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智(天津產權交易中心,天津 300202)
天津小客車指標競拍市場化產權平臺助推美麗城市建設
◎ 李智(天津產權交易中心,天津 300202)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市環境污染日漸加劇,導致城市居民生活質量、身體健康和生產活動下降。其中,交通擁堵和交通所造成的環境污染給予人們最直觀的印象和感受。城市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口的激增使得公共交通需求與供給的矛盾突顯,交通擁堵、道路安全等一系列問題日趨嚴重。有報道稱“交通擁擠對社會生活最直接的影響是增加了居民的出行時間和成本。出行成本的增加不僅影響了工作效率,而且也會抑制人們的日常活動,城市活力大打折扣。”越擁擠越增加,越增加越擁擠,逐漸形成了惡性循環,嚴重減緩了城市整體建設和規劃發展。
為加快大氣污染治理,切實改善環境空氣質量,國家相繼出臺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發〔2013〕37號)、《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環發〔2013〕104號)等一系列防治污染的政策和法規,全國各地掀起美麗城市建設的浪潮。
天津市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北方經濟中心,伴隨著經濟快速增長、戶籍政策的逐步放寬,城市人口數量逐年遞增,加之“京津冀”一體化呈現出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扎實推進的利好趨勢,天津外來人口快速增加呈現出突破性增長趨勢。人口增加給城市造成的環境壓力之一就是機動車總量的增長和交通壓力的快速增大。為把生態文明建設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天津,加快建成國際港口城市、北方經濟中心和生態城市,天津市政府出于控量、防堵、治霾三方面考慮,由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于2013年12月15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了《天津市人民政府關于實行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的通告》。《通告》指出“天津市將在全市實行小客車增量配額指標管理,汽車增量必須通過搖號或競價方式取得。”也正式宣布天津市將通過實施小客車限購政策,合理控制汽車爆發式增長態勢,緩解市區主要交通節點擁堵的壓力。

2.1 有效實現調控車輛總量
2006年至2012年,天津市機動車保有量由120萬輛增加到236萬輛,尤其是過去3年中,增加了100萬輛車。而《天津市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辦法(試行)》公布后,規定“增量指標以12個月為一個配置周期。每個周期配置額度為10萬個,按月度分配,并不得跨周期配置。”也就是每年共增加10萬輛車,大幅度減緩了汽車數量增長的步伐。
2.2 明確個人和單位限購數量
《天津市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辦法(試行)》中明確提出個人只能獲取一個申請編碼,單位獲取的申請編碼數量與上一年度納稅額度相聯系。從而明確了指標的購買資格,從根源上杜絕了一人多車的情況。
作為資產流轉平臺的天津產權交易中心(下稱“中心”)受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的委托,在市公安、國稅、地稅、民政、司法、財政、人力社保、發展改革、建設交通、環保、商務、工商、質監等相關政府部門和區縣人民政府的協作支持下,以市場化平臺發現價格的操作模式,協調組織天津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競價活動。中心在經過多方調研和研究討論后,制定出《天津市小客車增量指標競價指引》等有關競價規則、流程、指南等22個文件,搭建了“天津市小客車競價”機房和操作系統,通過封閉的系統運作模式保證競價活動公平、公正,全面有效地組織起天津市小客車競價工作,并于2014年2月25日在天津產權交易中心成功舉辦了“天津市小客車總量調控指標競價鳴鑼儀式”,受到了包括央視“財經頻道”、天津電視臺、各地方電視臺、紙媒和網媒以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截至目前,天津小客車競價活動相關報道及新聞轉載多達20多萬次。
目前,中心已成功組織完成2-9月小客車競價活動,中心的平臺化操作,引導了天津小客車競價供需關系市場化及發現市場真實價格。
4.1 個人競價供不應求
從個人競價數據來看(如圖1《2-9月個人競價投放和實際成交指標數據統計》),市民已從前期呈現的觀望態勢,轉入快速參與態勢,快速消耗前期的存量指標,供不應求趨勢明顯,7-9月競價已基本上實現當月投放當月消化。2-9月份共投放個人競價指標25603個,實際成交25577個,僅剩余指標26個,平均成交價為11403元。
4.2 單位競價供大于求
從單位競價數據來看(如圖2《2-9月單位競價投放和實際成交指標數據統計》),企業指標競價仍處于供大于求的態勢,指標存量較多,快速消化存在困難。2-9月份共投放單位競價指標3489個,實際成交1205個,剩余指標2284個,平均成交價位13849.11元。
目前,2-9月天津小客車調控指標市場化競價已產生26782個競買人,月財政收入3.09億元。依據《天津市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辦法(試行) 》的規定“競價所得收入全額繳入市本級財政,專項用于城市公共交通事業支出”, 表明財政將加大投入城市公共交通事業,公交線網規劃將不斷優化,服務領域將不斷擴大,服務水平和裝備水平將大幅度提升。中心運用市場化競價方式,進一步協助地方政府完善城市交通設施建設,在減量限行的同時,通過小客車競價收益二次助推公共交通出行環境的建設,推動美麗城市建設工作。
綜上所述,產權市場進入城市公共資源建設領域后,不斷呈現出有利態勢,不但拓寬了業務領域,還協助地方政府搞好城市建設。天津產權交易中心成功試水競價限購后,積極向業內分享經驗,指導幫助杭州產權交易所籌備完成杭州市小客車總量調控指標競價工作,引起了多地政府和業內的強烈關注和好評。地方政府與產權行業聯手頻頻發力,有效降低機動車使用強度,進一步緩解了城市交通壓力,推進了市民出行結構調整,競價收益二次推動了城市公共交通設施的建設。也使運用市場化平臺操作的產權交易行業多了一層“發展城市綠色交通,鼓勵綠色出行,增加城市活力,構建美麗城市”的新含義。未來產權行業還將不斷創新,繼續協助各地政府把城市建設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美麗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