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2013年12月4日,南京發布空氣質量紅色預警,南京市城管局環衛處啟動應急處置預案,通知各區環衛公司購置專業防霾口罩,但有市民反映,在路過建鄴區黃山路的時候,看到在戶外辛勞工作的環衛工人們,并沒有戴上專業的防霾口罩。記者進一步了解發現,河西建環環衛建設公司竟只給管理干部采購專業防霾口罩,卻給環衛工人配備普通紗布口罩。(12月9日《南京晨報》)
近幾日,全國多地都發生了嚴重的霧霾天氣,一時間“滿城盡戴白口罩”,一些人甚至干脆“貓”在了家里,以待霾散。大多民眾與霧霾接觸的時間僅止于上下班途中,而有一群人卻不得不整天待在霧霾里,與灰塵為伍,他們就是環衛工人。南京市城管環衛處在接到空氣質量紅色預警后,緊急啟動應急處置方案,為環衛工人配置防霾口罩,本身是一項為職工謀利,為民眾著想的暖心舉措,但是好政策需要好的執行力。在當地其他城區的環衛工人都收到這份暖臉暖心的禮物時,建鄴區的環衛工人們面對手中的口罩卻沒有感到溫暖,而是感到一層厚厚的隔膜與不公。只因此口罩非彼口罩,專業的防霧霾口罩發給領導,而普通的口罩則發給環衛工人。
據南京市城管局方面表示,對于口罩的經費問題是有預算的,標準是該轄區環衛工人的總人數乘以每副專業口罩的價格。也就是說,預算中本沒有環衛公司管理干部的口罩錢,僅僅是發給環衛工人的保障福利,而當事公司卻反其道而行,將防霾口罩發給領導,另購普通口罩發給工人,發福利優先給領導的特權意識在這里體現的淋漓盡致。雖然當事公司聲稱,貨源緊張,只是誤會,但本應在工人手中的口罩卻發到了領導手中已是事實,一句誤會的背后是先想領導后想工人的唯權意識,是對基層工作人員的忽視冷漠,小小的口罩遮擋不住特權嘴臉。
發蘋果我是最小的,發帶魚我是最窄的,一切福利要遵行“干部優先”、“領導先行”,已經成為一些單位和一些人的常態意識,就算是發一個口罩也不能例外,怎能領導沒有先給工人呢?這不是本末倒置嗎?就算工人們已經深陷十面“霾”伏,也應有為領導讓行的思想覺悟,這種特權思維比霧霾更可怕,更需要防范和清理。
只有加強對權力的管理,轉變官員思想,認清自身位置,才能擺脫官老爺的優越感,回歸公仆的身份。特權主義讓人們的生活蒙上權力的不公陰影,讓和諧的溫暖變成進一步的官民矛盾,如果當地切實將溫暖發給群眾,南京環衛處的霧霾應急措施豈不成為各地學習的楷模,迎來一片贊美之聲,何來批評之語?希望各地在從善如流的同時,吸取南京環衛處的教訓,真正做到為人民著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