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莘園(吉林長春產權交易中心,長春130022)
貫徹落實3號令推動吉林省產權市場快速發展
◎ 李莘園(吉林長春產權交易中心,長春130022)
自2004年2月1日,國務院國資委與財政部聯合發布《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國務院國資委 財政部令第3號,以下簡稱“3號令”)至今已實施10年。10年來,產權市場在3號令的規范推動下高速發展,成為我國新型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作出了重要貢獻。
吉林長春產權交易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按照3號令的要求,認真落實中央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部署,積極推進吉林省國有企業改革和企業國有產權進入產權市場規范有序流轉,發揮了產權市場價格發現功能作用,保證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資。在全省國企改革和資源優化配置的實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較大成績,把產權市場建設推上了一個新臺階。
2005年初,吉林省在產權市場建設中以落實3號令為契機,借鑒京津滬產權交易機構的經驗,依托長春產權交易中心構建吉林省區域性產權市場,實現資源整合,促進了區域性產權市場的形成。目前,中心已搭建成多元化的產權市場服務平臺,使業務全面覆蓋企業產權、金融資產、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涉訴資產、物權、債權、技術產權、環境能源、文化產權、公共資源及其他資源類、權益類資產交易等范圍。利用先進的互聯網絡系統,開展多種形式的項目推介、展示、對接等活動;活躍有效資源流動,促進各類產權交易,優化資源配置。在規范股權管理,有效解決企業融資難題,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加快吉林省產權市場體系建設,中心在做好自身規范的市場化運作的同時,積極與全國各地同業機構開展業務交流與合作,構建信息網絡平臺,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現在,中心已經與全國各地產權交易機構,實現了跨地區的產權交易業務合作,開展了產權交易信息異地網上掛牌,中央企業產權交易業務的代理工作。吸引了國內外投資商和企業家來吉林省投資,參與國有企業改制。也帶動了全省產權交易機構規范運作,有利地推動了全省國企改革進程,更好地發揮了產權市場在資源優化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做出了貢獻。

吉林省股權登記托管中心大廳
中心按照吉林省委、省政府的統一要求和省國資委的部署,認真貫徹落實3號令,嚴格修訂產權市場規范性操作文件和各項管理制度。通過加強制度建設,規范產權市場陽光運作,杜絕暗箱操作,防止了國有資產流失,避免了產權交易過程中腐敗問題的產生。
2.1 嚴格規范產權交易程序和操作細則,認真辦理交易手續
按照3號令、《企業國有資產法》及國家、吉林省、長春市相關法規要求,中心制定了《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操作規則》、《實物資產交易規則》和《產權轉讓申請及受理操作細則》、《產權轉讓信息披露操作細則》、《產權受讓申請及登記操作細則》、《產權交易競價轉讓操作細則》、《產權交易成交審核操作細則》、《產權交易資金結算操作細則》、《產權交易中止和終結操作細則》等兩個規則、七個細則,對產權轉讓信息的發布標準與渠道、交易方式的選擇、合同的簽訂、價款的結算、交易憑證的出具等做出了詳細規定,建立了科學規范的轉讓登記、公開掛牌、撮合推介、交割結算、審核鑒證等一整套業務流程,以流程為主線實行層層把關,保證了產權市場規范化、制度化公開運營。同時編制了《產(股)權轉讓委托合同》、《掛牌申請書》、《產權轉讓合同》等10個標準及示范文本。并將本單位國有產權交易系統與國務院國資委的信息監測系統聯網,對國有產權交易進行動態監管。
為了阻斷競買人之間的聯系,杜絕串標行為,窗口承辦人員實行一人負責制和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對重大交易項目實施隔離式登記,最大限度地防止受讓登記信息的泄露。嚴格審核轉讓方擬定的受讓條件,廣泛建立信息發布渠道,爭取更多的投資人參與競買。通過交易資金結算制度,由中心作為第三人保證項目順利交接和交接期間問題的公平處理,消除了交易雙方錢款支付與標的交付的顧慮。
