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靜鈞

四年來一直攪得市場坐立不安的美國貨幣寬松政策(Quantity Easing,簡稱QE),終于在2013年圣誕節到來之前有了一個說法:“退出”無期,“縮減”有戲。美聯儲宣布正式開始縮減QE,債券購買量由原來的850億/月減少至750億/月,縮減規模100億美元,計劃從2014年1月起每月將購買400億美元美國國債和350億美元抵押貨款支持證券。而何時退出QE?美聯儲沒有一個明確的時間表,對于市場預期強烈的“加息時點”,美聯儲表示“失業率跌至6.5%下方后,不會急于加息”。
美國對“非常規貨幣政策手段”QE貌似大動手術,事實上只是從“急性印鈔依賴癥”轉成“慢性印鈔依賴癥”而已,此次政策調整,相當于給市場一個QE將會長期化的預期,這導致了全球股市不降反升。觀察家說,美國“溫和”縮減QE,是QE退出市場的“真實的謊言”,美國已經進入了QE4時代。
一個前Fed官員的獨白
這個叫QE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究竟是何本質?作為央行的美聯儲,本不是商業或投資銀行,本身并無“實在”的投資性貨幣存款,卻拿出大量的貨幣購買了債券,這錢就是央行開動印鈔機濫印出來的。美國把這一措施叫“非常規手段”,僅適用于大蕭條或金融危機“非常時期”,通過大量印鈔,購買國債或企業債券等方式,向市場注入超額資金,刺激經濟復蘇和增長。
QE真相如何?一個曾在美聯儲擔任過重要職位、名叫安德魯·哈斯扎的官員,2013年11月13日在《華爾街日報》專欄上發表了令美聯儲尷尬的道歉信。
哈斯扎在專欄文章中承認,他曾在美聯儲工作過7年,2009年美聯儲又請回了他,他幫助制定了量化寬松(QE)政策,他認為他是QE錯誤的一部分,為此內心不安,稱這個項目只是“史無前例的購物大禮包”。在為期12個月的第一輪QE(QE1)中,美聯儲購買1.25萬億美元抵押貸款擔保債券,他稱這是“狂歡”。
安德魯·哈斯扎在這篇文章中寫道,“我只能說我很抱歉,美國?!彼硎荆拔业捻椖坎]有幫助創造更多一般美國人可以獲得的信貸……額外的現金只是被華爾街自己吃掉了?!?/p>
文章說,“多名美聯儲的項目管理人也開始表達對量化寬松項目的擔憂,認為它并沒有如計劃中生效。但是高層對我們的警告充耳不聞。”安德魯·哈斯扎在文章中強調,量化寬松“盡職盡責地完善了華盛頓功能障礙的不足”,成就了華爾街新的“大到不能倒”。
伯南克講話
本·伯南克,2006年2月1日接替格林斯潘出任美聯儲主席,2010年1月28日再獲連任,到2014年2月1日任期結束。
2009年末,美國《時代》周刊選他為年度人物,稱其“以創意領導幫助確保2009年成為虛弱復蘇而非空難性衰退之年”,“對金錢、職業、儲蓄和國家未來具有無可比擬的支配力”,是“引領世界最重要經濟體的最重要選手”。其中,伯南克的最大杰作就是“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從2009到2010年的第一輪QE起,到2014年將進入QE4時代。
QE打上了伯南克的深深烙印?!安峡酥v話”成了一個“經濟參數”,伯南克講話發表預期和真正發表講話,都會對全球市場引發沖擊。
甚至在美國國內嚴峻的兩黨政治斗爭中,“伯南克講話”一樣擁有“定海神針”的作用。2012年下半年,美國面臨跌入“財政懸崖”的危機,兩黨在議會上談判陷入僵局,伯南克發表講話,稱美聯儲沒有合適的政策工具可以抵御“財政懸崖”的負面影響,敦促兩黨盡快達成協議。伯南克講話過后,“財政懸崖”危機在戲劇般的兩黨妥協中獲得解決。
從QE1之時,市場就對何時退出QE有相當的警惕,觀察家都盯緊伯南克的嘴巴。
QE這個“非常規貨幣政策”,不僅讓美國上癮,也令新興經濟體對此“又愛又恨”。美國濫發貨幣、稀釋貨幣、貶低美元,意味著持有美債和擁有巨大美元儲備的國家,如中國、日本及一些新興經濟體,其外匯資產縮水,但如果美國不搞QE,美國一旦內需下降,通貨緊縮,經濟衰退,中國等外貿依賴型國家日子同樣不好過。
“伯南克講話”,代表著美國聯邦儲備系統高層官員的未來政策調整意圖,其他高層官員的講話,一樣引發市場波瀾。
2013年11月,美國亞特蘭大聯儲主席洛克哈特稱美聯儲可能從12月開始縮減QE,達拉斯聯儲主席費舍爾也表態稱投資者應當為美聯儲削減其寬松政策做好準備。結果次日美股收跌,道指跌了0.21% ,標普500指數下跌0.24%,納指微漲0.13點,漲幅不足0.01%。
世界銀行行長金墉表示,當美聯儲開始減少海量的貨幣刺激之時,美國利率的升高可能使得新興市場受到相當大程度的沖擊。金墉說,更高的美國利率可能使得新興市場更難以獲得投資的資本。
從宏觀角度上看,“伯南克講話”起到了測試市場反應、減少市場承壓的作用。經過多次這樣講話的“打磨”后,此番的縮減QE,并沒有引發太多市場動蕩。
緊縮有罪寬松有功?
2008年爆發金融危機催生了兩種“救市”模式:以美國為代表的通過超發貨幣的經濟刺激措施,以歐元區為代表的通過減支增稅的財政緊縮措施,以圖重整債務累累的經濟。
美國三輪QE之后,預計中的通貨膨脹并沒有到來,甚至連新興經濟體憂心忡忡的“輸入型通貨膨脹”也沒有被美國“出口”過來,美國目前的通脹率保持在相當低的水平,就業率等數據也相當可觀,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基礎地位沒有絲毫被撼動。
英國和日本觀望一段時間后,也加入到美國QE刺激經濟政策的隊伍中來。所謂的“安倍經濟學”,核心之一就是大規模的日元QE?!鞍脖度敝螅毡疽脖黄毡檎J為經濟表現好于以往。
反觀歐元區經濟,歐元區剛剛經歷了歷時9個季度的衰退,為二戰結束以來歷時最長的衰退,歐元區債務危機依然沒有消除,歐洲的財政緊縮政策,不但沒有降低主權債務水平,反而債務率持續上揚,多數歐元區國家都陷入政治與經濟雙重動蕩。經合組織(OECD)預計,2014年歐元區經濟增長率僅為1%,而失業率則保持在12%的高水平。
英國《每日電訊報》12月18日刊發了一篇題為《再見,QE!你一直是個了不起的成功》,毫不掩飾地表達了對伯南克主導的這場經濟刺激戰爭的贊美。
事實上,QE并不是新鮮物。據考證,英國曾在拿破侖時代為打破法國對英經濟封鎖而出臺過QE政策,QE被指擊敗“通縮和通脹兩大邪惡”之劍。1932年,美國國會通過決議,要求美國央行采取QE措施以抗擊大蕭條。
所以,鑒于QE的良好成功記錄,美國決策者們很難對QE說再見。伯南克的任期馬上就要結束,其接任者一樣會接過QE旗幟,正如伯南克沒有劃定一個完全退出QE時間表一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