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將在9日提出“現階段對中政策總結報告”。相關人士透露,為避免大陸影響臺灣,民進黨主張規范衍生兩岸的政商關系,并推動“立法”將包括臺灣海基會參與兩岸談判的人納入利益回避對象。臺灣《自由時報》5日報道稱,海基會屬于當局捐助財團法人,只有代表當局公股出任的董監事適用“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相關規定,其余人員缺乏規范,退休人員也不必適用“旋轉門條款”,長期以來為人詬病。像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的兒子江俊德,長年在大陸做生意,多次被“立委”質疑未遵守利益回避。“臺聯黨”還曾舉出財產申報記錄質疑稱,江丙坤擔任海基會董事長不領薪水,任期內財產卻暴增,2008年到2011年房產從6處增加到16處,且他卸任后隔天就前往北京。對此,江丙坤曾回應稱,兒子江俊德的德鎂實業公司是進口鋼鐵、廢鐵,并從非洲、美國進口,大陸也有進口,但是并沒有投資,只是設立辦事處。他同時表示,他擔任海基會董事長并沒有支薪,未來退休要靠兒子,所以不能因他擔任海基會董事長就要求兒子不能和大陸做生意。《自由時報》稱,民進黨“立委”蕭美琴2013年1月曾提案修法,要求海基會人員比照公務員,離職3年內不得擔任與舊職直接相關之營利事業董監事、經理等職務,前往大陸必須經“內政部”審查核準,但提案遭封殺。據《自由時報》透露,民進黨將在9日定案的“現階段對中政策總結報告”中,宣示推動兩岸協議風險評估機制。不過島內也有一些輿論認為,現在不少臺灣民眾都在大陸有投資或發展企業,這也是與大陸進行正常的生意往來。▲ (姚杉杉)
環球時報2014-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