2.2 簡化辦事程序,開展“一站式”服務
產權交易采取一站式辦公方式,為產權交易提供了快捷通道。按照法定程序、規則辦理交易手續,保證整個交易過程的各個環節規范、合法、有序進行。在入場登記、委托公告、撮合成交、簽訂合同、交割結算和鑒證報告等方面設專人管理,做到了一個窗口進,一個窗口出的規范運作。切實解決了企業辦事環節多的突出問題,也為企業節省了成本,保證了入場的產權,在權屬明晰、權責明確的基礎上,進行公開、公平、公正的交易。
2.3 規范運作方式,實行陽光交易
按照3號令的要求,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依法維護交易各方的合法權益,使產權市場真正成為產權交易的“陽光平臺”。采取掛牌拍賣、掛牌招投標、掛牌競價等方式,公開、公平操作,保證國有企業產權通過產權市場提供的交易平臺,進行公開轉讓,實現了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目的。
2.4 堅持跟蹤問效服務,做好產權交易服務全過程
為使進入產權市場的企業,在辦理完產權轉讓鑒證手續后,能快速辦理完工商、稅務等變更手續,中心積極會同省、市政府相關部門,堅持做到服務工作五到位,即:業務和政策咨詢到位、辦事快捷到位、服務時限到位、優惠政策落實到位、跟蹤問效服務到位,保證產(股)權交易過戶、工商變更登記、國有資產注銷、房地權證更名等手續順利、按時完成。通過快捷的全方位服務,吸引企業產權交易進入市場公開進行,從源頭上杜絕國有產權場外交易行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中心認真貫徹3號令,積極總結經驗,抓住產權市場發展新機遇,推動吉林省產權市場體系建設,各項工作有了長足進展。
3.1 交易平臺設施完善
在吉林省和長春市領導的關懷下,中心于2008年底遷入新的辦公場所,總占地面積8610平方米,建筑面積8282平方米。設立了產權交易和股權托管兩個辦公大廳,設置了帶有動態監控系統的競價室、拍賣廳、評標室和競價席位。更新了軟硬件設施和先進網絡競價管理系統,實現了互聯網絡遠程辦公。建設了“一站、一庫、兩個平臺、六個系統”。“一站”,即產權中心網站站群;“一庫”,即全省股權托管數據庫;“兩個平臺”,即信息群發平臺和異地交易平臺;“六個系統”,即產股權交易系統、股權托管系統、網絡競價系統、交易監控系統、大屏幕顯示系統和信息發布系統。
3.2 服務功能進一步拓展
中心學習借鑒京津滬產權交易機構的經驗,積極推進金融資產、環境能源、股權、文化產權、技術產權、農村產權、林權、礦產和公共資源等交易平臺建設。成立了吉林省股權登記托管中心、吉林股權交易所、吉林環境能源交易所、吉林省文化產權交易所等省級交易機構。與中國銀行吉林省分行、招商銀行吉林省分行、興業銀行長春分行、吉林亞東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長春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有限公司、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長春辦事處簽署了合作協議,拓展了股權質押融資、資產抵押融資、商標權質押融資、并購貸款和科技企業聯保貸款等創新服務,為企業融資提供了專業服務。
資源聚集飆升,服務成果凸顯。近年來,中心開展的托管企業股權、融資服務規模一直名列國內同業之首。至2013年底,全省已累計完成股權托管11960戶,股權總額1380.85億元,通過辦理股權質押業務,協助1337戶企業融資額596.48億元;組織召開銀企對接會,協助76戶企業融資42億元,融資總額累計達638.48億元。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利好全國產權市場,為吉林省產權市場實現跨越式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展望2014年,中心有信心、有能力,按照吉林省委、省政府關于“發展區域資本市場,加快以中心為核心的全省產權市場體系建設”的要求,把產權交易事業繼續推向前進。帶領全省同業機構,不斷拓寬業務范圍、延伸服務領域,創新服務手段。秉承“誠信為本、服務至上、公正規范、和諧發展”的宗旨,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社會的理念。以“公平、公開、公正”的市場環境,為政府、為企業、為社會提供優質、專業、高效的市場化服務。為繁榮區域經濟、振興吉林、促進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建設、扶持小微企業發展、推動實體經濟增長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