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徐菁 仝俊義
2014年5月27-29日,國際太空探索協調組(ISECG)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國國家航天局、美國航空航天局、歐洲航天局、法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英國國家航天局、德國航空航天中心、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加拿大航天局等8個成員機構的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這是ISECG代表首次來到中國。
會議期間,ISECG代表介紹了該協調組成立以來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果,以及各個工作組特別是全球探索路線工作組的情況,并對《全球探索路線圖》進行了深入討論。
中國國家航天局在會上介紹了我國陸續執行的探月、載人項目及正在論證的火星、小行星探測等計劃。中國國家航天局高度重視國際太空探索領域的機構間合作和《全球探索路線圖》的持續更新,并愿意參加ISECG各個工作組的活動,和ISECG成員機構尋求合作的切入點,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探索宇宙。此次會議對于加強我國航天國際交流與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據悉,中國國家航天局將成立ISECG中方專家組,進一步研究和了解《全球探索路線圖》,協調我國各部門和各方面的力量,為《全球探索路線圖》的新版制定提供支持,共同推進全球太空探索事業的發展。
ISECG于2007年在14個國家和地區的航天機構聯合發布的《全球探索戰略協調框架》下成立的。ISECG的目標是為各成員機構提供一個對等的平臺,增強獨立或合作進行太空探索的活力、成效及安全性,推動成員機構在自主前提下開展卓有成效的雙邊及多邊合作,提高全球太空探索的可持續性。ISECG為其成員機構在制定太空探索決策和規劃時提供依據和參考,從而對各國航天機構制定未來探索計劃產生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