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豐軍,豐國彤,秦曉華
(杭州市綜合交通研究中心,浙江杭州 310006)
截至2012年底,杭州市區貨運車輛達14.5萬輛,占市區汽車總量的4.9%。雖然國家明令禁止運輸車輛超載,但在利益的驅動下,貨運車輛超載現象屢禁不止,并有愈演愈烈之勢,尤其是工程車超載現象嚴重,由此帶來的交通事故也是大幅度增長;同時超載對道路的破壞也越來越嚴重,杭州市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受到威脅。2011年,貨車沿禁貨的錢江三橋通行導致三橋部分橋面塌陷事故的發生,進一步引起管理者對貨運車輛管理的重視。
由于市區警力有限,在管理貨運車輛的同時,也需要管理客運車輛、非機動車等,而且貨運車輛超載大多選擇夜間運貨,警力配置更是捉襟見肘;并且現場執法對于貨運車輛是否違法超載更是難以量化,只能由監察人員目估進行檢查,不能做到全面的檢查檢測,且效率較低。
為科學管理市區貨運車輛違法超載現象,杭州試點了貨運車輛非現場執法系統,取得了一定效果。
目前國內使用過的超載檢測方式基本上分為設專用治超稱重檢測站點、高速公路出口收費站設置收費稱重點、城市出入城口設置動態稱重檢測點等幾種方式。
早期國內普遍采用靜態稱重技術對超載車輛進行治理。即設專用治超稱重檢測站點對超載營運車輛進行打擊處罰,其模式為:建設專用治超稱重檢測站點、安排專門人員進行引導指揮車輛進入稱重點進行稱重,并根據稱重結果進行響應處理。在近幾年這種方式因為其經費投入大、人力耗費高而漸漸的被動態稱重所取代。
動態稱重技術是一項在車輛運動狀態下獲取車輛軸載荷及總載荷的先進技術,它可以在車輛正常行駛狀態下,通過動態稱重系統檢測行駛中車輛的單軸重量和總重,配合車型識別系統,判斷其正常裝載還是超載。動態稱重技術是制止超限、超載運輸,保護公路、橋梁,減少交通事故的有效手段,也是實現公路交通運輸管理現代化的基礎。其作為智能交通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已經引起了國內外的普遍重視,并且得到了初步應用。
目前,全世界大約有1000個裝備有動態稱重系統的大型車重檢查站點,其中美國約占45%、歐洲為30%、澳大利亞為15%。2003年以前,我國在動態稱重領域的研究方面還處于起步階段,主要依靠引進國外的相關技術和產品。
最近幾年,伴隨著市場的需求與大量資金的投入,國內對動態稱重(WIM)系統的研制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所研制的系統原理各異,從敏感元的角度分析,存在電阻應變片式、壓電式、電容式、液壓式等多種WIM系統。
鑒于杭州市目前工程車輛、貨運車輛的超載情況,目前急需一種既能保證對各類車輛超載進行全面有效的布控,又需要節省警力的手段的出現。杭州市交通管理部門根據治理違法超載車輛經驗結合目前車輛超載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加大動態車輛違法超載檢測點建設的建議;利用自動動態檢測車輛超載技術設施對杭州市進行網絡式布點,對杭州市主要貨運車輛通行道路進行全面布控,從而達到全面治理超載車輛的目的。該自動動態檢測設施既能在無人職守時保證對所有車輛的超載全天候監控取證,節省警力;又能在嚴打整治、聯合執法等情況下發揮現場計量、報警、提示等功能。
目前在德勝路上已建設1處違法超載監測點,2011年8月份開始試運營,運營第一個月共查處違法超載5700起,效果比較明顯。因此,我們認為應當以德勝路上已建設的違法超載檢測非現場執法系統為模板,在全市范圍內進行加設,有效地加強杭州市交通管理部門對違法超載治理的工具和手段。
基于動態車輛稱重技術的實時檢測系統主要由地面傳感裝置、數據采集處理中心、數據遠程傳輸裝置、終端管理中心及系統軟件等組成,其中地面傳感裝置包括石英壓電傳感器、車輛輪數傳感器、環形線圈三部分,具體見圖1、圖2。
圖1 系統組成圖
圖2 系統工作流程圖
建設動態超載檢測點可作為現場突擊執法時的稱重工具和報警監控設施,也可進行全天候24 h非現場超載數據采集并提示車主,亦可對超載特別嚴重的車輛進行警報提示前方進行攔截。
(1)系統安裝示意圖
一個典型的單方向二車道違法超載動態檢測點的安裝示意見圖3。
圖3 安裝示意圖
(2)應用于突擊整治
