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瓊
(臨滄市衛生學校,云南 臨滄 677000)
“啟發”一詞來源于孔子提出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啟發式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中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注意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自覺主動地學習科學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筆者在X 線檢查的概述一節中嘗試對2011 級1 班(農村醫學專業)學生采用啟發式教學法,收效甚好,現介紹如下。
自學啟發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己先閱讀課本,然后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并解答。對一些通過閱讀能理解掌握的教學內容,就讓學生自學,教師先不要寫出閱讀提綱,否則不利于學生學習思維的拓展。自學啟發要求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利用課外時間自學,通過對課本內容的閱讀、分析、比較、思考、歸納,使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提高。在本次課的講授中,課前先讓學生自學,在上新課前提問:X 線的特性有哪些?請學生就自學內容對問題進行回答,其他學生糾正,教師補充。
故事啟發就是通過故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從而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和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基礎,是獲得知識的開端,是學習的最大動力。在本次課的教學中,筆者采用了故事啟發導入新課:1895 年,德國物理學家倫琴(Roentgen)在做實驗的過程中偶爾發現放在抽屜里的膠片不但被曝光而且在膠片中有個手掌骨的影像,當時他認為很奇怪,是什么使膠片曝光并能在膠片上呈現出手掌骨的影像呢?帶著這個問題他做了進一步的研究,發現是一種看不見,能穿透普通光線所不能穿透的紙板、木板等,并能在熒光屏產生熒光的射線,倫琴把這種未知的射線叫作X 線。再進一步設疑:那X 線為什么能用在今天的醫學領域,它到底有什么特性呢?引入新課:X 線檢查的概述。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樣的方法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帶著好奇心進入下面的學習。
教學多媒體課件啟發就是利用教學課件的直觀性、色彩性、動態演示性的特點,提高學生的認知技能。多媒體課件教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可以使教學內容更直觀、更形象,從而打破傳統教學的局限性。通過聲音、圖像等手段將教學內容展示給學生,大大提升了教學內容的表現力。本次課筆者精心選取了3 張圖片:倫琴的照片、攝片過程的圖片、典型清晰正常的胸部X 線片,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展示,這樣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發了學生學習的思維,同時與其他啟發教學方法穿插使用,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為以后學習X 線其他教學內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圖示啟發就是利用掛圖或在黑板上描繪圖形,在講解概念、原理等時啟發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的直觀記憶。圖示啟發使難理解的內容變得容易,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講解X 線產生的原理時,筆者通過在黑板上繪圖來說明X 線產生的原理,使課本上深奧難懂的內容變得容易理解。首先,在黑板上畫一個X 線管的簡圖(見圖1);然后,根據簡圖講解X 線產生的基本原理。這樣做通俗易懂,便于學生理解。
圖1 X 線管簡圖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本次課中,筆者先設疑:X 線有何特性?哪些性能可用于醫療診斷及治療?為什么放射科的醫生要穿防護衣?通過對問題的討論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積極思考、聯想,從而有所感悟。學習是一種能動的意識活動,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樣,在講X 線成像原理時可以設疑:為什么X 線能使膠片呈現出黑白兩種不同的顏色?從而讓學生在問題中思考、在思考中學習。
對比啟發就是對于易混淆、相近的知識進行整理歸類,對它們的共同點和不同點進行比較,啟發學生的思維。這種方法改“填鴨式”的教學模式為啟發式,使學生對知識掌握得更牢固。在本次課中,筆者按密度的高低將人體組織器官分為4 類,對其在X 線片上的顏色進行對比,見表1。
表1 4 類人體組織器官情況比較
通過整理總結、歸納列表對比,可以提綱挈領地概括知識的異同點。有比較才有鑒別,因此通過對比,既有利于對知識的理解記憶,又有利于對相近知識的區別,從而準確牢固地掌握這些知識。本次課的教學中通過運用對比啟發教學法,使學生牢固掌握了X 線片的呈像原理,為后面內容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直觀啟發就是借助實物、模型、教具等具體物件使學生產生直觀印象,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使得深奧、抽象的理論變得淺顯易懂,既能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能幫助其理解與記憶。在本次課的講授過程中,使用4 張X 線片:3 張正常胸片(后前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各一張)和1 張腎盂造影片,在講授的過程中適時展示,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
病例啟發就是通過病例啟發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的臨床意識,激發學生對專業知識的興趣,使學生逐步建立臨床思維。運用病例教學時應充分發揮病例本身的吸引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積極性,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本次課中在講授X 線時,讓學生對日常生活中見過和聽過的簡單病例展開討論,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使學生在活潑愉快的氛圍中掌握新知識。
在本次課的教學中,筆者不但用了以上所介紹的幾種啟發教學方法,還運用了分析啟發、概括啟發、點撥啟發、表格啟發等啟發教學方法,使學生在輕松、愉快、活潑的課堂氛圍中學會知識、學會思考、學會分析,既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本次課在筆者的精心設計、學生的積極參與下,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但由于教學時間的限制,本次課學生討論的時間過少,無法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等,筆者盡量在以后的教學中對教學進行不斷總結和改進,從而將啟發式教學法用好、用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