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茂林(哈爾濱產權交易中心,哈爾濱150090)
哈爾濱:讓商業保險在陽光下采購(監管篇)
——商業保險陽光采購開國資監管措施之先河
◎ 郭茂林(哈爾濱產權交易中心,哈爾濱150090)

改革推進發展,創新催生活力。哈爾濱市國資委自設立以來,積極探索求發展、勇于創新求跨越,一路披荊斬棘,對本市國有企業進行了布局結構、管理體制、經營機制等一系列改革調整,努力挖掘國企自身潛力,極大地激發了國有企業自主經營的能動性,市屬國有企業在數量和規模上有了巨大的發展,企業資產總額和凈資產屢創新高,凈資產從2003年的114億元,發展到2013年的2922億元,增幅近26倍。
中央出臺的《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明確規定:國有資產監管機構依法享有出資人代表的各項權利,以及權利、義務和責任相統一,管資產和管人、管事相結合的國有資產管理職能,承擔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責任。中共哈爾濱市委、哈爾濱市人民政府《關于完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的意見》(哈發〔2012〕13號)文件明確提出了哈爾濱市國資委(以下簡稱“市國資委”)肩負著構建“大國資”監管格局,理順監管職能的重任。在新的發展時期,面對新的發展任務,如何把國資監管落實到實處,讓國有企業好發展,快發展,這是擺在市國資委面前的一個重要而迫切的課題。為破解這一課題,市國資委積極響應中央條例要求及哈爾濱市委文件精神,相繼出臺了各項管理制度規范國企生產經營。
改革發展永無止境。多年來,在改革、監管和發展的總體布局上,市國資委在總體布局上確定了“線、面、點”相結合的推進思路,堅持以“面”為基礎、以“線”為重點、在“點”上求突破,取得了較大成效。2010年,針對國企財產保險采購存在的企業與企業之間保險費率相差較大、參保財產范圍各不相同、參保稅種不到位、保費支付沒有統一,以及投保過程存在暗箱操作等問題,市國資委將規范國企保險陽光采購作為強化監管的一個突破點,實施重點突破,在全國范圍內率先開展了財產保險進入產權市場統一陽光采購的監管措施。在實施中,以全國知名醫藥龍頭企業——哈藥集團為試點企業,采取詢價采購方式,根據保險費率、保險服務質量等多項細則優選承保保險機構,最終遴選出排名前四家保險公司為入圍保險機構,其他國企可自行選擇承保保險機構,保證了國企保險采購的公開、透明,起到了一定的監管作用。當年,市國資委組織的保險陽光采購效果明顯,國企機動車輛商業險費用一律七折,財產保險費率由千分之三大幅降低至萬分之三,投保險種由原保險范圍較小的“基本險”或“綜合險”改為保險范圍最大的“一切險”,保險服務水平也有了大幅提升。
改革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2010年規范國企保險采購模式時,因為保險市場環境變化,企業選擇承保機構存在隨意性,導致保險費用反彈;同時,由于入圍保險機構的二次展業,企業在保險采購過程中存在暗箱操作等“潛規則”,致使“暗流涌動”;產權市場沒有真正地發揮市場功能,只是淪為簡單的保險統計。
2013年,市國資委對出資企業購買商業保險工作進行了專項檢查,針對存在的若干問題,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哈爾濱市屬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購買商業保險管理的通知》,進一步強化國企保險采購監管,統一費率、降低成本、提升服務、依規采購、陽光采購,為國有資產保值保駕護航。此次強化國企保險采購主要有四個特點:第一,高度重視,狠抓落實。市國資委朱海書記親自掛帥,監事會工作處率五個監事會共同監管這項創新工作;第二,統一采購,程序透明。充分發揮第三方產權市場的作用,讓商業保險在陽光下采購;第三,規范程序,公平競爭。通過規范的程序杜絕惡性競爭,以公平、公正、公開為原則選定承保保險機構;第四,節約成本,完善服務。打造從投保、出單、送單、理賠到機動車輛定點維修、保險公估的“一站式”綜合性國企商業保險服務體系。
市國資委推出的商業保險陽光采購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一致好評,既保障了市屬國有經濟的活力、競爭力,又增強了控制力和影響力。首先,它將市國資委的監管職能具體化,有助于國資監管職能的發揮;其次,通過引進第三方,形成監督制約機制,規范了企業基礎管理工作,實現從制度上監管的目標;再次,通過陽光操作,預防國有企業在選擇保險機構過程中出現的個人腐敗行為,實現了通過制度來保護干部的監管職責。
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將治理腐敗及勤儉節約作為新的工作重點。近期頒布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明確規定,公務用車保險、維修、加油等實行政府采購,降低運行成本。國有企業、國有金融企業、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參照本條例執行。這一條例的頒布使市國資委主推商業保險統一采購這項監管新舉措上升到國家規范性文件的高度,一定能取得較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