當執行突擊整治違法超載車輛行動時,打開設備控制柜將實時車重計數牌接到設備指定端口,并安放在路面上;在離地面傳感器埋設前方150 m處設置交通警示標志,安排交通引導指揮人員引導車輛緩慢通過傳感設備,車重計數牌位置安排執法人員根據車輛實際稱重結果對超載車輛進行處罰。
(3)應用于常態執法
在日常無人值守時,系統開啟自動抓拍功能,對通行車輛進行實時數據采集,采集車輛的號牌號碼、車輛總重及通過的動態視頻;定時提交到交警數據中心,通過交警部門非現場執法通知車主接受處罰(也可選擇在前方300 m左右處設置情報板實時通知通告車輛稱重情況)。
(4)超載特別嚴重車輛攔截
對于部門超載特別嚴重的車輛,該系統還提供設置警報顯示板、警報燈、警報喇叭接口,可在前方執勤點設置連接的警報顯示板、警報燈、警報喇叭通知執勤人員攔截超載車輛。
按照計重設備所采用的計重傳感器的種類可以分為壓電式計重設備、彎板式計重設備和地泵式計重設備。
按照計重設備在國內交通領域內的使用特性,可以分為靜態計重設備、低速計重設備和高速計重設備,分別對應檢測車輛的行駛速度為0 km/h、15 km/h以下和15 km/h以上。在道路主線上行駛車輛的速度一般都會高于15 km/h,多采用高速計重設備;結合收費站出口車道設置的計重收費系統,因車輛在車道低速行駛,一般選擇低速計重設備;對于那些需要更高精度稱量的,則要求采用靜態稱量。幾種常用計重設備的比較見表1。
表1 常用計重設備對比表
目前已經在德勝路月雅河橋(東向西)上已建設1處違法超載監測點,建設點位東向西方向為三車道路口。2011年8月份開始試運營,運營第一個月共查處違法超載5700起,效果比較明顯。德勝路月雅河橋(東向西)點位的系統已經通過省級計量單位的檢測標定。
表2是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的數據情況。
表2 試運營違法數據
根據超載抓拍數據情況可以發現,目前杭州市城東方向由下沙經德勝路進城的貨車超載數量巨大,對交通安全和道路破壞影響很大。盡管已經安裝超載檢測系統進行抓拍,但車輛違法超載情況依然嚴峻,見圖4。
圖4 設備抓拍圖
以監管市區內部貨運車輛違法超載現象為主要目的,通過動態超載檢測點的建設,協助管理部門全天候24 h對貨運車輛進行管理。
根據現有杭州貨運交通管理措施可知,8 t(含)以下大型貨車7~19點禁行范圍是一條關鍵分界線。分界線(含)外側可通行外地貨運車輛以及市區(不含市屬縣市和蕭山、余杭區)所有貨運車輛;內側僅通行市區8 t以下貨運車輛和辦通行證的外地貨運車輛,且通行時間上有明確限制。
因此,根據貨運交通流量分布特點及違法超載非現場執法系統的功能,選取外側以8 t(含)以下大型貨車7~19點禁行范圍線作為查核線布設檢測點,內部結合貨運通道流量補充布設檢測點的方案比較合理。
作用:檢測工程車超載的關鍵關卡,主城核心區內部道路交通運行的保護傘。
布點原則:進出查核線的主要通道上均需布設。
布點方案:共布設24個點,其中西部4個點、北部8個點、東部5個點、南部3個點以及4個特殊點位。
作用:檢測貨運超載的補充關卡,為市區內24 h全天候貨運檢測服務。
布點原則:市區內主要貨運通道上。
布點方案:共布設5個,其中東西向2個,南北向3個,見圖5。
圖5 布點方案圖
杭州市區貨運車輛違法超載非現場執法措施的實施,是杭州市加強貨車管理的一次重要嘗試,試運行情況效果較好,但要大范圍的推廣仍需要相關質檢部門的認可,并需進一步明確執法的依據。本文以違法超載的危害以及治理的必要性為出發點,介紹了違法超載的應對策略-非現場執法系統的主要構成,并介紹了杭州試運行情況和布點方案情況,目的是探討市區貨運車輛違法超載管理手段,保障市區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基礎設施的正常運行。
[1]杭州市綜合交通研究中心.杭州市工程車違法超載非現場執法系統方案研究[R].杭州:杭州市綜合交通研究中心,2011.
[2]蔣在文.道路超限超載運輸治理的機理與對策[R].陜西西安:長安大學,2010.
[3]易瑋.淺談貨車超限超載運輸的危害及其治理對策[J].山西建筑,2008,34(9):
[4]黃嬙.非現場執法的現狀及完善[J].上海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7,17(3):79-81.
[5]杭州市綜合交通研究中心.違法超載治理研究報告[R].北京:杭州市綜合交通研究中心,2011.
[6]郭連紅,王學信.淺論機動貨運車輛的超限超載的危害[J].科技咨詢導報,2007(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