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鄒雯(北部灣所,南寧 530021)
廣西北部灣:中小企業私募債、小貸資產收益權首開本土發行先河
◎ 鄒雯(北部灣所,南寧 530021)
2014年新年伊始,廣西建設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工作會議在南寧召開,會議強調大力推進與優化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體系建設,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廣西北部灣產權交易所(以下簡稱“北部灣所”)作為自治區級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在鞏固和發展陽光交易平臺功能的基礎上,積極搶抓這一重大歷史機遇,全力打造投融資服務專業市場平臺,發揮產權市場信息、資源集聚效用,大膽先行先試,通過創新金融服務產品和服務方式,進一步提升廣西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為加快廣西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做出了有益的嘗試與探索。
2014年8月28日,北部灣所首批成功推出4家中小企業私募債,發行總規模為3.5億元。此次產品主要以由廣西本土的各大中介機構和金融機構設計、發行、擔保、掛牌以及管理銷售為最大特色,不僅為廣西中小企業開辟了新的融資渠道,節省了企業的融資時間和成本,還將有效盤活我區參與交易的社會存量資金,同時,也可以把沿海的閑置資金引入廣西,助力區域經濟發展。
中小企業私募債券是指中小企業在中國境內以非公開的形式發行或轉讓,并在約定期限還本付息的債券。根據相關規定,私募債券的發行人為未在上證所和深交所上市的中小企業,發行期限為1年(含)以上,并要求發行利率不能超過同期銀行貸款利率的3倍。目前,北部灣所首批私募債的年化總成本在13%~15%左右。

北部灣發行儀式現場
發行私募債是廣西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新路徑,相比傳統形式的公司、企業債以及銀行借貸,其具有發行條件較寬松、發行程序便捷、籌集資金用途靈活、融資成本較低等諸多優勢。北部灣所主要通過甄選區內優質的、成長性較好的中小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推薦到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進行備案掛牌,再進行承銷和受托管理,其中,業務流程強調了盡職調查、推薦發行、資金監管、信息全面披露等環節,設置了每個環節的風控措施,確保私募債的發行和回收安全。該套產品服務操作規范、流程順暢、靈活高效,既有利于發行私募債的中小企業方便快捷地將募集的資金投入到日常生產經營中,也能有效確保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2014年9月12日, 廣西本土首筆小額貸款公司債權收益權融資業務公開掛牌儀式在北部灣所交易大廳舉行。此次小貸收益權產品的發行是廣西小額貸款公司債權收益權首次在區內實現再融資,今后,廣西的小貸公司不用再遠赴區外解燃眉之急,可直接到北部灣所咨詢和辦理融資業務,既節省了融資時間和成本,也有利于規范公司經營和活化現金流,為更多廣西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發展提供有效資金。
小額融資貸款行業的快速成長與融資比率過低、渠道單一的矛盾日益凸顯使本次產品的推出受到小貸公司的一致歡迎。廣西小額貸款公司是以服務“三農”和小微企業為宗旨,按照“只貸不存、小額分散、規范經營、防范風險”的原則,從事小額放貸和融資活動的新型金融組織。據2008年央行和銀監會聯合發布的《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小額貸款公司的主要資金來源為股東繳納的資本金、捐贈資金,以及不超過兩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融入資金,且從銀行業金融機構獲得融入資金的余額,不得超過資本凈額的50%,事實上,很多小貸公司都未能用足50%這一政策。此外,小額貸款公司無法吸收存款,“只貸不存”的經營模式,也在很大程度制約了小額貸款公司的業務規模。同時,隨著中央政府減緩刺激經濟的政策和去杠桿化,各大銀行未雨綢繆紛紛緊縮銀根,造成許多小額貸款公司的最大資金來源日益枯竭,資金普遍緊張,面對急需資金的大量中小企業有心無力。而在此之前,由于廣西沒有相關服務,一批優秀的小額貸款公司不得不遠赴外省解決融資問題,融資效率和融資成本均無法得到有效控制。
為了進一步促進和扶持廣西小額貸款行業的發展,自治區人民政府于2012年出臺了《關于促進小額貸款公司發展的意見》,明確對運行情況良好、合規經營的小額貸款公司,經廣西壯族自治區金融辦審核同意,可與地方資產交易平臺合作開展資產轉讓等業務。因此,小額貸款公司債權收益權通過北部灣所陽光平臺公開掛牌融資,實質上是自治區金融主管部門落實對小額貸款公司政策扶持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僅便于對小貸公司更好地監管,而且也能夠積極引導和促進其有序發展,進一步緩解小貸公司融資難問題。目前,該項業務的市場反響較積極,首日掛牌的梧州市僑銀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債權收益權融資產品已全部被投資者預訂完成,相信通過具有公信力的產權市場平臺公開規范運作,嚴格把關小額貸款公司的風險控制,加上具有實力的產品承銷商和擔保增信機構保障,產品能夠獲得預期的收效。
北部灣所是廣西第一批通過國家部際聯席會議驗收的交易場所,也是交易所清理整頓后廣西唯一的自治區級綜合性產權交易機構,自成立以來即定位于構建泛北部灣區域綜合性權益流轉和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平臺,遵循規范、專業、創新、服務的理念,恪守“三公”原則,通過發揮市場功能,優化區域各類資源配置,服務區域經濟發展。首批中小企業私募債和小貸資產權益產品的成功發行,標志著北部灣所中小企業投融資的服務功能正在逐步建立與完善,今后更多的產權交易服務創新、投融資產品創新將在產權市場得到探索和實踐。
隨著廣西建設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工作的不斷深入推進,支持金融創新系列政策相繼出臺,為廣西投融資領域的積極探索提供了有力的政策護航。此次兩項業務的本土化落地只是開端,產品創新示范作用將影響深遠,一方面可激發北部灣所及其金融合作機構更多的探索實踐,為廣西拓寬更多全新的融資渠道,帶動各方金融力量共同發展,另一方面,實現各類金融產品創新業務的協同推進與有機聯動,為廣西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與推進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