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國正 陳 堯
發揮網絡優勢增強教育的時代性感召力
●苗國正 陳 堯
習主席關于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性和感召力的重要論述,切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害,指明了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作為新時期官兵學習、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平臺,軍隊網絡媒體已成為傳播先進思想、豐富精神家園、引領官兵成長的前沿陣地,是搞好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媒介載體,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作用。
經抽樣調查,目前習慣上網的官兵超過91%,“第一時間了解信息”的愿望比較強烈,而傳統的教育模式總在網上信息的“風雨后”,良莠不齊的海量信息已在官兵頭腦中留下“第一印象”。為此,必須鞏固壯大軍隊網絡媒體的主流思想空間,在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搶占先機中發揮“雙刃劍”的正面效應。一是“上觀天象”定好主基調。朝什么方向走比怎么走更重要。結合重大政策出臺、重大活動開展,準確捕捉上級新動向、新視角、新思路,及時發布權威信息,始終站在信息輿論的制高點,大張旗鼓地宣揚黨領導全國人民取得的輝煌成就,旗幟鮮明地站穩黨的立場,堅持用大道理管住小道理,用正道理批駁歪道理,用實道理戳穿偽道理,切實把官兵的思想凝聚到實現強軍目標的偉大實踐中。二是“下接地氣”把準思想脈搏。摸透官兵的心理才能講到官兵的心里。善于從點擊頻率中抓住官兵關注的熱點敏感問題,找準教育的切入點側重點;連續跟蹤在線交流、瀏覽回帖等高頻率出現的字眼話題,掌握官兵思想變化;注重分析官兵的“拍磚”“灌水”和“吐槽”,聽清話外音,看到所未察,找到思想“穴位”,敲準共鳴“鼓點”,有的放矢引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三是“捕捉先機”掌握主導權。誰搶占了輿論的先機誰就占據了主動。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抓住突發新聞事件、敏感輿情動態、社會熱議話題,及時掌握網絡輿情動向,堅決批駁錯誤言論,特別要警惕貌似積極、實則隱晦的言論信息,保持連續深度解讀的力度,讓“妖魔”“現出原形”。有組織地培養自己的“意見領袖”和“網絡大V”,抓住第一時間、用好第一現場、發出第一聲音,站在時間前沿,引領輿論之先,及時用有效的正面信息擠壓負面輿論空間,牢牢掌握制思想權,在時效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青年官兵思想活躍、眼界開闊,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網絡媒體圖文并茂、聲像俱全、內外相通、人人相連,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態由平面變成立體,從靜態轉為動態,可使官兵在全方位、全時空、立體式的滲透中,堅定信仰追求,端正價值取向,堅持評判標準。一是增進課網融合。一個網絡終端就是一個大課堂。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資料庫”,充實優秀教案、典型課件、教學視頻和授課技能培訓、課件媒體等資料,為官兵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創造條件。采用廣告植入、動態logo、懸浮窗口、專題專欄等形式,將重大教育欄目介紹附著于網絡界面,使官兵登陸就能感受精神傳統,點擊就能瀏覽經典名作,參與就能提升思想境界。二是推動網網互通。網絡的優勢在于方寸之間有世界。對內采用“隨遇接入”辦法,聯通軍事、后勤、裝備信息系統,整合形勢戰備、管裝愛裝、條令法規等各類教育資源,提高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對外鏈接總部或各大軍區“網絡大學”和遠程教育系統,推薦其他單位的經典網站、精品欄目、重大專題,拓展搜索引擎功能,使官兵學習有平臺、交流有渠道、查詢有工具,架起官兵與外單位學習交流的橋梁。三是實現臺網對接。網絡能夠兼容、整合各類教育資源。加強網絡教育平臺和傳統教育平臺的鏈接,通過政工網把黨支部書記之家、電視臺、多媒體教室、軍營廣播站等信息傳播載體連接起來,可把網上與網下、室內與室外、個人與群體有機結合,實現虛擬空間與現實空間的優勢互補。四是構建館網一體。軍隊網絡的特點在于戰味。積極打造3D軍史館和數字化戰斗精神培育室、心理品質培養室、特情處置研究室、仿真模擬實戰場,使傳統的參觀見學轉變為身臨其境的感知,通過了解部隊光榮歷史,感受真實戰場環境,培育戰斗精神,培植戰斗文化,培養戰斗作風。
