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兵 陳 勇
抗震救災行動中涉軍網絡輿情監控的做法
●王 兵 陳 勇
云南魯甸6.5級地震發生后,77200部隊在迅速組織專業救災隊伍星夜奔赴災區的同時,迅速啟動涉軍輿情監控預案,多措并舉靈活組織實施,有效凈化了涉軍網絡輿情,為高標準高質量圓滿完成抗震救災任務提供了良好輿論環境。
一、強化組織領導,聚力推進末端落實。一是建立健全組織。地震后,部隊立即成立涉軍網絡輿情應急監控領導小組,安排政治部領導擔任組長,抽組自動化站、宣傳、保衛等部門精干力量參加,負責對抗震救災涉軍網絡輿情的組織領導和總體協調;與地方網監、網管等部門保持24小時聯系,確保遇有情況立即響應,科學應對,穩妥處置。二是把握正確方向。采取專題學習、分頭傳達等辦法,認真學習領會軍委總部首長指示精神和軍區有關規定,確保態度鮮明、立場堅定、落實堅決。及時掌握互聯網上有關抗震救災的宣傳報道和輿情動態,加強形勢研判,提出對策措施。三是搞好內外協調。堅持每天早中晚組織軍旅團情況通報、形勢分析和對策研討;簡化工作程序,減少報告層級,防止因多方請示、多頭匯報貽誤處置的最佳時機。把地方網監、網管和宣傳等部門納入涉軍網絡輿情處置體系,建立情報互通、信息共享的監控體系和優勢互補、順暢高效的應對體系。
二、主動抓好防范,切實斬斷炒作源頭。一是加強教育引導。利用任務部署、休息間隙等有利時機,反復學習上級指示要求和各項管理規定,抓好“學人民、愛人民、為人民”專題教育活動,強化救災官兵的標桿意識、紀律意識和榮譽意識。二是嚴格部隊管控。針對救災任務繁重疏于管、救災力量分散難以管、廣泛接觸群眾易失管等實際,重點加強人員、車輛管控,堅決做到“七個防止”,即防止與民爭利、侵占群眾利益,防止驕傲自滿、犯自由主義,防止發生影響民族團結的問題,防止私自進入群眾安置帳篷或板房,防止與地方人員亂交往,防止擅自接受媒體采訪或發布涉軍信息,防止自由散漫、軍容不整,引導官兵始終做到令行禁止、守紀如鐵。三是抓好鐵腕督導。堅持網上網下結合、組織監督與群眾監督并重,以“零容忍”的態度堅決糾治違規違紀的人和事。加強對軍人私自上網的監測,重點糾治發布涉軍涉密信息、轉發或評論抗震救災負面有害信息等行為。
三、加強輿情監測,積極搶占工作先機。一是全面動態監測。將監測對象分為國內、國外兩個方向,國內突出重點網站、論壇、博客、社區、QQ聊天群、微博客等六個類別,國外突出重點媒體、反動網站、社交網絡等三個類別,通過運行監測軟件、安排專人值班,確保24小時不間斷監測。二是突出重點監測。第一時間把“魯甸救災”“渾水泡面”等25個關鍵詞添加到互聯網輿情監測系統,實時在線監測匯總涉軍網絡輿情,并通過百度、谷歌等主流搜索引擎對這些關鍵詞進行二次篩查比對,有效擴大輿情覆蓋面、提高搜索精準度。突出“黃金72小時”、救災任務轉換、重大新聞發布等重點時段,抓住救援行動受阻及發生軍民糾紛、事故案件等重點時機,及時發現可疑苗頭線索。三是軍地聯合監測。借助軍地平安創建活動,迅速與駐地省市網監、網管部門啟動軍地聯動輿情監控機制,第一時間實現網上涉軍輿情信息共享互通,及時掌握預警性、內幕性、行動性涉軍輿情線索。
四、積極穩妥處置,努力消除負面影響。一是準確研判形勢。根據發現的涉軍負面有害輿情的政治性、危害性、涉密性和發展趨勢、傳播速度、影響范圍、危害程度等情況,按照特大(Ⅰ級)、重大(Ⅱ級)、較大(Ⅲ級)和一般(Ⅳ級)四個等級進行風險評估,迅速發布預警信息,提出應對危機的措施辦法,明確軍旅團的處置權限和聯動措施,最大限度消除負面影響,增強輿情監控的預見性針對性。二是靈活高效引導。依托軍區在新浪、騰訊、搜狐等大型網站開設的“成都軍區云南魯甸抗震救災”微博,組織軍旅團三級網評員對涉軍負面輿情進行科學有序引導。按照“重說事實、慎說原因,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原則,網評員以普通網民身份運用“說起順暢、聽著順溜、接受順心”的網言網語參與討論,第一時間“講真相、講依據、講正理、批歪理”,最大限度擠壓負面有害輿情傳播空間。三是固化證據追責。采取技術手段收集相關證據,協調公安機關及時鎖定涉軍負面有害輿情的幕后策劃人或信息發布者。對一般性問題以教育引導為主,規勸當事人主動刪除相關信息;對敵對勢力和別有用心者,堅決依法打擊,以儆效尤。
【作者系77200部隊保衛處處長、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