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吃喝玩樂做編輯
☉王婷婷
一份好看的報刊,必然要有一批好編輯。做編輯不易,做一個好編輯更難,一個好編輯需要淵博的知識、敏銳的視角、獨特的策劃、精巧的構思等等。要做到這些,可以從四個方面努力——“吃喝玩樂”。
“吃”就是要吃點苦頭。編輯的任務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來料加工”,而是拓展為對稿件題材的“整體把握”。編輯要全程參與選題的擬定、報道的策劃、內容的修改、版面的制作等多項工作,報紙編輯在指導記者采訪的同時,還要準備相關的背景材料,必要時配發相應的言論。每一個環節都要想到,每一個細節都要用心,吃不了苦受不了累是做不好的。為了策劃一篇報道,絞盡腦汁;為了表達一個用意,字斟句酌;為了構思一個版面,數易其稿。板凳要坐十年冷,編輯的有些功夫需要慢慢來操練才能參透,沒有點吃苦耐勞的精神也是堅持不下來的,不因為枯燥乏味半途而廢,不因為不被認可自暴自棄,在挫折中忍耐,在淚水中堅持,才能苦盡甘來。
“喝”就是要喝點墨水兒。自己粗通文墨豈能對別人的文章妄加評論,胸無點墨自然難以做到文思泉涌。在這個知識爆炸式增長的時代,墨水兒不但要喝,而且要多喝、常喝。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做到“無一時不學、無一事不學、無一處不學”,結合編輯工作實際、行業特點,認真學習相關專業理論知識,廣泛涉獵,做到精通本職的、掌握相關的、了解全面的,力爭成為一名真正的行家里手。編輯責任重大,決不能自以為是,一定要不懂就問,比如文字拿不準的時候,及時請教身邊的“老師”——多種字、詞、成語或文化常識工具書。活到老,學到老,不斷讀書學習,補充一點墨水兒,知識自然水漲船高,不能說是博覽群書、通曉古今,也得是見多識廣、博學多才。
“玩”就是要玩點創新。現代媒體的競爭很大程度上就是對“眼球”的爭奪。互聯網的出現,使得獨家新聞不再是“人無我有”,而逐漸轉向“人有我新”。編輯必須出奇謀、想新招,打破常規,辦出報刊的個性特色和內涵,“玩”出匠心獨具而不是跟風趕浪,贏得讀者青睞,才能在眾多媒體中脫穎而出。編輯必須結合報刊自身定位,展現獨家視角,做到內容創新、形式創新、風格創新,文字精致化、圖片優質化、文稿多樣化,還要會運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做出極具視覺沖擊力的效果,在最短的時間內吸引住讀者。編輯必須學會利用新媒體,練就“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本領,善于從網絡信息中發現新聞線索為我所用。編輯必須想方設法與讀者拉近距離,產生互動,引起共鳴,成為朋友,報刊的生存空間才會大大提升。
“樂”就是要樂在其中。編輯工作是枯燥乏味還是妙趣橫生,取決于你的態度。你投入的熱情越多,決心越大,工作效率就越高,成就感就越強。當你滿腔熱情地投入時,編輯工作就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一種樂趣,你就會更加喜歡這個職業,更愿意為之付出,更愿意享受這種感覺,你就會充滿激情,有一種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勇氣,有一種不用揚鞭自奮蹄的自覺,有一種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豪氣,有一種做不好事情決不罷休的執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于從事編輯工作的人總能在工作中找準自己的定位,將理想和現實做到完美統一,既把握好工作節奏,又體現出人生價值。只有樂在其中,才能沉浸其中,才能用心體會,才能發現編輯工作的真諦,達到“玩樂自如”的境界。
【作者系科技日報社編輯】