基層部隊專業分類細、工作崗位多、任務性質各有差異,官兵文化程度、成長環境、現實思想、心理狀態也不盡相同,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往往是眾人“同食一道菜”,難以激起官兵的“味蕾”,加之施教藝術的缺乏,難以觸及官兵的心靈。運用網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傳統因子中注入時尚元素,能夠以新的形式、活的內容和美的表現,吸引官兵主動參與進來,自覺接受教育。一是設計“網絡點課單”強化效應力。開設網上“自助課堂”,組織領導干部、專家教授、“四會”優秀政治教員和身邊典型網上授課,提供菜單式、自選式教育服務,官兵可根據喜好和需求查看瀏覽,實現多點授課、自由選課、個性化學習、自主式教育。二是打造“網絡達人秀”集聚內動力。建立“強軍達人榜”,走開網上抽題競技、網上投票評比、網上宣傳獎勵的路子,把業務比拼傳上網、練兵比武搬上網、先進標兵掛上網,引導官兵立足崗位秀出能力素質、秀出戰斗作風,激勵官兵在戰訓一線奪紅旗、搶金牌,爭第一、出精品,當先鋒、打頭陣。三是開展“網絡微教育”更富親和力。發動官兵自己動手創作話劇、微電影、微動漫,多“曬”反映官兵風貌的精彩瞬間、多“秀”匯集官兵智慧的草根創造、多“亮”感動官兵的身邊典型,積極開展網上影視賞評、書畫攝影點評、勵志格言選評,在微言大義、群眾語言中提升教育品位和親和力。四是傳播“網絡好聲音”倍增感染力。鼓勵官兵在網上記錄心情、表達思想、發表見解,利用網上論壇、博客和聊天空間,設置“觀點對對碰”欄目,組織熱點問題大家談、疑點問題大家辨、難點問題大家解活動,廣泛開展群眾性網上教育討論,在激發參與活力、迸發思想火花中實現互促共進。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系統工作,離不開現實難題的具體解決。調研發現80%以上官兵的思想問題源自個人現實難題。與傳統教育相比,網絡媒體全天候、容量大、欄目多的特點,給官兵查詢政策規定、咨詢解難答疑、反映情況意見、提出想法建議、了解工作進展、履行監督義務提供了廣闊空間,在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中發揮著“連心橋”作用。一是暢通網上民主渠道。網絡民意最直接、最快捷、最接近官兵思想實際,是思想政治教育“活”的源頭。重視“強軍論壇”“兵情直通車”“首長信箱”“我為發展獻一計”等欄目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廣泛收集前瞻思考、成功探索、特色方法、有益經驗,以網上征文、在線交流、集體攻關等形式,集中力量破解工作難題,真正使網絡成為發揚民主、匯集兵智的重要渠道。二是搞好網上咨詢服務。思想困惑往往源于官兵對政策規定不了解和個人隱私難表達,是思想政治教育“難”的癥結。進一步加強網絡的搜索查詢和溝通交流平臺建設,充分發揮政策咨詢、法律咨詢、心理咨詢、健康咨詢等服務功能,及時為官兵消除思想疑問,解開思想疙瘩,減輕思想負擔,釋放內心壓力,促進身心健康,使官兵在自我解答中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疏導、自我提升。三是吸納網上意見建議。意見建議最能反映官兵的所想所盼,是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真”的參照。尊重官兵的主體地位,發揮官兵的主人翁作用,鼓勵官兵在網上曬出夢想、說出愿望、道出困惑、提出疑問、指出不足、拿出對策,有針對性地抓住教育時機、充實教育內容、改進教育方法、靈活教育形式、增進教育效果,使教育更具官兵特性、更顯時代特征、更有單位特點。四是完善網絡公開體系。辦事公開、處事公平、待事公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實”的催化。利用網絡公開速度快、范圍大的特點,及時公開干部任用、士官選改、評功授獎、上學入黨等敏感問題的標準、條件、名額、結果,全時公開為官兵辦實事解難題的項目、節點和進度,適時公開經費管理使用和領導干部公務用車配備、家庭住房保障等待遇標準等事項,維護領導形象、拉近官兵距離,讓官兵感到組織可親可敬,真心聽黨話、鐵心跟黨走。
【作者系91286部隊組織處處長、秘書處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