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躍山 牛縱南
弘揚古田會議精神鑄牢聽黨指揮強軍之魂
●王躍山 牛縱南
1929年12月29日,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在福建上杭的古田村召開,做出了《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以下簡稱《決議》)。《決議》制定了一條馬克思主義的建黨建軍路線,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建設的綱領性文獻。《決議》精神指引著我軍從小到大、由弱變強,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對今天實現強軍目標、鑄牢強軍之魂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古田會議決議明確提出,“中國的紅軍是一個執行革命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決議》深刻批判了“不承認軍事只是完成政治任務的工具之一”,甚至認為“軍事好,政治自然好,軍事不好,政治也不會好”等把政治與軍事對立或把軍事與政治等同的錯誤觀點,并指出,“這種思想如果發展下去,便有走到脫離群眾,以軍隊控制政權、離開無產階級領導的危險,如像國民黨軍隊所走的軍閥主義的道路一樣”。這從理論上闡明了政治與軍事的辯證關系。我們黨的事業包括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政治是大局、管總體,代表著黨的整體事業;軍事是局部,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戰爭年代,盡管武裝斗爭是黨的中心工作,但不能代替黨的全部工作。《決議》闡明這一關系,明確了軍事斗爭要服從政治斗爭,為我軍建設必須服從黨的事業的全局,為正確處理黨與軍隊、政治工作與軍事工作的關系奠定了理論基礎,進而確立了我軍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建軍路線,指明了我軍是黨的軍隊、人民軍隊的建軍方向。
新形勢下,我們黨正帶領全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為黨的軍隊、人民的軍隊、社會主義國家的軍隊,就必須始終堅持古田會議確立的正確建軍路線,為完成黨的事業、實現中國夢做堅強有力的后盾。一方面,要自覺服從中國夢的大局,堅決聽從黨的指揮。信息化戰爭條件下,雖然戰爭形態、作戰樣式發生了深刻變化,但是軍事服從政治、戰略服從政略的客觀規律不會變。我軍作為執行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必須把聽黨指揮作為軍隊建設的首要,確保部隊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必須把國防和軍隊建設放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這個大目標下來認識和推進,處理好富國與強軍的關系,服從和服務于國家和民族最高利益。另一方面,要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事業中履職盡責、勇于擔當。沒有一個鞏固的國防,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和平發展就沒有保障。我們必須充分認識我國安全和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充分認識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認識我軍現代化水平與國家安全需求的差距,增強憂患意識、危機意識、使命意識,自覺擔當起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重大責任,推動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跨越式發展,建設與國家地位相稱的強大軍隊。我們必須瞄準強軍目標,堅持一切建設和工作向能打勝仗聚焦,強化官兵當兵打仗、帶兵打仗、練兵打仗思想,牢固樹立戰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標準,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發的高度戒備態勢,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決議》規定了黨對軍隊的領導原則和領導制度。《決議》指出:“每連建設一個支部,每班建設一個小組,這是軍中的組織的重要原則之一。”并強調“一切工作,在黨的討論和決議之后,再經過群眾去執行”。這就明確了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原則和內涵。為保證黨的領導落到實處,《決議》分析指出,“紅軍黨的組織問題,現在到了非常之嚴重的時期,特別是黨員的質量之差和組織之松懈,影響到紅軍的領導與政策之執行非常之大。”并提出,“編制紅軍法規,明白地規定紅軍的任務,軍事工作系統和政治工作系統的關系,紅軍和人民群眾的關系,士兵會的權能及其和軍事政治機關的關系。”“黨的領導機關要有正確的指導路線,遇事要拿出辦法,以建立領導的中樞。”還提出“黨員發展的路線,以戰斗兵為主要對象”,并從嚴格黨員標準、嚴格黨的紀律、提高黨員質量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體措施,規定了新分子入黨的五個條件。貫徹古田會議精神,我軍把黨的領導體制和原則固定下來,并建立健全了各級黨組織、政治機關和政治干部的組織領導體制,為保證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奠定了牢固的組織基礎。
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關系我軍的性質和宗旨,關系社會主義的前途命運,關系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是我軍立軍之本和建軍之魂。面對新形勢下的意識形態復雜斗爭,要不要堅持黨的絕對領導,始終是我們同各種敵對勢力斗爭的焦點。敵對勢力鼓吹的“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和“軍隊國家化”,其根本目的就是使我軍脫離黨的領導。因此,在這個根本政治原則問題上,我們必須發揚古田會議精神,做到頭腦特別清醒、態度特別鮮明、行動特別堅決。一是要把軍隊黨的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搞好軍隊黨的建設是軍隊建設發展的核心問題,是軍隊全部工作的關鍵。新形勢下,無論戰爭形態怎么演變、內外環境怎么變化、組織形態怎么調整,我們都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決議》確立的組織原則和制度,不斷增強軍隊各級黨組織的先進性純潔性,確保我軍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二是要不斷提高軍隊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要把“四個始終堅持”作為提高軍隊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聚焦點和著力點,探索特點規律,推進制度創新,改進方式方法,不斷強化組織功能,努力使軍隊黨的建設走在全黨前列。要嚴格政治紀律,高標準從嚴治黨,堅決防止打折扣、搞變通、打擦邊球,確保政令軍令暢通,確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是要進一步夯實軍隊黨的組織基礎。要把黨員隊伍建設作為黨的建設的基礎工程來抓,從部隊戰士、基層干部抓起,強化政治意識、政權意識,站穩正確立場,堅定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覺。要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增強黨內生活的政治性、原則性、戰斗性,著力解決基層黨組織存在的矛盾問題,確保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軍隊的制勝優勢。
古田會議決議開門見山地指出:“紅軍第四軍的共產黨內存在著各種非無產階級的思想,這對于執行黨的正確路線,妨礙極大。若不徹底糾正,則中國偉大革命斗爭給予紅軍第四軍的任務,是必然擔負不起來的。”《決議》把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中心環節貫穿始終,強調“紅軍黨內最迫切的問題,要算是教育問題。為了紅軍的健全與擴大,為了斗爭任務之能夠負荷,都要從黨內教育做起”。《決議》共九個部分,其中有七個部分與思想政治教育有關,而且直接論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就有關于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黨內教育問題、紅軍宣傳工作問題、士兵政治訓練問題、青年士兵的特種教育等五個部分。《決議》從不同側面論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途徑和方法等,為我軍開辟了一條思想建軍的正確路線,是我軍思想政治教育的綱領性文獻,為提高廣大官兵的政治覺悟、增強部隊戰斗力起到了巨大促進作用。
新形勢下,弘揚古田會議精神,就要始終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部隊各項建設的首位,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這個中心環節,為實現強軍目標提供可靠政治保證、強大精神動力、有力人才支持。首先,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聚焦點、著力點、落腳點,深化理論體系武裝,引導官兵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打牢聽黨話、跟黨走的思想政治根基,以理論上的清醒保證政治上的堅定。其次,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在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努力走在全社會的前列,抓住堅定理想信念這個根本,發揮紅色資源優勢,持續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以道德力量贏得人心、贏得事業成就。第三,把培育戰斗精神、培養戰斗作風突出出來。要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斗精神,發揚我軍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英勇頑強的戰斗作風,探索形成戰斗精神培育的長效機制。第四,著力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性和感召力。研究新形勢下官兵成分結構、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等新情況新特點,奔著現實問題和活思想去,抓好理念創新、手段創新、基層工作創新,提高管理教育的科學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切實用真理說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實打動人。
【作者系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政治系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