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軍
(天津城建設計院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122)
本工程既有橋梁結構型式為變截面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橋,橋跨布置為 45 m+75 m+75 m+45 m=240 m,跨越內河三級航道,橋寬 18m,見圖1、圖2。橋梁采用懸臂澆筑法施工,于 1994年建成通車。原橋荷載標準為汽-20、掛-100。梁體混凝土采用 85 規范 50 號混凝土,雙薄壁墩采用 85 規范 30 號混凝土,預應力鋼絞線采用進口鋼絞線,標準強度為 1 770 MPa。

圖1 橋梁立面圖(單位:cm)

圖2 橋梁橫斷面圖(單位:cm)
該橋在運營近 20年后,通過專項檢測,發現箱梁頂板、腹板均出現大量裂縫,見圖3,局部有混凝土剝落、露筋現象。

圖3 橋梁頂、底板裂縫分布圖
在本次檢測中,全橋結構技術狀況綜合評分為61.8 分,為二類橋。
為明確結構病害產生的原因,確保加固方案合理,本次加固計算采用五個工況進行模擬分析,見表1。

表1 各步驟計算說明表
由于 85 規范的要求,每種應力結果均需要同時滿足組合Ⅰ、Ⅱ、Ⅲ,所以本次計算分析結果圖形量比較大,考慮到文章篇幅有限,本次僅摘錄 85規范組合Ⅱ的正壓應力和主拉應力結果與 04 規范的相應結果進行比較,其余結果與所摘結果趨勢一致。
工況1(單位:MPa):
最大正壓應力 14.16 MPa,小于 0.6Rba=0.6 ×35=21 MPa,見圖4。

圖4 正壓應力圖(工況1)
最大主拉應力 2.11 MPa,小于 0.9Rbl=0.9 ×3=2.7 MPa,見圖5。

圖5 主拉應力圖(工況1)
工況2(單位:MPa):
最大正壓應力 18.67 MPa,小于 0.6Rba=0.6 ×35=21 MPa,見圖6。

圖6 正壓應力圖(工況2)
最大主拉應力 2.57 MPa,小于 0.9Rbl=0.9 ×3=2.7 MPa,見圖7。

圖7 主拉應力圖(工況2)
工況3(單位:MPa):
85 規范 50 號混凝土對應 04 規范 C48 混凝土,C48:fck=31.28 MPa,ftk=2.59 MPa。
最大正壓應力 18.4 MPa,大于 0.5fck=0.5×31.28=15.6 MPa,見圖8。
最大主拉應力 1.9 MPa,大于 0.5ftk=0.5×2.594=1.3 MPa,見圖9。

圖8 正壓應力圖(工況3)

圖9 主拉應力圖(工況3)
工況4(單位:MPa):
最大正壓應力 17.8 MPa,小于 0.6Rba=0.6 ×35=21 MPa,見圖10。

圖10 正壓應力圖(工況4)
最大主拉應力 2.2 MPa,小于 0.9Rbl=0.9 ×3=2.7 MPa,見圖11。

圖11 主拉應力圖(工況4)
工況5(單位:MPa):
最大正壓應力 17.6 MPa,大于 0.5fck=0.5×31.28=15.6 MPa,見圖12。

圖12 正壓應力圖(工況5)
最大主拉應力 2.0 MPa,大于 0.5ftk=0.5×2.594=1.3 Pa,見圖13。

圖13 主拉應力圖(工況5)
計算表明,加固前如果按 04 規范進行驗算,應力水平全部超標;加固后橋梁應力明顯改善,滿足原 85 規范的各項指標要求,但正壓應力和主拉應力均超出 04 規范要求較多,不能滿足 04 規范要求。以筆者的設計經驗來看,由于規范的進步,原85 規范設計的此類橋梁中,若按 04 規范進行驗算,多有壓應力偏大甚至超標的情況發生。
通過以上計算,并與橋梁養管部門多次結合,最終確定本次加固仍采用 85 規范標準,并適當考慮 04 規范的溫度梯度效應,不進行提級改造。
[1] JTJ 021-1989,公路橋涵設計規范[S].
[2] 上海同豪土木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橋梁博士 V3 版用戶使用手冊[Z].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