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泛亞聯合產權交易所(昆明泛亞聯合產權交易所,昆明 650228)
昆明:云南省司法拍賣“三公”平臺助力打造涉訴資產陽光服務
◎ 昆明泛亞聯合產權交易所(昆明泛亞聯合產權交易所,昆明 650228)
6月20日,昆明泛亞聯合產權交易所(以下簡稱“泛亞聯交所”)在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天順商務酒店舉行了西雙版納州土地使用權三宗、資產一批的司法拍賣會。此次拍賣是自2012年6月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確定泛亞聯交所作為云南省法院司法拍賣第三方交易平臺以來,西雙版納州首次采用電子競價拍賣方式進行的涉訴資產交易活動。
兩個標的最終成交總金額高達1974.28萬元。其中“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曼斗村村西南土地使用權一宗”標的,保留價為470.28萬元,3位競買人通過電子競價踴躍報價,用時6分6秒,5輪次的競價,以602.28萬元成交,增值金額為132萬元,溢價率高達28.07%。這場電子競價時間雖短,但增值幅度很高,成為泛亞聯交所異地涉訴資產處置的又一成功案例。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實施〈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委托評估、拍賣工作的若干規定〉有關問題的通知》(法〔2012〕30號)等文件規定,“為進一步規范人民法院委托評估、拍賣工作,促進審判執行工作公正、廉潔、高效,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自2012年1月1日開始,人民法院委托的拍賣活動應在有關管理部門確定的統一交易場所或網絡平臺上進行”,因此,引入第三方交易平臺、實行電子競價拍賣已然成為各地法院深化司法拍賣改革、加強司法權監督制約的一項重要舉措。泛亞聯交所依靠在公信力、平臺功能、專業素質、服務意識等方面的優勢,最終在云南省多家競爭機構中脫穎而出,被云南省高院選定為全省法院司法拍賣的第三方交易機構。
經過兩年的探索及磨合,泛亞聯交所在云南省高院統一部署、統一制定制度規范的基礎上,不斷加強制度建設、強化信息和人才支撐、提升服務水平,涉訴資產交易平臺的各項建設工作已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保障制度健全,嚴格依法遵規履程。“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一方面,泛亞聯交所認真學習領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拍賣、變賣財產的規定》、《云南省涉訴資產交易暫行辦法(試行)》等最高院和云南省高院的相關文件精神和具體要求;另一方面,泛亞聯交所制定了《昆明泛亞聯合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涉訴資產進場交易操作規程》、《昆明泛亞聯合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涉訴資產工作管理暫行辦法》等多個工作規程,形成了程序嚴密、運轉高效、有效制衡的管理約束機制,真正做到用規范的內控機制來為涉訴資產交易平臺的運行保駕護航。
二是著力推進軟硬件平臺建設。在硬件方面,泛亞聯交所及楚雄、大理、玉溪、曲靖等涉訴資產交易分中心辦公地點交通便利、設施完備、布置合理、業務功能完善,為涉訴資產交易業務的開展提供了優質的硬件保證。在軟件方面,泛亞聯交所依托自身功能設施齊全的信息化平臺,與具備涉訴資產交易成熟操作經驗交易所、軟件公司合作開發了“云南涉訴資產網”和“泛亞聯交所涉訴資產交易系統”,自2012年8月6日正式上線以來運行良好,為涉訴資產交易提供了功能齊全的信息平臺支撐。
三是狠抓隊伍建設,強化人才支撐。泛亞聯交所先后多次到重慶、廣州、合肥、長春、杭州等涉訴資產進場工作開展較早的地區調研學習,對相關制度、運營體系、信息系統等進行了長期的跟蹤研究。同時,為規范、高效地從事這項業務,泛亞聯交所定期組織全體員工加強對《物權法》、《合同法》、《拍賣法》、《企業破產法》等各類法律法規及司法解釋進行學習,對同行機構成熟業務操作經驗進行學習。同時,泛亞聯交所選擇具有豐富產權交易工作經驗的人員不斷充實涉訴資產部, 從涉訴資產部組建時的4人,增加到目前的14人,以確保工作中與委托法院、拍賣機構的無縫對接。
四是加強交流與合作,完善服務體系。泛亞聯交所積極加強與委托法院、拍賣機構的交流與合作,通過完善制度設計、強化信息支撐、提升服務水平、明確職責分工等措施建立了切實可行的工作機制,同時在自身應做的工作環節上精耕細作,妥善處理業務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力求涉訴資產處置綜合效益的最大化和最優化,確保涉訴資產交易健康有序發展。
通過以上各項措施,在云南省司法拍賣改革領導小組和各地中院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配合下,泛亞聯交所的涉訴資產交易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從2012年8月至今,泛亞聯交所共接受全省各地16個地州市中院涉訴資產委托項目533宗,委托金額達79.3億元,總成交宗數219宗,成交金額達16.3億元,成交項目的平均增值率為10.4%。綜合成交率達70.2%。涌現出昆明市官渡區雙橋村一宗國有土地使用權司法拍賣,保留價1.22億元,成交價2.03億元,創單宗交易成交價格新高;昆明市東風東路153號生產區房地產及機器設備拍賣,保留價為5167.25萬元,成交價12000萬元,增值率高達132.23%等一系列成功案例。同時,文山州、玉溪市、大理州、普洱市等地州首場電子競價拍賣會均成功舉行,不僅凸顯了電子競價方式提高處置資產溢價率的能力,同時也體現了泛亞聯交所涉訴資產交易平臺在異地資產處置、信息公開和規范交易等方面已經建立了切實可行的工作機制。
通過一系列的成功案例不難看出,泛亞聯交所在推進云南省司法拍賣改革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從業務優勢來說,泛亞聯交所可對拍賣標的進行全方位的招商,爭取處置資產利益最大化;可通過建立“投資人信息庫”,及時對投資人信息進行更新,力爭每次發布的項目信息均能覆蓋所有投資人,爭取更多人前來參與競價,提高項目成交率與溢價率。

西雙版納涉訴資產拍賣會現場
從成交方式上看,電子競價和網絡競價方式的引入可以將各競買人分離,杜絕了惡意串標、圍標等不良行為;競買人隱名參加電子競價,能有效防范職業控場,保障競買人的人身安全和被執行人的合法權益;各競買人的競價數據會在面向公眾的電子屏全程公開顯示,競價過程完全置于陽光之下,使交易更加公正。這些措施改變了傳統拍賣由拍賣師在現場主持拍賣會并以擊槌的方式表示成交的傳統做法,切實提高了處置資產的成交率和溢價率。
泛亞聯交所將繼續在司法拍賣改革工作中認真履行職責、充分發揮平臺作用,真正成為“公開、公平、公正、規范”的涉訴資產第三方陽光交易服務平臺,為云南省司法拍賣改革工作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