩次起動工作的可靠性與結構可靠性,考核了發動機與總體的協調性和匹配性,為型號首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航訊)
8月6日,國際移動衛星組織(原名國際海事衛星組織,英文簡稱Inmarsat)宣布其北京辦公室正式成立并開門營業。此舉旨在更好地拓展其在華業務、服務中國市場客戶。
中國是目前Inmarsat基于移動衛星的語音和寬帶服務的最大市場之一,在過去5年里,Inmarsat在華業績均獲得兩位數增長。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各方面對衛星通信服務的需求也快速增長,Inmarsat此次專門成立北京辦公室,不僅可以為中國企業開展國際化業務提供高水平服務,而且有利于進一步拓展其在華市場。(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