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勇
(北京市通州市政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北京市 101100)
市政道路標準橫斷面設計圖是市政道路工程設計文件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市政道路交叉路口多,且需考慮路口渠化等因素,因此道路標準橫斷面形式較多,繪圖工作比較繁重。為提高繪圖效率,筆者結合市政道路標準橫斷面組成特點,采用Autolisp 語言成功編譯完成參數化繪制市政道路標準橫斷面圖程式。
根據《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范》(CJJ37-2012),橫斷面布置可分為單幅路、雙幅路、三幅路、四幅路及特殊斷面形式。其中:
單幅路由車行道和兩側人行道組成;雙幅路由中央分隔帶、車行道和兩側人行道組成;三幅路由車行道、兩側分隔帶、兩側輔路(或非機動車道)和兩側人行道組成;四幅路由中央分隔帶、車行道、兩側分隔帶、兩側輔路(或非機動車道)和兩側人行道組成。
特殊斷面形式,千變萬化,為簡化程式設計,參數化繪制市政道路標準橫斷面圖程式不包含特殊斷面形式設計圖的繪制。
參數化繪制市政道路標準橫斷面程式可直接安裝在 AutoCAD 軟件中,并配有可視化交互界面。可視化交互界面由兩部分組成,上半部分為標準橫斷面簡圖,下半部分為標準橫斷面設計參數輸入區和幫助信息按鈕。可視化交互界面,見圖1所示。

圖1 可視化交互界面圖示
R1——左側人行道寬度;
F1——左側輔路或非機動車道寬度;
L2——左側分隔帶寬度;
C1——左側車行道寬度;
L1——中央分隔帶寬度;
C2——右側車行道寬度;
L3——右側分隔帶寬度;
F2——右側輔路或非機動車道寬度;
R2——右側人行道寬度;
L4——左側路側綠化帶寬度;
L5——右側路側綠化帶寬度;
n1——左側路基坡度;
n2——右側路基坡度;
C1hp——左側車行道橫坡坡度;
C2hp——右側車行道橫坡坡度;
F1hp——左側輔路或非機動車道橫坡坡度;
F2hp——右側輔路或非機動車道橫坡坡度;
R2hp——人行道橫坡坡度。
參數化繪制市政道路標準橫斷面圖程式中車道數、車道寬度、路緣帶寬度、中央護欄寬度、輔路車道數、輔路車道寬度、公交專用道、路燈類型、路樹類型、中央分隔護欄、機非護欄、非機動車道與人行道高差和繪圖比例等設計參數均為道路標準橫斷面公用參數,數據輸入時根據各斷面的實際情況進行輸入。

圖2 幫助信息圖示
參數化繪制市政道路標準橫斷面圖中,路幅形式根據輸入參數進行判斷,各路幅形式中路幅參數按如下形式輸入:
單幅路形式,R1、C1、C2 和 R2 應輸入相應的寬度值,其余路幅參數均為零;
兩幅路型式,R1、C1、L1、C2 和 R2 應輸入相應的寬度值,其余路幅參數均為零;
三幅路型式,R1、F1、L2、C1、C2、L3、F2 和 R2應輸入相應的寬度值,其余路幅參數均為零;
四幅路型式,R1、F1、L2、C1、L1、C2、L3、F2 和R2 應輸入相應的寬度值。
某市政道路紅線寬 30 m,車行道寬 21 m,安排兩上兩下 4 車道,兩側人行道各寬 4.5 m(含路樹)。其中:21 m=3 m(非機動車道)+3.5 m(車行道)+3.5 m(車行道)+0.25 m(路緣帶)+0.5 m(中央護欄)+0.25 m(路緣帶)+3.5 m(車行道)+3.5 m(車行道)+3 m(非機動車道)。單幅路參數輸入見圖3所示,單幅路繪圖效果見圖4所示。

圖3 單幅路參數輸入圖示

圖4 單幅路繪制效果圖
某市政道路交叉路口處,紅線寬 40 m,其中:進口道 4 車道,車道各寬 3 m,出口道 3 車道,車道各寬 3.5 m,中央綠化帶寬 3 m,兩側非機動車道各寬 3 m,兩側人行道各寬 3.25 m,右側路側綠化帶寬 1.5 m。雙幅路參數輸入見圖5所示,雙幅路繪圖效果見圖6所示。
某市政道路規劃紅線寬 50 m,道路標準橫斷面為三幅路形式,其中車行道寬 23.5 m,安排三上三下 6 車道(最外側為公交專用車行道),兩側主輔分隔帶各寬 3.25 m,兩側輔路各寬 6 m,兩側人行道各寬 4 m。三幅路參數輸入見圖7所示,三幅路繪圖效果見圖8所示。

圖5 雙幅路參數輸入圖示

圖6 雙幅路繪制效果圖

圖7 三幅路參數輸入圖示
某市政道路規劃紅線寬 60 m,道路標準橫斷面為四幅路形式,其中中央分隔帶寬 5 m,兩側車行道各寬 11.75 m,安排三上三下 6 車道(最外側為公交專用車行道),兩側主輔分隔帶各寬 3.25 m,兩側輔路各寬 6 m,兩側人行道各寬 4 m,路側綠化帶各寬 2.5 m,路基邊坡為 1:1.5。四幅路參數輸入見圖9所示,四幅路繪圖效果見圖10 所示。
參數化繪圖有效地解決了不同尺寸情況下標準橫斷面的繪圖問題;參數化繪圖可以大大提高繪圖效率,提高設計質量,降低設計人員的勞動強度。

圖8 三幅路繪制效果圖

圖9 四幅路參數輸入圖示

圖10 四幅路繪制效果圖
[1] CJJ37-2012,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